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下人力资本与劳动力价格的关系研究

2019-01-06屠秋钰童昱清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人力资本

屠秋钰 童昱清

摘要:21世纪信息爆发的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经济产出从依靠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溢出性过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服务业和高精尖技术行业,同时又是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依靠人才的内生增长模式。国民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经济稳定紧密相关,但是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使得劳动力价格和自身生产价值的脱钩。文章认为,要发挥人力資本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外部性作用,减少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加强实体经济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产业革命;人力资本;劳动力价格扭曲

一、 引言

自2007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总体上是以衰减的态势发展,从2007年的13.4%下滑至2017年的6.1%,在三大产业的占有比重也不容乐观,从2007年的占比49.2%下滑至2017年的40.5%。与此相呼应的大量的实体企业跑路和倒闭,大量的就业危机冲击着劳动力市场。国民经济的运转中,劳动力就业问题与社会的稳定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资源供给与需求,决定着社会资源的分配和流动,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水平可以扩大社会产品供给,拉动消费内需。相反的,蔡晳(1999)提到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滞后,抑制了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更充分利用。不利于就业的经济增长最终会由于一部分劳动力价格增长较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从而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刘世锦(2015)在“新供给改革”中谈论到,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侧重于维持企业长期活力,并注重整个产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而劳动力因素则是关键的一环。贾康(2015)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这个要依靠调整人口优化政策,实现从控制人口数量向优质人力资源的转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趋势下,最大化促进就业是维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正面效应的关键(蔡昉,2004)。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和信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劳动力的复杂程度也变高了,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流向了高精尖的技术行业,基于要素部门表现为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升级(Falking & Grossman,2013)。教育的投资其实就是人力资本中的知识存量随着时间不断积累的过程,现在教育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引致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例的上升,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动态平衡的变化。熊彼特(1991)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以满足技术创新的需要,使得社会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又上升一个高度。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也高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随着劳动者的受教育机会的提高,劳动力价值也必然提升,劳动力生产所带来的价值增值也越高。结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高等人力资本所带来的高经济效益下,劳动力价格也有相应的提升。使得不同教育程度下劳动力价格的差异化越来越大,整体的社会经济产出提高并不能缩小劳动力价格的差距反而有更大的分化,也使得劳动力价格和劳动边际生产的不匹配程度的扩大,加深劳动力价格的扭曲程度。

21世纪也是服务业兴起的时代,虽然从全球的角度看第二产业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比重持续性的下滑,由2000年的53.35%下降至2014年的46.65%。但是相比之下,第三产业的年增长率高达5.76%,代表着经济社会中服务业的巨大经济收益,甚至泡沫的存在,导致大量的高等人力资源流入第三产业,而第一、第二产业人才的流失,特别是基础行业劳动力价格水平一直在较低的状态,导致收入不平等和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扩大。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保持收入水平提高并且和劳动边际产出相关联,是政府和学术界亟需探讨研究的问题。

二、 产业结构影响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和劳动力价格的分配结构

不同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对人力资本水平的需求也是大有不同。在轻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主要还是农业为主,轻量制造业为辅,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都是较为基础的,相应的人力资本水平也不高;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发展迅速,相对应专业性的人力资源需求也上升,人力资本投资开始倾向于高等专业化培训,以提升自身的劳动力价格水平;工业化高度发展后,逐渐开始演进出现分工合作,并且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开始提高信息化工业生产,对人才的需求提高,物质资本增长开始向劳动力内生增长的转变。

产业的结构演化到高层次后便形成了集聚效应,这作为区域开放后的重要经济现象,表现为产业所实现的各种生产要素动态性的跨区域流动与集中分布,要素地区集中的过程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制度环境均会在集聚地区产生内生性的地区积累效果,即集聚之要素积累效应(王春晖,2015)。这种集聚地区的要素积累之现实表现在于集聚会使得其地区物质资本更为丰裕,人力资本存量及质量不断提升,各种正规、非正规制度所组成的地区制度环境的不断改善。这些作为生产投入的要素积累会对地区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人力资本要素作为集聚过程知识溢出的主体与媒介,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由此带来的劳动力价格分区域化差异越拉越大,这种格局分布同时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带动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却使得劳动力价格两极化发展。

为了更直观的体现分产业下的国内劳动力价格不平等的差异性和趋势性,本文将基于五大类产业分别探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不平等问题,结合上节对劳动力价格扭曲的测度指标,做相应的现状分析。第一类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类为竞争较强的第二产业:制造业;第三类为垄断性和资源依赖性较强的第二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建筑业;第四类为附加值较低的第三产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第五类为附加值较高的第三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随着服务业开始大幅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矛盾和切换不断加深,越来越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和结构变化。罗来军(2016)指出对于特定的主体来讲,虚拟经济可以带来或者创造货币性财富,但是不会创造物质性财富,也就是说,通过虚拟经济的运行,机构或者个人获得增量货币,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并没有增加实际的物质性财富。却拉大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力价格不平等水平。根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8年里,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利润占比全球最高,是美国的4倍,并且中国金融界以不到558万的劳动力水平创造了7.7亿人劳动的利润,可想而知金融这个高附加值的产業容纳了多少劳动力价格泡沫,对全行业的劳动力价格水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加深了我国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和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图1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分产业人均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回报率水平的分布图。可以直观的看到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第一产业的受教育程度两极分化严重,高附加值服务业的受教育年限在2017年高达13年,但第一产业只有7年左右,可见行业的人力资本具有集聚作用,收入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分化,其中垄断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的收入最高,第一产业最低并且和最高收入水平有着两倍的差距。从教育回报率的角度观察,这种分化情况略有好转,其中垄断业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而低附加值服务业的回报率最低,和收入水平的趋势大为不同,可以推断有两种可能性:(1)垄断行业的劳动力价格偏高,并且对于高等人力资本要求不高,可能存在固定的就业门槛;(2)高附加值服务业的高劳动力价格引起的人才集聚效应,导致高等人力资本的蜂拥而至,竞争水平的提升直接导致了“工资压缩”效应,间接导致了教育回报率的下降。

