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 改进策略 静待花开

2019-01-06武文勤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困家校学困生

武文勤

关注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和辅导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任务。在重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已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学习上表现出困难、有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学生。究竟应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满足那些面临学业失败学生的需求,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大都来自五湖四海,很多家长都是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压力沉重。这些学生大部分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语文学习。语文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

一、“学困”之所在

就目前我所遇到的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课前不预习是语文学困生的普遍表现,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今天要上什么课,或者把老师之前对他们的课前安排忘得一干二净。

2.课中。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涣散,部分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听,事实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教授什么内容,同时也不会及时做笔记或在课本里作注释。

3.课后。这部分学生课后作业潦草,能拖则拖,能糊则糊,有的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就得不到保障。

4.课外。课外用于语文的学习时间甚少,课外阅读量少之又少,也是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学困”之所源

1.个人因素

学困生对自己没有信心,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

2.家庭因素

学困生中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还要承担加班加点的工作和家务劳动,无力关注孩子的学习,使孩子的情感教育几乎成为空白,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难以沟通、攻击性强等。

3.学校社会因素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学习的差异很小,同处一条起跑线上。但由于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少,没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随着年级的升高,每个人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差别,“语文学困生”日渐增多了。

三、“学困”之所解

以我校语文学困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我采取了以下转化措施:

1.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课堂教学注意学困生的学习情绪,遇到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不妨让学困生来回答,如果回答正确,老师应及时鼓励;如果回答错了,老师也不要急于批评他们,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靠近答案,这样,使学困生获得一种成就感,逐步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我班的李克林同学,非常调皮,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成绩一直在班级后列,在课堂上经常捣乱。一次课后,我准备批评他。可是看到孩子害怕的眼神,我改变了想法,柔和地表扬他能准时到办公室来,并鼓励他,希望以后能看见他举手发言,承诺会奖励他。说完后,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有时候表扬激励可能比批评更有效。果然,孩子慢慢地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只要他肯回答,我都给予表扬。无论是上课的状态还是作业的情况,都有所好转,学习成绩也在进步,不需要我一再地督促。

2.養成习惯,自主学习

要把学困生学习作为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如晨读时,引导学生,给他们强调每天要背的要点,争取抓住每一天,当天的任务尽量当天完成。写作业时,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组长的监督下,争取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完成不了的,组长随时汇报情况,在监督下按时完成,不给他拖延作业的空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校联系,取得支持

我们要密切联系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家校合力转化学困生。比如辅导他们做好家庭作业,询问学困生在校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家庭般的温暖。此外我们可通过家校联系手册、电话、微信以及上门家访及时告知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以树立学困生和家长的信心。

上一届我接手的班里有一名叫李岩的同学,成绩落后。通过了解,原来这位同学的家庭是单亲,在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学校他也得不到别人的关心,所以无心学习。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就在班中进行宣传发动,师生主动关心,让他感受到老师与同学的关爱,并联系家长,与之沟通,让他们能多关心孩子。我针对李岩的实际学习情况,安排了三名优等生轮流帮其补习以前的知识。正因为有了情感沟通,李岩在学习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以及他自己的努力下,经过一学期,他成为班里的中等生,学习成绩稳步前进。

教书育人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学困生也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教育与培养。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困生也是能够有所发展的人,我们决不能对他们弃之不理。相反,我们对他们要有更多的关注,要善待他们,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他们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丁堰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学困家校学困生
浅谈学困儿童的转化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