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工程测量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2019-01-06包媛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匠测量工程

包媛媛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中职院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近年来,“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尤其在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格外注重“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渗透,以此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方面人才。工匠精神并不是简单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学生规范自身的道德品质,还需要学生在面对工作时能够精益求精,体现出“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主要针对“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在工程测量中的渗透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广大中职教师带来一定的启发,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工程测量;“修身琢业”;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42-02

对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是其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动力,更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拥有较高的“修身琢业”工匠精神意识,建筑行业才能够不断地实现创新,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认可。在建筑行业中工程测量是最需要工作者具有充足耐心的一项工作,在开展工程测量过程中,工作者要抱着精益求精的心态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师应该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着重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一、“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内涵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财富,还包括无形的精神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大到城池建筑,小到艺术展品,无一不凸显古人的工匠精神。古文曾这样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这些记载充分地展现了古人对“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扬工匠精神,更为了建筑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工程测量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一)“修身琢业”的关键在于“专”

“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最主要的便是匠人的态度,想要真正地拥有工匠精神,首先需要匠人对待工作专心、专注、专业。尤其对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这一部分来说,在测量过程中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养成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态度。身为建筑专业的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教学中注重“专”的渗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养成专注的习惯。

(二)“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创新”

工匠精神并不是让匠人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精雕细琢,而是要匠人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创新,不断改善工作模式,在創新中完善,促进建筑人才的发展与进步。工匠精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所以,中职院校建筑专业教师在渗透“修身琢业”工匠精神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理念的传承。

(三)“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匠人”

精神的传承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从“修身”方面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为学生“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二、“修身琢业”工匠精神对工程测量的影响

(一)“修身琢业”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

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积极,所以并没有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在平时的工程测量练习过程中也只是草草了事,测量数据也并无半点准确度可言。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加强“修身琢业”工匠精神在工程测量中的渗透。

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匠人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在渗透工匠精神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行业的佼佼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拥有“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是这份精神鞭策着他们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进步。教师可以用格力空调的发展史来激励大家,“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格力空调的口号啊?”会有学生回答“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的口号只有六个字,但是却充分展现了格力集团的工匠精神。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格力的工匠精神,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格力的发展历程以及产品发展过程,以更有冲击力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专业精神,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加专注、专心。

(二)“修身琢业”提高学生的人为修养

中职院校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生源质量差、学生素质有待提高。想要在工程测量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首先需要教师在渗透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心态,使学生认识到高尚品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如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态度不认真,做事没有耐心等状况。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教师要学会控制情绪,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变学生对待实践练习的态度。“修身琢业,匠人匠心”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匠人精神发出的感慨。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一节目当中主持人讲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充分地展现了“修身琢业,匠人匠心”的工匠精神。教师在工程测量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个故事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这件事,让学生对此进行思考。“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他被人们称为‘工人院士。之所以被称之为“工人院士”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他有着高尚的工匠精神。同学们认为直径为1.8毫米的钢针能不能焊接到一起呢?在焊接的过程中钢针会不断地熔化,所以不仅需要焊接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而李万君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把焊枪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加速。2016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学生能够从李万君的故事中感受到他严于修身、不畏艰苦的精神,通过这个故事学生的心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个人修养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修身琢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修身琢业”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在工程测量过程中精益求精,在精雕细琢中发现原有操作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创新,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工程测量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学生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测量过程中会改变态度,当学生完全投入其中时会发现测量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测量步骤繁琐、测量位置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测量工作的工作量,降低了測量的准确性。学生会在此过程中对测量方式进行优化,有效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在工程测量中渗透“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教学活动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如在开展工程测量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在测量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在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价时,要提高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测量习惯。

(二)职业规划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建筑专业中的工程测量教学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建筑技能,为未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但是,学校的实践训练与实际的工作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职业教育。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态度,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实践操作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

中职建筑专业开展工程测量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渗透“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能够切实地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实践与工匠精神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实践,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工作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使学生意识到培养“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四)营造“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中职院校的校园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态度,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生平介绍,制作成大的广告牌,张贴到教学楼的墙面上。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办与“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相关的演讲比赛,使学生都能够融入其中,学生在准备演讲过程中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工匠精神,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或者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优秀匠人进行演讲,增加中职院校的工匠精神氛围,在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工匠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是匠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匠人具有了这一基本素养才能够在自己的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凭借自身的工匠精神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发扬光大。在中职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中也是如此,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修身琢业”的工匠精神才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未来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菊.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151-152.

[2]余晓雅.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3]刘影.中国制造背景下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9-10,80.

[4]许思亮.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实现路径[J].经贸实践,2017(6):16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工匠测量工程
90后大工匠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光影视界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工匠神形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致敬!老工匠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