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童话、寓言、神话中体悟“真、善、美”

2019-01-06李雅雯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教学对策寓言

李雅雯

摘 要:童话、寓言和神话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文化资源之一,它通过夸张和想象间接地反映出现实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童话、寓言和神话的教学,不但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拥有高品位的審美情操,而且还能促进小学生自我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中段;童话;寓言;神话;教学对策

小学教材中的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不但是低段故事类文本的过渡,而且是通向高段阅读的桥梁,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小学中段一定要重视童话寓言神话的教学。

一、运用游戏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游戏式教学的理解是片面的。游戏式教学方法,不单是领着学生在课堂做做游戏而已,也不是只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玩,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游戏式教学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新课改背景下,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童话、寓言、神话的教学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游戏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1.导入要有趣味性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选用一些图片、音乐、语言、动漫等方式设置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这则神话时,老师可设置这样的导入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够进入时光隧道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到远古时代去。很久很久以前……(老师范读中出现炸裂的天崩地裂的声音)下面请同学们睁开眼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小学中段的学生不但需要直观的事物,还需要借助老师的语言来呈现想象的画面。这里老师富有情趣的导入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获取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2.老师要创设出游戏式的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是理性地去分析文本,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只能做听众。比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大多老师可能是这样进行设置: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次变化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老师一系列的追问,只是对童话进行了分解,童话的美感已全无。而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却是这样设计了四个问题:作者不写第一段行吗?不写过路人与小狗行吗?不写水罐行吗?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行吗?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个好梦的场景。正是基于游戏的前提,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思考体验童话的魅力。所以童话教学一定不要条分缕析地过多分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寻找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

二、指导学生复述童话、寓言、神话故事

童话、寓言、神话都属于故事类文体,适合学生去复述,当然复述不能是简单的故事再现,而是学生内化后的二次创作,这时学生可加入自己的想象,也可补充情节,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表述更有个性。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巩固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充实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这类故事都比较感兴趣,复述的过程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也让其他同学分享了这种快乐。

在学生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否则会遏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所以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复述,以此来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鼓励有个性化的展示,让学生敢于创造出属于儿童独特的艺术。尤其那些复述文字优美、富有创新的学生老师要多给予肯定和表扬,认可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当然也可以为有创造力的作品和学生举办专门的展示机会,比如,举办专项故事比赛,通过比赛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更多的学生开拓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讲故事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三、童话寓言神话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对三种故事分别来教,这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不利,没有深度,所以三种故事要进行对比教学,横向、纵向对比,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辨明文体,在对比时加深了对三种文体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对同类文体做好对比

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得在童话故事表现手法、创作意图上有一定的区别,这时老师可设计比较的内容,比如拿日本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和我国《小木偶的故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点,二者都属于拟人体童话,但写法还是有差异的。

2.引导学生做好三种文体的对比

在教学中如果对这三种文体进行区别对比,可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三种文体的不同处,比如,神话是人类童年时的产物,主要人物是神,而童话是民间流传的故事或作家创作的故事,寓言则是以动物为主,阐释一定的道理。

总之,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因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中段教学中一定要强化这类文体教学,这不但是对低段教学的延续,更是为高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吉林.美·智·趣的教学情境(李吉林文集.卷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韦苇.世界童话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教学对策寓言
时装寓言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