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课指导策略之情境教学

2019-01-06张婷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张婷

摘 要:“作文是用笔写话,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然而长时间以来,学生提到写作都怕,缺少写作兴趣,觉得無话可说。反思发现,激励孩子在生活中善于发现,且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并“情动而辞发”是关键,即触动灵感,驱动表达,如涓涓细流,潺潺而出。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课;情境教学

情境作文教学的策略,充分利用资源,设置贴切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拓宽思路,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表达的欲望,进而写出好的作文。

一、设计情境,激发动机

(一)观察中创设情境

观察是唤起学生意识与好奇的有效手段,促使观察细致、持久,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观察进入有序状态,“内心的感性”产生,情感被激起,写作动机一触即发。如中年级观察日记单元,为唤起学生对观察客体的积极性,我提前布置学生种植,不间断地观察,每天分享,积累观察材料。课堂上我采用“回忆观察所见—举例学习方法—合作讨论学会说话—图片播放,情境再现典型变化—片段习作—习后评价指导”这样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出通顺的文章打下基础。

五年级启示主题的习作,学生课堂动手做实验,观察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感受乐趣,体会启示。总之,真实的情境不仅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而且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情境,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

(二)阅读中寻找情境

“山不却垒土之功,故能成其高。海不避涓涓细流,故能成其大。”日积月累,不断阅读,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为学生习作寻找更广阔的蓝天。高尔基《童年》中个头矮小,干瘦,留着赤流金大胡子,鹰钩鼻,绿眼睛的祖父凶残与狠毒,第一次毒打阿廖沙就足以印证,这是学生阅读时留下的初步印象。后来学生又发现祖父在阿廖沙内心无助的时候,帮他修小窝、一家人穷途末路时收留外孙阿廖沙,并告诉去人间混饭吃,进而体会到祖父的慈爱,发现人物的性格是随着环境与阶段的变化而多面、丰满的。于是我引导学生写人物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写法,先集中写一种性格,最后引出相反的事例,对比突出、正反比较,让人物更具有人情味与真实性。《城南旧事》中对于青年小偷的定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更能突出人物多样、全面的性格。

(三)游戏中引入情境

小学生天性爱玩,所以课堂创设游戏活动,要突出“趣”,让学生先体验游戏的乐趣,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这个游戏活动用文字记录下来,包括游戏的过程、参加游戏时的心理、对游戏的看法等都可以写成作文。一次,我和孩子们比赛夹弹珠,开课前教室别开生面,学生满眼的激动,我首先引导他们发现教室内的不同,即环境描写衬托学生的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比赛开始后集中观察组内成员,吹鼻子瞪眼的、摩拳擦掌的、沉着冷静的;然后大胆、合理猜测人物内心,习作中场面描写更是精彩纷呈,别具一格。

二、拓宽情境,打开思路

新课标要求习作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发展创造性思维。通过丰富的情境,打开学生的思维。

(一)丰富情境,并深化情境

丰富、真切的情境往往更富有美感,更易于学生获得写作题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想象二十年后的__________。因为学生熟悉天天生活的校园,而且内心渴望将来更美,于是我以谈话导入课堂,想象二十年后你会来学校干什么?学生回答:参加读书会、科技节、毕业聚会等等,我又接着问,参加这些活动时,发现校园有哪些突出变化,他们纷纷畅想着将来校园的美丽之处,有的孩子还想到飞行器课桌、空中图书馆,奇思妙想不禁让人感叹,情境还激发出他们爱校尊师的情感,多么令人感动。

(二)灵活安排材料打开思路

五年级下册写童年趣事,学生知道抓住“趣”写,但不知道如何写出“趣”。于是在开课前我就引导他们,童年是欢乐的、幸福的、金色的,你会从哪个角度写起?学生说从一张照片写起、从一件物品写起、从一句话写起、从一副表情写起,总之,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引发了对难以忘怀的、与众不同的趣事的回忆,就这样,独一无二的、异彩纷呈的童年趣事习作诞生了。

三、范文引路,教给方法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除了要把握“真”和“趣”,还要突出典型的写法特点,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由范文产生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思考,并产生自己的观点,集合起来成为自己的作文。 往往学生的习作就是优秀的范例,借鉴他人精笔细描、独特感受,唤醒学生的想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倘若没有什么要表白,没有什么发生感兴,就不感到必要和欢喜,就不用写什么文字。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而又无益的事。”由此看来,作文指导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有感而谈。想把一堂情境作文课上好,就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不仅学生要做课前准备,老师自己也需要做很好的准备。心怀一颗爱心,创设一个合适、真实的“情境”,进而激发、驱动学生“内心的感兴”,进入“情动而辞发的状态”,达到美的意境。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3.

[2]莫晓娟.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3]王海红.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创设途径[J].教育革新,2013(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