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1-06刘春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苏打泡泡硬币

刘春红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其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其本质特征是科学思维的形成,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学生智慧生长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事实上是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科学思想的渗透,注重科学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指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驱动学生走进知识宫殿大门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探究,并主动思维。例如,在教学《沉与浮》一课时,我在课堂开始,将一个硬币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硬币立即沉入水底,那么,如果不借助任何其他物体,能不能让硬币浮起来呢?有的学生提出:“用食指托住硬币,然后慢慢地将食指放入水中,使硬币平落水面,这样硬币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有的学生提出:“将硬币放置在掌心,然后将手心慢慢地伸入水中并让水没过手掌,手继续慢慢地往下伸,这时就能看到硬币漂浮在水面上,再慢慢地将手拿出来即可。”可见,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将硬币放入水中时的角度不同,都会影响硬币是否能够浮起来。那么,学生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接下来我让学生分组实验,由他们对自己刚才的想法进行验证,判断方法的正确与否。这样,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并在兴趣的支配下,自主地去参加实验操作,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其思维主动性的形成。

二、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科学探究性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开创性的探索精神,才能更好地认识科学的重要性,并运用科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制作酸奶》实验课时,我首先将课前制作好的酸奶倒在一个小杯子里,让学生品尝,并让学生猜测里面都有什么。学生通过品尝得出的答案是,酸酸甜甜的,有浓浓的奶香味、草莓味,里面好像还有布丁,所以里面有牛奶、有草莓、有布丁,可能还有其他学生说不上来的东西。通过想象,学生成功地品尝出了酸奶中的材料。接着我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利用为他们提供的冰糖、牛奶、西瓜、提子、菠萝等原材料,自己制作酸奶。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进行尝试,且我并未向学生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最终只有少数学生实验成功。虽然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能够更大程度地拓展与发挥,更有利于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而不是按照教师给出的操作过程按部就班,让学生在体验失败的过程中,去主动积极地思考失败原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三、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细致且严谨的过程,思维的严密性是全面考虑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与保障。探究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更应是动脑去分析、去思维。只有将动脑与动手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传统的模仿设计实验变成主动设计实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严谨地科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过程是将一些小苏打放入白醋集气瓶中,瓶子里会出现泡泡,而这个泡泡就是二氧化碳。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有气才会产生气泡,出现泡泡就说明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反应,产生了气体。可这个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并未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是直接用火柴检测后,就说明这个泡泡是二氧化碳。但如果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我们是否还能检测到它呢?其实,通过实验观察,我們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并没有上升,而是沉在集气瓶中,可见这种气体比空气重;同时,用火柴检验时,火柴在这种气体中会熄灭。通过上述实验只能说明这种气体具有两种性质:比空气重和能让火柴熄灭。可到底是什么气体呢?此时,我们还无法准确地判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地验证:(1)观察将燃烧的火柴放入集气瓶中时,火焰的变化;(2)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观察此时的实验现象,根据这种现象,同学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推断?通过以上实验与观察,你们能判断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什么吗?请说明理由。这样,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观察、结果分析、推理论断、实验验证等严谨的科学探究过程,这既是学生认识逻辑的需要,也是学生严谨思维形成的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同样发现,加入小苏打量的多少,对于产生气体的量也会有直接的影响,当在白醋中加入小苏打时,就能冒泡泡,可当继续加入小苏打时,发现泡泡逐渐地变少了,而继续再添加时,泡泡没有了。这才是学生真正进入探究的重要体现,才是学生有效思维的反映。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把以上功夫都做足,才能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才能促进科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立足于课堂,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课堂思维训练,既能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实现纵横贯通,又能让学生通过自学、思维、动手操作等,初步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及科学与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科学探究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小苏打泡泡硬币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小苏打及纯碱结构快速鉴别研究
巨型泡泡
不翼而飞的硬币
使用小苏打消除异味
降低小苏打生产中蒸汽消耗的措施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