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动词“进行”的语法化
2019-01-06李佳夏云
李佳 夏云
摘 要:结合汉语历时语料库和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以形式动词“进行”为个案,探讨其语法化过程与动因。研究表明:“进行”在语义上从“行进义”演变为“从事义”,在句法上从“核心谓语”演变为“非核心谓语”,搭配的宾语结构类型也更为多样。频率效应、双音化作用、语言接触和认知规律是“进行”语法化的重要动因。
关键词:“进行”;语法化;动因
一、引言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过程或现象,传统上也称之为“实词虚化”(沈家煊,1994)。从历时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很多虚词都是由实词语法化而来的,这类词具有很少的语义内容,后带的直接宾语或名词词组承担了动作意义(戴光荣、左尚君,2018)。以往对现代汉语形式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时层面,描述其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周刚,1987;周小兵,1987;胡裕树、范晓,1995)。如果要对语言事实做出解释就必须考虑历时因素,把共时平面的变异现象看成历时演变不同进程的结果(沈家煊,2008)。因此,从历时层面探究形式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具有一定意义。
目前,对介词、连词、副词及话语标记语的语法化过程研究已相对成熟。如:“是”从指代词变为判断词、从判断词变为焦点标记是语法化,从判断词(焦点标记)变为词内成分是进一步语法化(董秀芳,2004)。但对形式动词语法化过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形式动词有“进行、做、加以、给予、予以”等。范晓(1987)把形式动词划分为“进行”类和“加以”类,“进行”类在语法上的运用范围要更广一些。虽然“进行”和“做”都属于“进行”类,而且二者出现频率较高,但“做”既有语法作用,也有实际意义,“进行”却只有动词的语法作用,没有动词的实际意义。因此,“进行”被认为是形式动词的最典型代表之一(刁晏斌,2004)。基于此,本文以形式动词“进行”为例,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和英汉翻译历时语料库(DECPC),描述其语法化过程,探析其语法化动因,以期深化对形式动词的认识。
二、“进行”的语法化过程
(一)语义演变
形式动词是经由语言的发展变化衍生出来的,它经历了一个虚化演变的过程。通过检索语料,可以发现,“进行”在从实义动词演变为形式动词的过程中,其语义演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进行”表示“行进义”与“进行”表示“从事义”。为论述方便,将以上两种情况分别标记为“进行1”和“进行2”。
1.“进行1”表示“行进”义
《说文解字·辵部》:“进,登也。”《说文解字·行部》:“行,道也。”由此可见,“进”的本义为“向上登高”,进而引申出“前进”义;“行”的本义为“道路”,进而引申出“行走”义。在这个层面上,“进”与“行”意义相近。如:《周礼·夏官·大司马》:“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郑玄注:“进,行也。”正因为“进”“行”二字同义,有时可以同义连文,表示“行进”。如:《墨子·经说下》:“进行者。先敷近。后敷远。”
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墨子就对“进行”作出了解释,指先近后远的运动变化过程。之后,“进行1”表“行进”义的用例逐渐增多。例如:
(1)《礼记·曲礼上》:“君出就车,则仆并辔授绥,左右攘辟。”唐代孔颖达疏:“左右攘辟者……君已上车,车欲进行,故左右侍者悉迁却以辟车,使不妨车行也。”
(2)终到大江口,逆潮湍流,不可进行。(唐代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卷二)
(3)想定主意,蹶然起立,出至洞外,驾起云头正要向南进行。(清代无垢道人《八仙得道》第二十六回)
如例(1)与例(2)所示,“进行1”表示“行进”义的用例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如例(2)与例(3)所示,“进行1”的用法主要表现为主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对象为具体的物或人,有较明显的动作性特征。也就是说,此处的“进行”动词性功能凸显。在该阶段,“进行1”为实义动词,不存在语义虚化的现象。
2.“进行2”表示“从事”义
据《汉语大词典》对“行”的解释,“行”除了表示“道路”“行走”等义项外,还有一个义项是“做、从事某种活动”。例如:
(4)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在例(4)中,“称乱”的意思是领兵作乱,这种动词性词语之前的“行”应理解为“从事某种活动”。据CCL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进行”在使用过程中,“行进”义逐渐开始虚化。例如:
(5)谓左右曰:“吾将归矣,汝等当以荷法自期,励精进行可也。”(明代宋濂《孚中禅师信公塔铭》)
在例(5)中,“进行”的“從事”义较为明显。不过,从中可以看出,“进行”的“行进”义开始虚化,向现代汉语中的形式动词“进行2”发展,后来的“进行2”很可能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
通过对CCL语料库的考察,可以发现,自明朝以后,“进行”一词作“行进”义的情况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转而大量开始使用“进行”的“从事”义,最终出现了“进行2”作为形式动词的趋势。例如:
(6)我现在正在进行我的任务,成功不成功,是命运的事;勉力不勉力,是我的事。(清代曾朴《孽海花》第十五回)
例(6)中的“进行2”,后面为名词性宾语“我的任务”,应解释为“实行或从事我的任务”。“进行2”在表示“从事”义时,通常要带上一个宾语,这就为“进行2”成为形式动词提供了前提。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进行2”带动词性宾语的用例。例如:
