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2019-01-06赵妍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剖检变化肉牛临床症状

赵妍

摘要:肉牛泰勒虫病是由于感染牛泰勒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虫体主要在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内寄生,并通过蜱虫传播。病牛主要临床症状是高热、出血、贫血、黄疸、体型消瘦以及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该病通常在夏秋季节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生后一般呈急性经过,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新疫区以及高发病地区的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肉牛泰勒虫病的防治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肉牛;泰勒虫病;发育过程;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疫情处理;灭蜱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084-02

1 病原及发育过程

肉牛泰勒虫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环形泰勒虫而导致的,且通过璃眼蜱进行传播。

1.1 在蜱体内繁殖期

蜱的幼虫或者若虫在寄生虫体的牛体表吸取血液后,即可摄入存在配子体的红细胞并到达胃内,之后大、小配子体会逸出红细胞,发育为大、小配子,二者结合后即可发育为动合子。当蜱完成自身蜕化后,动合子就会到达唾腺的细胞,并变成孢子体,此时就开始进行孢子生殖,以分裂方式生成大量的子孢子。

1.2 在牛体内繁殖期

当感染泰勒虫的蜱在健康牛体表吸取血液时,子孢子会经由唾液侵入牛体内,并钻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多核的无性生殖体(即大裂殖体),在其发育成熟后会发生崩解,此时即可形成很多大裂殖子。大裂殖子会再次侵入其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重复进行无性生殖的分裂过程。在裂殖体的刺激下,细胞会发生分裂,虫体会随之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且裂殖体会再次进行裂体增殖。有些细胞在感染虫体后发生解体。虫体在淋巴结内通过多次无性生殖分裂产生很多的虫体,导致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当无性生殖体发展至一定阶段就会变成有性生殖体,即所谓的小裂殖体,在其发育成熟后即可破裂变成小裂殖子,然后侵入细胞变成小配子体和大配子体。

2 临床症状

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可视黏膜黄染、贫血,腹下以及乳房等被毛较短处的皮肤发黄。

2.1 发病初期

病牛呈稽留热型,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体表淋巴结发生肿大,触摸产生痛感,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一般来说,在体温升高后不久就能够发现红细胞内有虫体,取淋巴结穿刺液制成涂片,经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石榴体。

2.2 发病中期

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先发生便秘,之后变为腹泻,排出混杂血液和黏液的粪便。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减少,尿液呈黄色或者淡黄色,但不会出现血尿。皮肤发黄,同时可视黏膜发生黄染。症状严重时,眼睑下存在出血点,呈粟粒大小,体表淋巴结明显肿大,往往可达到正常大小的2~5倍,体型明显消瘦,不断磨牙,伴有呻吟,肌肉震颤,后肢摇摆,不易站起。急性型病例在病程中期会发生死亡。

2.3 发病后期

在中期症状缓和后,就会变为慢性经过,症状趋向好转,能够采食一些饲料。如果中期症状发展快速,不断恶化,会导致病牛在后期食欲彻底废绝,只能够卧地不起,并可在眼睑、尾根以及皮肤柔嫩处看到深红色的出血斑点,呈粟粒至扁豆大小不等,机体非常衰弱,贫血进一步加重,通常在转归不良时出现以上症状。牛通常在发病1~2周后死亡,有时大约20天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牛尸体消瘦,尸僵明显,可视黏膜苍白;脾脏明显肿大,一般比正常大1~2倍,边缘钝圆,被膜上存在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脾髓呈紫红色,并发生软化;肝脏呈灰红色,也发生肿大,质地变脆,被膜上存在出血点,肝门淋巴结肿大、多汁、出血;胆囊也发生肿大,比正常大1~2倍,含有褐绿色的胆汁;肾脏轻度肿大,存在出血点,皮髓质界限变得模糊,肾盂发生水肿;心内外膜上存在出血斑点,心包内有积液,心冠脂肪也存在出血点;肺脏发生水肿,被膜上存在小出血点,咽及气管黏膜也存在出血点,肺门淋巴结发生肿大;瘤胃、瓣胃、网胃均发生肿胀,且瘤胃浆膜层存在出血点,皱胃黏膜变厚,并存在出血斑、溃疡灶。

4 防治措施

4.1 疫情处理

病牛可按体重使用7~10 mg/kg贝尼尔(血虫净、三氮脒),与适量注射用水混合后制成5%~7%溶液,在臀部进行深层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注射后进行1次血液检查,如果红细胞没有明显减少,可继续注射2次。在使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静脉滴注由500 mL 25%葡萄糖、5支10 mL 12.5%维生素C、1支20 mL 20%安钠咖组成的混合药液,每天1次。对于发病中后期的病牛,不仅要采取以上治疗,还要适当的使用一些抗生素、维生素B12以及中药十全大补汤(由人参、当归、黄芪、白芍、熟地黄、肉桂、茯苓、白术、川芎、炙甘草组成)等进行综合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另外,全部牛都要进行灭蜱,常在体表喷洒0.2%~0.5%敌百虫水溶液,可将寄生的幼蜱或者稚蜱完全消灭,用药2次,每次间隔15天。

牛场采取以上治疗措施,经过1周即可有效控制住病情,停止出现死亡,且病牛基本上都能够康复。

4.2 及时灭蜱

避免发生该病的主要措施是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及时灭蜱。一般来说,在每年4月若蜱开始落地,并爬至墻缝准备蜕化发育为成蜱,此时可将全部缝隙用混合杀虫药物的泥土完全堵死,以将若蜱杀死;在每年的5~7月,可向牛体表喷洒杀虫药物进行体表驱虫,以将牛体上的成蜱杀死;在每年的9~10月,成蜱即可落地并爬入墙缝中准备产卵,此时要再次将墙缝、洞穴用含有药物的泥土堵死,以将成蜱消灭。

灭蜱常用的药物为0.2%辛硫磷、1%马拉硫磷等,注意牛体表喷涂药物后要在被毛变干后才可进行饮水。另外,最好交替和轮流使用不同杀虫药,确保杀蜱效果良好,避免产生抗药性。

另外,牛也可注射伊维菌素,该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既能够有效驱除体表寄生虫(如蜱虫、螨虫、虱等),还可很好的控制体内线虫。该病一般采取皮下注射,根据说明书确定用量,并确保用量准确。

4.3 合理放牧

牛群定期离圈进行放牧,一般在每年在4月下旬驱赶至草原进行放牧,直到10月末返回圈舍进行舍饲,这样可避开成蜱侵袭的时间,从而切断传播途径。在舍饲期间要将圈舍封闭,不允许其他家畜进入。

收稿日期:2019-09-10

猜你喜欢

剖检变化肉牛临床症状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诊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一例鸡新城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前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例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