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9-01-06叶苑玲
叶苑玲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充斥网络。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小学生混杂其中,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小学德育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是复杂动态的,需要我们将德育教育的范围从学校扩大到家庭。本文针对当前小学德育家校合作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家校合作;德育教育;小学德育
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德育教育也从最初的认识不足转变为对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及德育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校合作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大势所趋。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小学德育对家校合作的渗透还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
一、德育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校双方缺乏相互信任的基础
在实际过程的家校合作中,双方认为自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表面上似乎达成了一致,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学校相互埋怨、相互指责的事件却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家校双方并没有建立深厚的信任感,由于社会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媒体对个别失信教师的报道,使得很多家长对学校的老师都抱有一种怀疑审视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此种态度,加之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现象泛滥,使得老师滋生“不敢管”“不能管”的错误心态。没有建立信任的合作就象没有打好地基的大厦,自然无法长久屹立
(二)以学校为主导的合作模式
当前小学德育中的家校合作仍旧是以“家长会”的形式进行,以“老师讲,家长听”为主要模式。传统单一的沟通背后隐藏的是以学校为主导地位的合作基础。然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家长在实际交流中缺乏话语权,面对教师“居高临下”的态度,家长从一开始的倾听渐渐演变成“不耐烦”,久而久之,“家长会”成为鸡肋一般的存在。长此以往,老师为了展示自身的权威,对家长施以众多要求,甚至将家长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家长一方,因为缺乏话语权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于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双方的矛盾也就达到了顶峰。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指责,推卸责任的现象也就不难想见了。
二、关于德育教育家校合作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双方的合作观念
强化合作观念,首先要建立家校双方的互相信任。要摒弃以学校为主导地位的合作模式。作为老师,要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思考问题,面对学生要施以仁爱之心,对待家长要耐心细心的沟通聆听,杜绝“居高临下”的态度,消除家长的不信任感。家长也要体会到老师在管理当中的不易,遇到问题用温和的态度与老师沟通解决,双方都要意识到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因此要实现共赢,必须要消除隔阂,强化合作。
(二)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多种方式
传统单一的德育教育让家长学生都兴趣缺缺。“填鸭式”“满堂灌”等落后模式让德育教育蒙上了一层枯燥无味的面纱。这样的德育教育不仅不能起到真正的教化作用,甚至让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德育教育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于是敷衍了事的情况不胜枚举。在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校要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多种方式,尽一切力量创建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可以号召一些高素质高水平的家长投入到德育工作的建设中来,既讓家长获得了话语权,又为德育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并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看到了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付出的努力与辛劳。老师也能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进一步消除双方隔阂,建立信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建立专门化的协调机构
为保证家校合作的有序进行与良性发展,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找准家校合作的切入点,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为双方协调目标一致、创造交流机会、进行相互沟通提供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将家校合作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的评估体系当中。以行政领导为首的主要负责人要进行相关的指导管理,协调各方、齐抓共管。以年级组长为首的辅助人员要积极进行对德育工作的监督与支持,各方力量要形成一股合力,目标明确,落实方案,让德育教育的家校合作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品格发展与性格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开展更为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如何加强德育对家校合作的深入渗透,发展合作力量,实现学校、家长、学生的三方共赢是我们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家校双方要强化合作观念,建立对双方的信任,消除隔阂,为家校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充分吸引家长与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家长在德育活动中的支持与引导作用,给予家长最大限度地话语权。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共同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
[2]杨洁,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家长教育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1.
[3]沈贵鹏.“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