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究

2019-01-06张华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张华

摘 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强调“要努力使自己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既具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小学生处于幼年向少年转变的过渡期,如何更好的实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与学校所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入手进行研究,希望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共赢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合作策略

新时代社会环境下,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达到较高的水平,同物质水平与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精神文化建设,显得明显不足,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家庭环境与校园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校之间合作,形成紧密的联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方法分析

(一)深化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家校合作意识

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及暴力信息的影响,养成不良的心理习惯。作为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树立阳光积极的榜样形象,使用文明的语言和理性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1]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对于产生的纠纷与矛盾,教师积极疏导,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协作意识,珍惜同学之间感情,善于原谅同学的小错误,更好地培养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教师与家长之间积极沟通,建立正向、积极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培养,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培养创造条件,形成良性的沟通渠道。

例如:学校建立“家长学习日”以便学校为家长传输优秀的育儿理念,树立统一的思想理念,同时,便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回到家庭中,家长更好的有的放矢的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家长学习日”可以多种的学习内容,比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保持一致性,避免家庭教育与校園教育之间形成分歧,双方建立良性的沟通环境,及时反馈情况,为学生创造更有有利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

(二)加强沟通,让家长与教师相互了解学生心理动向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化时代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时代,信息量爆炸,信息良莠不齐,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不懂得分辨与甄选信息,难免会受到垃圾信息的干扰与影响,家长与教师应该在源头处为学生把关,为学生选择优质的信息进行传播,家长在家庭中规范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教师在课堂环境中,严令禁止学生将电子设备带入课堂,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实时确定学生的安全性。[2]教师应养成家访习惯,对于个别学生出现的现象,积极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在家庭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及时了解,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家长也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家庭氛围,减少家庭争吵,理性解决家庭问题,与学校一同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氛围。

(三)强调心理健康重要性,为小学学生塑造良好榜样

家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家长与教师的榜样性力量不言而喻,小学生喜欢模仿成人的模样,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家长与教师要形成端正的态度与意识,为小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与教师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沟通,强化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校合作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用

(一)家校合作模式有利于家长与学校统一育儿理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家庭作为心理教育的小环境,学校作为心理教育的大环境,将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强化小学生心理教育的力量,更好的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家庭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延伸,更好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

(二)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有机结合

社会环境下,家长与教师之间,由于沟通不畅,导致各种矛盾,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良性沟通建立桥梁,使得家长与教师之间,打开心结,更好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学生教育不能单方面的依赖学校,家校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高效的完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家校合作体的建立,使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家长的成长,成为高素质的家长,更好的陪伴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端正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环节,家庭与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校共建,有利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统一思想,及时沟通与联系,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家校合作模式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仲莹.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

[2]赵娟,徐彩意.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3).

[3]张丽.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强强联合,促进家校合作策略[J].留学生,2016(09).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