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策略探究

2019-01-06马春利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马春利

【摘要】符号是组成数学运算的基础,对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起着关键性作用.小学是学生首次系统性接触数学这一学科,教师应结合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理念,合理渗透符号思想,在启发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的过程中使其形成符号意识,从而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下文基于符号意识的内涵,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策略

所谓符号意识,就是学生通过感知、学习并应用数学符号而产生的一种促进思维发展、深化数学思想的独特反应过程.数学是一门由数字、字母、公式与关系符号构成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与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教师应结合学生该时期的认知特点,将符号思想巧妙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情境设置、游戏活动与结合实际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符号思维,并唤醒符号意识,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做充分的教学保障.

一、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符号

要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教师应首先使学生了解符号意义,在此基础上代入数学知识,从而增强符号感知能力,为形成符号意识做好充分铺垫.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是按照传统模式下以讲授法为主的讲课方式,难免会使课堂氛围过于枯燥,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由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该时期独特特点为其营造易于理解的教学情境,以此作为启发学生思维与建立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其次,鉴于小学时期学生实际体验比较匮乏,若教学情境偏离实际生活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将教学情境合理生活化,既能调动学生真实情感、增强生活体验,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以生活场景为依托形象理解符号意义.

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理解“+”“-”符号各自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分别展示两幅图片.一张图片上有6只小鸟,另一张图片上有10只小虫子,根据两幅图片,教师首先可以提问“将两幅图片看作是一个场景,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动物呀?”通过这样使学生理解“+”号的意义,并掌握加法运算公式.其次,教师再提问“如果图片上的虫子是害虫,每只小鸟只能吃一只害虫,那么最后还剩几条小虫子?”以此使学生了解减法,既理解了“-”号的意义,又使场景更具情境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符号感知.

二、通过设置游戏互动,合理渗透符号思想

高质量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数学课堂也不例外.小学时期学生比较贪玩、好动,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将符号思想渗透到游戏活动当中,使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游戏来学习数学知识,并深化符号意识,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另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制订合理游戏规则,避免学生将课堂活动当作课外游戏以阻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作为课前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妈妈带图图去超市买菜的小片段,并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去过超市吗?你是如何付钱的呢?”以此引发学生思考.随后,教师将人民币图片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人民币的概念、特征与换算.学习完毕后,教师继续以动画片场景为例,选取合适的图片,以图片为例进行“收银交易”.比如,教师给出下列算式“△+○+□=10,□-△=○,△-○=1”让学生根据超市中展示的物品标价选择合适的物体来代替△、□与○.而对学生来说,这些符号较为抽象,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小组合作通过分配角色来推出三个符号各自所对应的标价,随后依据价钱去图片中寻找相应的货物,既融入了符号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兴趣.

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学生符号意识

符号作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其价值更多是让学生应用符号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深化数学思想,提高符号意识.以往教学模式下,符号教学往往以教材内容为主,缺乏实际生活场景的依托使得符合愈来愈抽象化,以一种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存在,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其丧失兴趣,从而降低对符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知识讲解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应合理将实际生活“搬进”课堂,以此调动学生真实情感,提高符号的应用与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首先结合英文定义向学生解释分别用h、min、s代表时、分、秒的原因,以此增强学生对英文字符的感知,深化符号意识.随后,教师可以给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图片来营造情境,并通过问题来检测学生对h、min、s的掌握程度.比如,第一张图片是小明躺在床上睡觉,下面给出的问题是:小明一天睡8(),使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填入小时的字符代号h.又比如,另一张图片给出的是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下面的问题“小李百米成绩是15()”通过这样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代入实际教学当中,既深化了符号意识,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与记忆,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结 语

符号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数学符号意识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中抽象思维的具体表现.在新课程标准与素质教育观要求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背景下,将符号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學生形象理解数学公式,并增强数学知识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仔细研究教学策略,通过结合教学情境详细讲解带领学生发现符号的独特魅力,以此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通过符号来培养抽象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红玲.浅谈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5):77-78.

[2]周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29.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用符号化思想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