(7)子邮令将双尾虿绑于骑上,同回进行复命。(清代汪寄《海国春秋》第十四回)
(8)陶益贞也因为王颙的罪很重,把他囚禁起来,进行审讯。(民国曹绣君《古今情海》卷九)
在例(7)与例(8)中,“进行2”后面加动词性宾语“复命”“审讯”,语义由动词性宾语承担。此时“进行2”具有形式动词特征,这显然是“进行”语义进一步虚化的结果。此外,有些动词宾语前面的动词是形式动词,放在宾语之前不增加新意义(孟琮,1999)。这也可以说明“进行2”的形式动词的性质。
根据“进行”的语义演变过程及其功能变化,我们可以将它的演变路径具体描述为图1:
图1 “进行”的语义、功能演变示意图
Heine等(1991)提出了语义泛化的序列:人>物>活动>空间>时间>性质。如图1所示,实义动词“进行1”本义是“向前行进”,表示某人、某物在空间上的前进,属于该语义序列中的“空间”范畴。随着“进行”一词出现频率的增加,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去范畴化的现象,“进行1”呈现向时间范畴虚化的倾向。在用作形式动词后,“进行2”已没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属于更为抽象的“性质”范畴。例如:
(9)老僧毅然答道:“此刻机会将到了,只要再向北方进行,自有奇遇。”(民国许慕羲《宋代宫闱史》第六回)
(10)这时节,只有敌人的声音才足以教她感到时间的进行。(老舍《火葬》)
(11)教育学的历史也就是在对这些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并找出各种各样的答案的过程中展开的。(丁锦宏《教育学》)
例(9)中的“进行”属于空间范畴;例(10)中的“进行”呈现向时间范畴虚化的倾向;例(11)中的“进行”属于更为抽象的性质范畴。由此可见,“进行”在使用过程中,“行进义”开始泛化,伴随着“进行”演变为形式动词的进程,其语义进一步抽象化,成为表示抽象的“从事义”形式动词。
(二)句法演变
“进行”在句法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进行”充当句法的成分发生了变化。“进行1”起初是充当核心谓语(陈宏国,2014),而随着“进行1”的虚化,“进行2”充当的句法成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可将其成分称为“非核心谓语”。例如:
(12)但遣军司马梁飒等,带领千骑,并携金帛,再向北方进行。(民国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三十三回)
(13)王爷不必灰心,掘通地道之计现在仍可进行。(民国徐哲身《大清三杰》第四十九回)
(14)在性道德和性法制的教育中,适当引用一些性失误和性犯罪的案例进行告诫,让青少年学生从严重后果中理解其危害性。(黄亚艺《如何对初中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在例(12)中,“进行1”主要作为核心谓语,具有不及物性。在例(13)中,“进行2”延续了“进行1”作为核心谓语的用法。根据CCL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该用法主要出现在民国前及民国时期。在现当代,“进行2”用作核心谓语的比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作非核心谓语使用的频率显著上升,主要出现在充当核心谓语的动词结构之前。此时这一结构逐渐固定下来,“进行”的语法功能开始虚化。我们对“进行2”在各个时期所充当的句法成分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第二,“进行”在与其他词语的组合上,也出现了由相对单一到多样的变化。“进行1”主要为不及物性用法,后面不带宾语,而“进行2”所搭配的宾语类型日益丰富,从单个动词或名词充当宾语发展到与各种类型的短语搭配。例如:
(15)择女婿是件有关礼教的大事。你把徐、刘两家公子召来,一一进行面试。(民国曹绣君《古今情海》卷二十六)
(16)经过上面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什么是教育进行科学的说明了。(丁锦宏《教育学》)
(17)定期对县、乡政府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是使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步骤地实施的重要保证。(丁锦宏《教育学》)
在例(15)中,“进行2”搭配的宾语为单个动词“面试”,而在当代语料例(16)与例(17)中,其宾语分别为偏正短语“科学的说明”、并列短语“检查督促”。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较为复杂的短语类型是否也出现在早期语料中,以及“进行2”的宾语是否还存在其他短语类型?为探讨这一话题,我们通过CCL语料库对“进行2”所搭配的宾语类型进行了历时分析。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民国以前,“进行2”的宾语结构类型较为单一,以单个名词或动词为主,偏正短语次之,但也出现了部分动宾短语类型。在民国时期,“进行2”的宾语结构类型仍以单个名词或动词为主,偏正短语次之,但出现了并列短语、量词短语,宾语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在现当代,“进行2”的宾语结构类型所占比例最高的为偏正短语,单个名词或动词次之,动宾短语作为宾语的使用频率下降,但并列短语、量词短语使用数量增加。
综上所述,从“进行1”发展到“进行2”,在语义上经历了“行进义→从事义”“实义动词→形式动词”的变化;在句法上經历了“核心谓语→非核心谓语”“宾语类型单一→宾语类型多样”的变化。
三、“进行”的语法化动因
研究语法化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由自主词向语法成分的演变(Meillet,1912)。“进行”的语义演变和句法功能变化,表明它经历了语法化过程。可以说,“进行”的语法化是语言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进行”语法化的动因主要表现在内部的频率效应、双音化以及外部的语言接触、人类的认知规律等方面。
(一)频率效应
