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和行动策略建构

2019-01-06陆银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人才

陆银伟

[摘           要]  从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和行动策略建构两方面展开阐述。首先对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进行内涵界定,提出人才培育要求,并对“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价值进行认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动策略建构的具体做法。

[关    键   词]  修身琢业;建筑专业;工匠型人才;认知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38-02

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工匠精神”,而且在《百家讲坛》这档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起创办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六集中提出:修身琢业,匠人匠心后,如何“修身”?如何“琢业”?如何培育工匠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改革趋势来看,工匠型人才需求日益占据社会主流,“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對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今天,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的“建造大国”,但离“建造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探究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价值,建构具体的教育策略意义深远。

一、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的认知研究

(一)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定义

关于“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定义,从目前来看,学术界还尚未给出统一而准确的标准。修身琢业,匠人匠心,代表的是一种职业态度,甚至是职业精神教育,高举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意识是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屹立国际舞台成为制造强国的法宝。工匠型人才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人,它也指如今社会上那些使用现代技术工具、凭借自身创新精神处理各类问题的发现者和发明家。作为建筑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等,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对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和生产的产品持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古老、最真挚的工匠精神,当之无愧,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称得上的“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人。

真正的“修身琢业”应该是将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三者有机结合,实现表与里、知与行、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表现在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的态度,对结果的质量不断提高要求,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每一件事情都坚持不放松、不懈怠。在当今社会,要想成为一名杰出的工匠型人才,不单要做到专业技术精湛,还要牢固所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不断培养钻研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创新和超越。

(二)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育要求

作为向建筑企业输送第一生产力人才的主要途径的职业教育,培养“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应满足以下要求。

1.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就是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在技术上做到极致。这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崇高的追求,更是敬业精神的表现。精益求精可以实现工作上的创新、技术上的突破、利益的最大化,我们要让学生把精益求精作为学习和从业的追求,在提升产品与服务的精致度、创新力和可靠性上下苦功,就能有突破和创新,有了创新,未来事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2.严谨专注的意志品质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匠型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技能:一方面是内在专注与投入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工匠外在技艺与能力的实操。后者具有排他性,而前者却没有。因为对工作要求认真,适合每个人。建筑也庞大复杂,大部分建筑从业人员在工作与工作结果上却毫不相关,虽然每个人都从事着特定的工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只是这复杂又庞大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人都在忙碌手头上的活儿,但大多数也都很难对自己工作的整体形成完整的认知,那又何谈对最终结果的控制呢?因此,渐渐地人们在劳动收获中获得成果的成就感被夺取,随之工作、劳动的乐趣逐渐丧失。上班工作自然成为一种枯燥的程式化行为,更不用说有什么情感可言。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学生专注于工作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积极引领学生保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将过程看作成果,在过程中体验乐趣和获得满足。这样后,因为工作与成果联系不紧密而造成的失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快速的消除。严谨和专注的态度才使生产的产品更加精致更加呕心沥血。

3.执着不懈的精神要求

技能的提升需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作为工匠精神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组成部分,使带有执着不懈工匠精神的人内向收敛,他们大多会隔绝外界杂乱的干扰,凭借自身的执着与专注不甘于平凡,并从中脱颖而出。他们甚至会为了一项技艺的传承发展而献出自己毕生的才智和脑力。当今社会,学生受到的诱惑多,现如今社会中存在的“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等不良因素会影响他们,做事一蹴而就,半途而废。因此在“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培育中,执着不懈占据重要地位。

4.爱岗敬业的德行合一

爱岗敬业作为工匠精神的力量之源,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份崇高的精神。就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说,爱岗敬业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工匠努力筑梦。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岗位就意味着责任。学生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就要具备强烈的职责意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学习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作为一名未来的工匠型人才,学生唯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局为家,敏思好学,爱岗敬业,将来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三)培养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价值认知

现今社会,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重点任务便是修身琢业中工匠精神的回归,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工匠型人才不单单是“术”,更重要的是“道”和“德”。我们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避开教育功利化和浮躁化的局面,不忘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把过去的片面强调转化为当今的重视培育,“修身琢业”和全面发展需要摆在首位。

兼顾修身琢业和匠人匠心,这是文化的追求,其重点必须是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情怀就是做到关心人。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将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的特质和亮点深度融合,做到“修技”位于“修身”之前,“治术”优于“治德”。这是一种新的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育而提出的要求,可以通过人的技能看到人的素养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向。把学生培养成这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应贯穿职业教育改革的全过程,要求建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德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有系统的改革,使建筑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人文性、价值性和思想性。这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共同建立把学生培育成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价值认同。

学校作为传承修身琢业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应将这种工匠精神潜入全“课程”中,回避以“课堂”为主导的狭隘思想,并在课程体系中建立“大课堂”的理念,实现修身琢业工匠精神通过显性、隐性和混合三种形式融合到“大课堂”中,形成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贯彻。

二、建筑专业“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培育教育策略构建

(一)融入式日常教育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之基

在建筑专业领域,培育工匠型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应采取融入策略,在维持原有的课程体系与活动安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入的浸润教育作用。在人才培养的总体课程体系中,在人才培养的具体课程内容中,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中,在学习的社团活动中,在学习的各种精神活动中,在学校的各类表彰奖励中,都融合进工匠精神。做到兼容一切,实现建筑专业所有师生形成融入意识,精心地融入教育设计中,形成以德育教师为点,以各班主任为线,以各专业老师为面的全方位的工匠精神的渗透。

日常教育涵盖校园文化和建筑专业两个方面的指导教育。校园文化的教育应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把建筑企业对工匠型人才的需求引入校园文化的宣传教育中,从每件事、每次活动中培养每个学生的精神,包括对工作和学习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追求创新等精神。建筑专业在打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深化产教融合,规范工学交替,追求知行合一。将产业和企业文化与学校课程和课堂合并为一体,使工匠精神被学生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二)良师队伍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传播者

将建筑专业学生培育成“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需要有一支懂工匠精神、有工匠精神和熟悉工匠精神教育方法的教师队伍。(1)要做好学生的老师和引路人,并且要求建筑专业所有的老师都做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意味着老师应当把学生当作徒弟、老师、朋友、主体。恪尽职守,教学相长,相互勉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2)要求老师形成终身学习理念。因为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发展,那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同时认知社会、认知职业、认知改革、认知学生、认知自我。老师在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诉求的同时,更要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趋向和挑战,也需要明确自身发展的优缺点。(3)提升自身能力发展。学习搭建了多种渠道,帮助建筑专业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的教育能力、行业沟通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教师要积极投入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三)绩效考核是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的制度保障

建筑专业培育“修身琢业”工匠型人才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层面应制定长远的规划,坚持融入与建构相结合,不能只注重融入而忽视建构,也不能有了建构就排斥融入。当实现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中的渗透,正确的做法就呼之而出了。否则,工匠型人才培育止于认知,止于倡导,不能真正付之于行动。目前,各个职业院校还没有构建有关学生工匠精神的评估指标体系,也沒有发布评价实施办法。对建筑专业的职业学校而言,我们应专门构建“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同时也需要把工匠精神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范畴,引入第三方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合理。

职业院校的建筑专业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侧重于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更要在培养过程中渗透工匠精神。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建筑专业对从业人员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培养出“修身琢业”的工匠型人才。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