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研究
2019-01-06袁秀玲
袁秀玲
[摘 要] 提高职业教育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力求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氛围生动活泼,教学形式多样且有时代特色,真正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以完善德育课教学的实施。德育课教学要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就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统筹规划德育课实践教学,改变形式单一等。要把学生培养成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传播者,让政治理念的精髓入脑入心,不断夯实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努力添好学生思想建设的每一块砖,加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片瓦,让德育课教学更加魅力四射。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教学;亲和力;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16-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是政治性与学理性有机统一的课程,这也正是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所在。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德育课程,应义不容辞地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德育课就是思政课最主要的体现形式。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力求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氛围生动活泼,教学形式多样且有时代特色,真正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以完善德育课教学的实施。如何提升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值得每位德育课教师探讨和研究。
“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世界日益变化的今天,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被社会和网络冲击,德育课也是越来越难上。上好中职德育课,不但需要突破工作方法,而且需要时时挑战自我。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立足中国特色,不断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在課堂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加强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各方面的需求和期待。并和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相对枯燥的理论课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出德育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一、德育课教学要有亲和力
(一)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上
教师的精神状态在教学中尤其重要。“精神状态有时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如果状态不佳,即使是学识渊博,精通教学艺术,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每一个孩子喜欢一门课,首先是从喜欢这个教师开始的。所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要亲切、有魅力,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注重政治性和学理性,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德育课教师在学生思想引领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深知德育课不是灌输思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一言堂”的习惯,上课总是充满激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赶超比拼”,增强互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提高德育课的亲和力。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增强“四个意识”,把这些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
(二)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理论联系实际,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兴趣。德育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要求懂得概念,建立联系,掌握逻辑,这是认知上的难点,因此降低起点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是上好德育课的关键。同时还可以利用“学习强国APP”选取国内外发生的时政热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企业走访活动等为依托,开展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服务活动,使教学内容接地气、有共鸣,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社会,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增强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眼睛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德育课上抽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先就最近生活中看到、听到或自己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新闻、话题进行介绍、阐述、评论,其他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加以引导、评论,这样将复杂的理论问题和重大的思想体系分解为具体的话题,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让德育课“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让课堂上有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坚决守好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责任田,努力把学生教育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新时代有新特点、新使命、新征程,德育课教学的亲和力体现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把抽象的德育课具体化、情境化、生动化,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游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烈士陵园等,加深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了解,鼓励学生假期里在家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再如,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举办各类演讲比赛和辩论、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关注国内国际大事、拓宽视野,传播正能量,播撒真善美。以此培养学生心有国家、胸怀世界的视野和情怀。将知识的传递走下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德育课教学要有针对性
(一)德育课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
多数德育课讲的是枯燥的理论,单单通过讲述讲解,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有些高深,不好理解,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中职学生灵活好动且思维活跃,上课期间会做很多小动作。你在台上讲“如何培养职业素养”的时候,他的思维已经飞向了蓝天、大海之外。还有极个别学生一听教师上德育课,便开始打瞌睡。德育课被调皮的学生戏称为“睡觉课”。而改进学习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比如雷锋月,将德育课设在敬老院这个社会环境中,让孩子走出校园,用实际行动诠释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清明节在烈士陵园开展以“追远思古缅怀先烈,传统文化永驻我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博物馆等,了解学校、家乡的发展史,感受变迁,激发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怀。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手把手教会他们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教养,怎样说话,怎样用餐等基本礼仪;让学生在“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的融情活动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
(二)德育课教学必须针对社会和现实
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德育教学如果回避社会现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德育的价值。当前社会变化对德育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凸显引发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享乐观等冲突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的技术支持下的心理问题、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些问题,德育课教师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及时关注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社会价值取向的辨别与批判能力。帮助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清醒,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如我校个别学生追求个性,从网上购买了一些有奇形怪状图案和字母的T恤穿着,校领导发现后立查立改,发现不合时宜的立即让孩子换装。这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坚守意识形态的阵地上,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
(三)德育课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
德育课教学要以博大的仁爱情懷善待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点成长,认真倾听他们的困惑和迷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我校学生80%是哈萨克族,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普遍偏低。那么要想听懂“高深”的德育课,首先要提高汉语水平。可是他们之中,汉语水平最差的,连老师说的生活用语都听不懂,只能靠同学翻译,更不用说听懂德育课了。于是学校安排从周一到周四,利用每天下午一个小时的时间开设国家通用语言课,从一年级的课本知识开始教起,每天进行强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孩子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一个学期下来,坚持上课的孩子就敢开口说话了,虽然发音还是不够标准,但都突破了自我,从一个封闭的、狭小的世界里走了出来,笑容也时常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德育课教学真正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不只是要有在理论上说透的思想魅力,还必须有为学生考虑的博大胸怀。德育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德育课的出发点不是约束人,而是要立足学生实际终身发展。
德育课教学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还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实践育人的工作机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德育课教学要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就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体系、统筹规划德育课实践教学、改变形式单一等。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理论上的传播者,让政治理念的精髓入脑入心,不断夯实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添好学生思想建设的每一块砖,加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片瓦,让德育课教学更加魅力四射。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