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几大误区
2019-01-06丑小鹏
丑小鹏
[摘 要]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却存在四个误区:只注重作前指导,却忽视了作后的讲评;只注重学生写教师批改,不重视学生修改、批改;只注重技法指导,而忽视材料的积累;只注重写,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只要在作文教学中解决好这四个问题,作文教学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误区;提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28-02
作为语文教学环节之一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作文教学中,许多师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虽然个别学校的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作文教学还处于后进状态。作文,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这主要与作文指导思想及在其指导下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关。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在作文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若能解决好这些问题,作文教学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水平也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只注重作前指导,却忽视了作后的讲评
传统教法是十分重视作前指导以及教师的批改。而对之后的讲评却重视不够。作前,教师进行细致的指导,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甚至写法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或规定。作文交上来之后,教师则精批细改。小到一词一句,大到立意、选材、结构、写法;批改时,有眉批、段批、总批,面面俱到。然后,再评一个“甲”“乙”“丙”的等级。这样,这次作文就算完成了,根本不进行讲评。有的教师,虽然也讲评,但也只是蜻蜓点水,读读优秀作文而已。
作文讲评其实很重要。虽然教师在作前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作后也进行了细致的批改,但是,学生未必对本次作文的优缺点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师虽然也写了评语,但有些评语意思很概括、很抽象,学生虽然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对其内涵未必能深刻领悟,也未必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若能在批改后进行讲评,指出其优缺点,并适当分析讲解,辅以举例,学生必能知其所以然。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生知道了怎样写,便会作文了。这跟作前指导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讲评也不能只读优秀作文。既要读优秀作文,并指出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也要讲评失败的作文,适当分析、讲解,使学生知道不该怎么写。这样,学生就能领悟评语的内涵了,也知道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明白该怎样写了。同时,还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评语,思考其内涵。有些学生只看分数,从不读评语,更不思考其含义。这样,教师批改得再详细,评语下得再准确,又有何用?讲评,是提高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只注重学生写教师批改,不重视学生修改、批改
教师和学生都注重写,却不重视学生的修改。每次作文,学生只要写了,便万事大吉。作文教学,历来对教师的批改要求很严。作文必须全收全改,而且教师要精批细改,偏偏忽视了学生的批改。
实际上,学生修改、批改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有些教师也要求学生修改,但只是说说而已,并未很好地落实。一方面,学生没有修改的习惯,教师也不检查,甚至有的学生连草稿都不打,还谈什么修改;另一方面,教师只要求,而没有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许多学生并不太会修改作文。因此,教师既要提要求,进行检查,还要教方法。这样,学生便会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还有,学生批改作文,它并不是为了给教师减轻负担,而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批阅别人的作文,能提高自己遣词造句、审题选材、谋篇布局、运用标点修辞的能力,并能培养修改的习惯。
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很多。有自改、他人改,也有对改、集体改,还有在教师批阅前改,批阅后改。自改,他人改一般在定稿之前。对改,是教师组织学生,让学生批阅学生作文。这种批改,教师一般要先明确批改的要求,学生批改后教师还可以复阅,也可以征求被改者本人的意见。集体改是教师就某篇问题较大的作文,在课堂上读出来,或打印出来下发给学生,学生集体讨论修改。阅后改,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重新修改,或再次作文。以上几种,若能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必有裨益。
三、只注重技法指导,而忽视材料的积累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技法的指导,而对材料的积累却重视不够。这实际上是“怎样写”和“写什么”的问题。目前,前一个问题解决得较好,而后一个问题解决得不好。实际上,首先应该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样写”。因为“写什么”是写的基础。“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不好,“怎样写”再解决得好也是建空中楼阁。许多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怕写作文,并不是不会写,而是没什么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谓一语中的。个别学生平时作文写得并不好,但偶尔也会出一两篇佳作,其原因就是平时没材料可写,偶尔有材料了,便会“一鸣惊人”。因此,必须把二者并重,不可偏废其一。
积累材料的方式很多。如观察、阅读、摘录笔记、背诵诗文等。观察,不但要看、要听,而且要调动其他感觉去认识、体会自然、社会、生活等;同时,还要思考。边观察边思考,边思考边观察,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阅读,除了阅读课本上那几篇文章,还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从课内学方法,又用其促进课外阅读。只有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不仅要注意培养阅读兴趣,还要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等。而摘录、背诵,更要培养其兴趣,指导做法。平时,要注意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同时,也要多训练,以提高观察力、阅读能力等。
四、只注重写,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在做事中的重要作用。对写作文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那写作文就是完成任务。在这种心态下,怎能写好作文呢?更不要说钻研了。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之重要。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写;也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阅读、摘录笔记、背诵诗文,为自己作文积累丰富的材料;也会从别人的文章中学习写法,并进而练习。如此,又何愁作文写不好。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却很少注意学生的兴趣,更不要说培养了。于是,有许多学生却对作文没兴趣,甚至惧怕写作文。如此,又如何能写好作文呢?
学生对作文没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本身就对作文没兴趣,有的可能是一直写不好作文,有的可能因某次没写好等原因受到了批评,有的可能是没内容写,也有的可能是老师的命题引不起兴趣等。不管是哪种原因,只要认真分析,采取恰当的措施,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也很多。首先,作文命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果所命之题离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太远,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激不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自然不愿写了。许多题目都是从成人的角度考虑的。同时,也可把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结合起来。学生自己命题,自己作文,自然要比教师命题有兴趣了。其次,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每次只提一两个要求,只要他们达到了,便是好作文。再次,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作文再不好,也都有一两个优点,都应该指出来并予以表扬。即便是文章本身没有优点,也应从书写、写作态度方面去予以肯定。如此,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一种自信心。长期下去,便慢慢有了兴趣。最后,还可以开展作文竞赛、办手抄小报、写日记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对材料的积累,重视讲评,并积极引导学生修改和批改作文,学生就能喜欢作文,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写作文,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能夠提高。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