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基地礼仪课程具身化的实施策略
2019-01-06邵旦红
摘 要:礼仪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点内容,礼仪课程具身化能够强化学生的生理体验,激活学生的心理感知。文章探讨了综合实践基地礼仪课程具身化实施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综合实践基地开设具身化礼仪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综合实践基地礼仪课程具身化的实施策略,希望以此促进综合实践基地礼仪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实践基地;礼仪课程;具身化;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邵旦红,江苏省常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77-02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共同认可的、需共同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能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与社会交际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不仅要重视“教书”,还要关注“育人”,学生具备良好的礼仪习惯,是学校育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外在表现。由于目前部分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综合实践基地开设了礼仪主题课程,开展具身化礼仪教育,即利用活动让学生体验“礼仪”,通过体验过程促使学生对礼仪文化形成一定的主观认知,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践基地开设具身化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1. 弥补小学阶段礼仪教育存在的不足。随着教育领域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开始通过文化教学、德育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但在礼仪教学方面却存在一定不足。从家庭教育角度而言,“4+2+1”的家庭结构使学生成为家庭的核心,很多家长存在溺爱心理,当学生出现无礼言行时,家长会认为学生年龄还小,没必要过于认真地进行礼仪教育,致使一些小学生存在骄纵、无礼的问题。从学校教育角度而言,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明确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并对某些不当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约束,但并没有详细阐明讲文明、懂礼貌的文化内涵,很多学生认为讲文明、懂礼貌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没有从个人素质、道德观念的角度理解其本质与价值。综合实践基地开设具身化礼仪课程能够辅助学校与家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学生亲身体验礼仪学习,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礼仪,弥补小学阶段礼仪教育的不足,提升小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
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虽然已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教育体制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高效的礼仪教育效果。综合实践基地契合学校礼仪教育的需求,其针对性的课程建设能够实现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为礼仪教育构建了学习平台,能辅助学校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综合实践基地进行礼仪教育具身化,进行实践性礼仪教育,有助于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及行为意识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认知礼仪、了解礼仪、践行礼仪,且综合实践基地的重要影响和辐射作用,也能促使青少年群体形成讲礼仪、懂文明的新风尚。
二、综合实践基地礼仪课程具身化实施策略
1. 以国学知识教育为基础。中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在漫长的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宝贵价值的礼仪文化。综合实践基地实施具身化礼仪课程应以国学知识教育为基础,在丰富的国学知识中提炼出适于进行礼仪教育的内容,为礼仪课程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国学知识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利用国学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有礼、有节。例如,笔者所在综合实践基地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版)》指导思想,以及江苏省《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传统礼仪文化与地方特色,开展“绽放礼仪之花 收获道德硕果——‘礼之娃”道德礼仪教育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传承传统礼仪文化,如宴饮之礼、待人接物之礼,使学生真正懂礼、知礼。
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礼仪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名词,很多学生无法内化文字性的内容,难以深入理解礼仪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是表现礼仪的重要场合,也是学生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综合实践基地可开展具有实训特性的礼仪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与实践模拟演示,对家庭生活场景、社会生活场景和学习生活场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环境中进行礼仪实训,促使学生将相关礼仪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文明素养与文化素养。
例如,综合实践基地可以开展“礼仪训练营”活动,包括开营仪式、实践活动课、用餐、参观、小组活动、就寝等活动环节,在各环节融入礼仪文化知识。如利用开营仪式引导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礼仪文化;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向学生讲解、示范礼仪动作,指导学生如何在各种生活情景中表现得文明、有礼;用餐时则要求学生遵循餐桌礼仪,文明用餐;在参观环节中开展“礼仪的发展”主题漫画活动,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促其了解礼仪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礼仪的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当代社会如何传承礼仪文化,使学生体会到礼仪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小组活动环节可为学生设置任务活动,让学生进行关于礼仪的社会调查,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礼仪重视吗?”“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失礼现象有哪些”,再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为促进礼仪文化发展,作为小学生可以做出哪些努力”;就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就寝礼仪。这一系列训练活动能够让学生做到知礼行礼,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3. 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为检验学生的礼仪学习成果,保持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与热情,为后续的礼仪学习提供动力。其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已学的礼仪知识以演讲节目、吟诵活动、主题场景展示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学生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可进一步理解礼仪文化内涵。其二,教师可让学生到商场、社区等场所进行现代礼仪文化宣传活动,一方面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创设礼仪文化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公共空间的广泛宣传,实现更具影响力的礼仪课程教育,体现综合实践基地在社会文化教育方面的带动作用,使社会、家庭关注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育。
综合实践基地能够突破学校礼仪教育的诸多局限,切实提升礼仪教育实效性,对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综合实践基地可以通过在礼仪课程教育体系中纳入国学知识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等途径践行礼仪教育,实现礼仪教育具身化,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成道.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動课程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8,(34).
[2] 王磊.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设计研究初探[J].速读(上旬),2019,(1).
[3] 顾伟平.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华夏教师,2018,(30).
[4] 丛珊.实践盛宴韵味悠长——威海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观摩感受[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8,(12).
[5] 刘慧,刘延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4).
责任编辑 袁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