人力资本作为先进生产要素在中国高附加值服务业的产业间竞争力中起着主导作用。产业竞争明显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规模及其竞争力。体验消费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推动了中国服务业的升级,提升了第三产业竞争力。但是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善,没有形成上下游整体发展模式,导致实体和金融行业的脱钩发展,拉低了配套企业的参与度,并且教育和信息产业等支持产业对建筑业、电力公司等垄断性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弱。都反映了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力价格的不对称发展,使得劳动力价格偏离其人力资本投入,造成产业间的劳动力价格扭曲。

三、 分产业下的人力资本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

中国经过40余年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格局。以新兴产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金融、信息产业、教育行业为先驱引领中国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加快基础产业农业、制造业的信息化布局,同时实现产业间的跨平台对接和融合。其中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作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对劳动力价格的扭曲或者不平等起到了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1.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加速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产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关键,但同时也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支持。农民的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是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提高劳动力价格和防止人力资本流失的关键举措。在此基础上,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溢性和城市劳动力内溢性特征,加强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劳动力价格,降低产业间劳动力价格的扭曲程度。

2. 第二产业(制造业)。要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加快信息数字化进程,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一般来说,产业发展的速度要滞后于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尤其是高精尖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尤为关键。通过转化资源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向着依靠技术进步型发展,使制造业发展脱离资本控制和依赖人口红利,形成以人力资本为主的内生增长模式,从而提高产业劳动力价格水平,才能实现新旧动能替换,实现高级生产要素对低端生产要素的替换,使低端制造业产业重新焕发活力。

4. 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业可以分为低附加值和高附加值两种。前者依靠基本人力资本水平从事基础的服务业,如住宿餐饮业、零售业,主要依靠简单劳动力进行商业服务,后者则是依靠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来从事商业性服务,如金融、教育、信息等行业。由于人力资本和行业的异质性,两者的劳动力价格差异极大。根据图1所示,低附加值服务业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收入水平却相对偏低,造成这两类服务业的劳动力价格扭曲,这种扭曲也是因产业间信息互动效率低和人力资本没有很好的发挥外部性作用造成的。而在高附加值服务业的细分领域中,也存在着劳动力价格扭曲。如2017年金融行业平均收入水平是11.3万元,教育行业只有8.6万元,但相对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分别是14.5年和14.8年。从教育回报率角度而言两类行业劳动力价格扭曲极大,金融行业有着很高的产业溢价,而教育行业不温不火始终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也反映了我国社会现阶段对于金融行业的趋利性较强,导致了经济的脱实向虚,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长远性发展。

3. 垄断性产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发展经济,但也带来一些弊端,如采矿业、建筑业和能源供应业主要是依靠国家定价模式,因此带来一定程度的价格泡沫和寻租行为,同时也存在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而做出非生产性寻利行为,从而存在低人力资本水平和高劳动力价格并存的现象,因此要发挥人力资本外部性作用提高垄断性行业的劳动力竞争,才能解决产业的劳动力价格扭曲问题,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对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四、 结论和建议

结合行业数据分析,我们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关键因素的改善。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培养高级知识性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知识型人才为高精尖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劳动力市场中,制造业等人才的短缺不仅是优秀的技术人员,也是熟悉技术和产品贸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创新的健康环境有利于知识性人才长远发展,充分发挥人才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中国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禀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人才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和教育投入的协同发展;第三,产业链需要扩大和加速基础产业的信息化。随着数字化的普及,产业间的信息化整合可以提高产业间的交流互动,加速基础产业的创新和技术化发展,不仅加强了产业的人力资本外溢性作用,也使劳动力价格在产业分布中更加透明,扭曲程度也更低。

参考文献:

[1] 蔡晳,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1):62-68.

[2] 刘世锦.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要素市场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15-12-02(005).

[3]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

[4]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2-9.

[5] 罗来军,蒋承,王亚章.融资歧视、市场扭曲与利润迷失——兼议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6,51(4):74-88.

[6] Falkinger J, Grossmann V.Oligarchic land ownership,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2013,101(1):206-215.

[7] Heertje A, Perlman M, Schumpeter J A. Evolving technology and market structure[M].Evolving technology and market structure,1990.

[8]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5.

基金项目: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项目号:18GHQ11)。

作者简介:童昱清(1992-),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增长;屠秋钰(1994-),女,汉族,浙江省诸暨市人,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财政、国际贸易、金融学。

收稿日期:2019-08-16。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人力资本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演化与发展:技术驱动视角
规划落地,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革命”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十三五”时期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