频率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高频使用是加快某一语言形式语法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成为语法化的始源(Bybee,1994)。同样,高频使用也促使“进行”的语法化,最终演变为形式动词。
前文曾提及,“进行”的使用至少在唐代就已出现,表“行进”义,但用作形式动词表“从事”义,主要出现在明朝以后语料中。因此,基于CCL语料库,笔者将形式动词“进行2”的具体使用情况分成四个阶段进行统计,计算出它的出现频率。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从明代到民国时期,“进行”的使用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到现当代,“进行”的使用数量更是出现激增,形式动词“进行2”也呈现出相同的增长趋势。Haspelmath(2001)曾从语言演变的共性角度将语法化的频率条件概括为:一个语法化的候选者相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候选者使用频率越高,那么它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说,高频使用巩固了“进行2”作为形式动词的地位,也稳定了“进行2”的语法化特征和语法化程度。
(二)双音化
双音化对“进行”的语法化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双音化是指两个音节构成基本韵律单元(音步)的倾向,在这个韵律单元的作用下,两个紧邻出现的单音节词就有可能“复合”成一个语言单位(吴为善,2003)。“进”的主要意思是“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行”具有“从事”之义。因此,“进行”一词所具有的“从事”义,很可能是借用了“行”的“从事”义,再加上“进”的本义而共同形成的。这也符合汉语双音节化的整体趋势。基于CCL语料库,我们分别统计了“进行”以单音节和双音节出现的频次。具体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进行”最初是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的,在明代以前,仍然是以单音节为主。自清代起,以单音节形式出现的频次开始下降,这时已出现双音化趋势,使用“进行”一词并作形式动词使用的现象较为频繁。因此,我们推测汉语的双音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进行”从实义动词向形式动词的演变,并推动了“进行”的语法化进程。
(三)语言接触
在众多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的动因中,语言接触是较为直接和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接触是指接受语从源语吸收自己所需的语言成分或特征(秦洪武、夏云,2017)。很多学者认为,自新文化运动以降,尤其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翻译对现代汉语产生过重要影响(王力,1985;秦洪武,2000;王克非,2002)。为探讨形式动词“进行2”是否受到翻译的影响,笔者使用CCL语料库和DECPC语料库,对“进行”一词进行了检索。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进行”在汉语原创文本中的使用频率渐次增高,这一历时变化趋势与翻译文本中的“进行”使用情况相同;“进行2”也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这一现象可以用选择性语法复制的频率复制来解释,即基本码可以复制模型码的使用频率,使基本码某一表达形式的使用频率上升或下降(Johanson,2002:292)。具体来说,就是汉语原创语复制了汉语译文中“进行”的使用频率,而“进行2”则是复制了模型码对应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
由于各个子库之间库容差异较大,本文又使用了许家金设计的“对数似然比计算工具”来统计汉语原创与汉语翻译中“进行2”在不同时期变化的显著性。具体如表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显著性差异的计算用到了两个语料库,一个为汉语原创库,另一个为汉语翻译库,“+”表示“进行2”在汉语原创库中的高频使用,“-”表示“进行2”在汉语翻译库中的高频使用,“***”表示差异性极为显著。从表5可以看出,“进行2”在同时期汉语原创与汉语翻译语言中的变化趋向基本重合,都呈现历时增长趋势。此外,“进行2”在同时期汉语原创与汉语翻译语言中的使用频率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以说,形式动词“进行2”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翻译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语言接触是“进行”发生语法化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四)认知规律
隐喻是用一个相似的概念来表达另一概念,一般是从较具体的向较抽象的方向演化(王寅,2006)。就“进行”而言,“进行1”由具体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发展演变到抽象的认知判断,语义渐趋虚化。因此,实义动词“进行1”虚化为形式动词“进行2”,除了受到外部语言接触的影响,认知隐喻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语言世界内部,可以分出三个概念世界或概念领域,即行为领域、知识领域、言语领域,简称行域、知域、言域(沈家煊,2008)。“行”指行为、行状,与“行态”或“事态”有关;“知”指知识、认知,跟说话人或听话人的知识状态有关;“言”指言语、言说,如命令、许诺、请求等,跟言语状态有关。行域义是原始的基本意义,然后引申出较抽象的知域义,再引申出更抽象的言域义(肖治野、沈家煊,2009)。例如:
(18)赶紧回去传谕尔兄,勿得违背朕先前意旨,定要从环州进行。(民国李逸侯《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第二十七回)
