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说明文教学设计风格的比较

2019-01-06杨振坤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于漪魏书生说明文

杨振坤

[摘           要]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都有着各自独特鲜明的语文教学思想,比较他们的说明文教学,可以发现三人的教学风格、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及学生语言训练效果都有着显著的不同,找出他们的优缺点,能很好地指导和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关    键   词]  说明文;教学案例;比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54-02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是我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巨大的语文教学大家,他们的语文教学思想都自成体系,教学风格各具魅力。于漪的情感教学影响巨大,钱梦龙则是引领了导读派教学,魏书生的自主式教学独领风骚。从说明文教学角度,我们比较于漪的《晋祠》、钱梦龙的《死海不死》和魏书生的《统筹方法》三篇经典教学实录,分析三人的教学设计风格差异。

一、教学风格各具特色

语言准确平实,说明逻辑严谨科学,是说明文的显著特征。说明文同记叙文等文学类作品相比差异显著,缺少生动、形象、感情因素。许多语文教师通常是按照讲解分析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模式进行说明文教学,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几乎没有发挥的空间。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的说明文教学却与众不同,给人清新明亮的感觉。比较三者的说明文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与众不同的鲜明教学风格。

1.《晋祠》教学体现了于漪的“以情动人,声情并茂”的教学艺术特色。浓厚的人文教育课堂氛围,把人文教育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是于漪讲授《晋祠》的突出特色之一。《晋祠》属于文艺类小品文,也是作为说明文的范文选入当年的九年级语文课本。

初看《晋祠》教学实录,就会疑惑顿生。刚刚导入,于老师不但引入《中国名胜词典》中的晋祠条目,而且还让学生仔细听写晋祠解释,这其中有何的玄机?待到读完教学实录,你会禁不住暗自叫绝。于老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建构了文本,摆脱以往的老路俗套,巧妙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快乐之旅。

在讲授《晋祠》时,于老师使用了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要求教师提供恰当的比较目标和对象,通过学生自主比较领悟到课文写作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为做好在阅读课文时对照相应的内容仔细辨别异同,于老师进行了两个准备。一是让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晋祠”条目,二是要求学生标出条目中的五句话。学生在学习中还主动阅读《阅读手册》中吴伯箫写的有关晋祠的内容,把条目、课文、阅读手册一起比较,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得到一定的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自然得到强化。

2.《死海不死》教学是钱梦龙导读式教学特色的经典之作。钱老师的这堂课巧妙地设计分析《死海不死》题目和“不死”的原因为切入点,继而与学生讨论什么内容可以不教。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了确数、约数和知识小品类说明文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科学质疑这篇说明文的“死海真的要死了”结论。为使学生理解小品文的三个本质属性,即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循循善诱、巧妙引导。这篇说明文教学妙在精心设问、启迪思维、转承启合、自然流畅。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钱梦龙创造出具有鲜明风格的语文导读法教学模式。“三主”“四式”是語文导读法的核心。“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四式”,即“自读、教读、练习、复读”的课式。

3.《统筹方法》教学是魏书生六步自学指导教学法的代表作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统筹方法》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认真研读这篇教学实录,从总体上给人感觉魏书生的教学设计非常简洁实用。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是魏书生始终坚持的教学理念。他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自己“有所得”。我们仔细分析这篇教学实录,见不到教师过多的讲解,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指导学生阅读、完成语言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课堂自学的程式问题,魏书生汲取国内外教育家的思想教法,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六步法”教学。所谓“六步”,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法”不但注重着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而且科学解决了教学相长有机统一的关系。在这过程中,学生自主总结检测学习效果,教师指导和激励学生。恰当的“定向”是基础,学生在目标引导下自主进行学习、研讨、质疑。

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发挥有所不同

三位语文教学大家在这三篇说明文教学中都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只是具体呈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一)于漪在《晋祠》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阅读

美文《晋祠》如同晋祠美景,是多维立体、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晋祠之美和《晋祠》行文的精巧,不能灌输给学生,而要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用心去寻找、发现和品味其中之美。为此,于老师巧妙布设了多个问题,带领着学生拾阶而上移步异景去发现美、领略美。

听写晋祠条目,是其中最关键的第一步。巧妙引入《中国名胜词典》晋祠条目,对比条目,找准了教学切入点,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个颇有难度的台阶,就是对比条目和课文内容的异同。对学生主动提问而生成的“新台阶”,于老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采用迂回策略带领学生水到渠成地找到答案。之后,于老师适时铺设几个台阶,如:如何抓住特征进行说明?怎样进行艺术的渲染?于老师把这篇枯燥、缺少形象性的说明文教学创设为一些适当的问题,通过点拨学生完成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二)钱梦龙在《死海不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具体表现在精心设问、巧妙追问

导读法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巧妙设问。他的教学精彩,就在于问得经典。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钱老师善于从侧面恰当切入精准设问,学生也易于找到答案。钱老师提出“什么知识可以不教”,让学生讨论,引出约数和确数、生字词、知识小品文的特点等教学内容。特别是师生关于知识小品的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特点的辨析归纳过程,是本文导读教学的一个亮点。这节课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这也是当前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思想。

(三)魏书生在《统筹方法》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式阅读的引导上

这节课魏书生提问简练,指向性具体明确。学生学习主体性突出是这节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内核就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这是他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的结晶。但是魏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明顯不如于漪和钱梦龙。

三、学生的语言学习训练效果不同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语文课程承载着教育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养成语感、培育思维、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热爱语文情怀的重任。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要密切结合生活,要把听说读写有机融合起来。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1.于漪在《晋祠》教学中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结合,无论从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讲,都令人赞叹。她的教学情境营造精巧,使人耳濡目染、如临其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到大量的语言训练,也显著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

2.钱梦龙在《死海不死》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挥到位,课堂训练贯穿始终,做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钱梦龙强调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和多元化。这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培养了语感,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3.魏书生在《统筹方法》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放在教学中心来抓,学生主体性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却弱化了。民主教育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作为语文老师,魏书生与钱梦龙相比,各有千秋。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魏书生基本是有读无导,钱梦龙是有读有导。学生在这种有读无导教学模式下,有效的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明显不够,培育语文思维能力不足。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三位老师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辛勤探索,付出了几多心血智慧,形成了各自独特而鲜明的语文教学风格。尽管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都受到时代、自身、环境、条件制约而并非完美无瑕,但是却给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也为我们推进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明确了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许景明.论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教学的共同取向[J].语文学刊,1999(2):43,45.

[3]王慧萍.对钱梦龙“三主”思想的解读[J].教学与管理,2005(1):5-6.

[4]魏书生.六步教学,让课堂更为精彩[J].人民教育,2009(13):35,37.

[5]杨兴刚.论钱梦龙老师的课堂提问艺术[J].现代语文,2007(11):82.

[6]张学君.从语文教学走向人文教育:当代五位语文教育专家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22,27.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于漪魏书生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