(19)士诒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好放手进行了。”(民国荫余轩放《民国野史》第三十一回)
(20)头一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要继续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在治理整顿中求发展。(杨保胤《一九九一年紧固件行业生产形势分析》)
在例(18)中,“进行1”意思是“向前行进”,意义较为具体,动作性比较强,与行为直接相关,因此,“进行1”属于行域。在例(19)与例(20)中,“进行2”的意思是“放手进行”“继续进行”,说话人选择了一种内在的视角,它们主要是叙述某种情势发展到何种程度或地步,而这种程度或地步的达及,需要在一定的知识领域内进行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进行2”属于知域。由具体的行为发展演变到知识领域内程度的达及,“进行2”在语义上变得更加抽象,词汇义渐趋弱化,语法义渐趋增强,最终虚化为形式动词。此外,“进行”由行域义引申出较为抽象的知域义,但尚未引申出更为抽象的言域义。这说明“进行2”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虚化,并没有完全虚化。
四、结语
本文依托CCL和DECPC语料库,在语法化理论的视阈下,探讨了形式动词“进行”的演变情况,描述了“进行”的语法化路径,并对“进行”的语法化动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第一,从历时层面看,“进行”的语义从“行进”义演变为“从事”义,语法属性从核心谓语演变为非核心谓语,词类从实义动词演变为形式动词;第二,“进行”的语法化动因一方面是受到外部语言接触及人类认知规律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语言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如“进行”的频率效应和双音化,均对语法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從共时层面看,“进行”的“从事”义并未完全取代“行进”义,这说明“进行”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2]戴光荣,左尚君.汉语译文中轻动词的使用特征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2).
[3]周刚.形式动词的次分类[J].汉语学习,1987,(1).
[4]周小兵.“进行”“加以”句型比较[J].汉语学习,1987, (6).
[5]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5.
[6]沈家煊.“逻辑先后”和“历史先后”[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5).
[7]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1).
[8]范晓,杜高印,陈光磊.汉语动词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9]刁晏斌.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孟琮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1]Heine,B.,Claudi,U. & Hunnemeyer,F. 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2]张宏国.“够了”的语义演变与语法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4).
[13]Meillet,A.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J]. Scientia,1912,(12).
[14]J.Bybee,R.Perkins & W.Pagliuca.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5]Haspelmath,M.Explaining the Ditransitive person-role constraint:A usage-based approach [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UC Santa Barbara[C].2001.
[16]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J].汉语学习,2003,(2).
[17]秦洪武,夏云.基于历时语料的翻译与现代汉语互动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18]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9]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20]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6).
[21]Johanson,L.Contact-induced change in a code-copying framework[A].In M.C.Jones & E.Esch(eds.)Language change:The interplay of internal, external and extra-linguistic factors,Contribu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22]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23]沈家煊.三个世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24]肖治野,沈家煊.“了2”的行、知、言三域[J].中國语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