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案导学法的运用与分析
2019-01-06万丹
万丹
[摘 要]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石,因此学好该课程中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提出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对学案导学法的优势、原则及具体运用情况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中国旅游地理;学案导学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46-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推进,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将固定的知识点生动、灵活地呈现给学生,我们引入了学案导学法,学案導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在教育领域得到大力的传播及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中很多一成不变的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能力需求以及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案导学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探讨了该方法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学案导学法的相关概述
(一)学案导学法概念
学案导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水平和各个专业学生学习水平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教学设计的内容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预习、不明白的问题和同学进行探索、讨论,最后对知识点做好总结,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1]。
(二)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的意义
学案导学法是教师通过分析当前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共同讨论出新型教学方法,其主要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为其日后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案导学法的编制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学案导学法的具体应用中,主要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由被动接收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需要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制定适合各个学习水平的、能够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出发点,在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需要增加一些模拟讲解的机会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二)坚持趣味性的原则
众所周知,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广且复杂,理论性较强,想要掌握本门课程中的知识内容,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法编制时,应该坚持趣味性原则,保证课程内容的有趣性,以游戏的方式走进教学中,比如,在《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的教学中,采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阐述自己知道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上海等地著名旅游景点,如果有学生不知道,将会受到小小的惩罚,通过游戏竞赛的模式,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很多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踊跃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此外,教师在讲课时的语气也需要一改之前的平淡,努力将语言组织得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三)坚持探究性的原则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学案导学法进行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编写学案的能力。本门课程在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全国11个文化旅游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其中包含很多抽象的理论概念,这些概念中提到的观点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感受,如果还是用以往的方式教学,不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需要坚持探究性原则,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之间先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进行纠正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学案导学法的运用
(一)学案导学法在预习环节的运用
由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复杂,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在进行课程真正讲授之前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在预习环节应用学案导学法,提高预习的效果。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其自制力较差,在课程的预习环节并不能达到良好的预习效果,而在预习环节中应用学案导学法,让学生在课程讲授之前,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例如:按寝室分成学习小组,寝室长负责预习和落实,大家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做好预习工作,学习起来更加愉快。整个预习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分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不仅能够提高预习效果,还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突破的疑惑点,吸引学生在课上认真听讲[3]。
(三)学案导学法在讨论环节中的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讨论环节是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共同探究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案导学法,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然后根据预习内容,共同探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编制学案中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讨论课上需要解决的重和难点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结合学生讨论过程中尚未解决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比如,在《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吴越文化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及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业的影响。去过本区的同学讨论分享当地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和参观游览的感想。真实的旅游经验能够满足其他学生对该地区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探讨课堂知识的疑惑之处,等待课堂中教师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案导学法在讨论环节能让学生带着充分的准备参与到讨论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此外,还提升了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
(三)学案导学法在课堂讲授环节的运用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知识繁多、覆盖面广,包括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民风民俗、风物特产、饮食、旅游景点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常常采用模拟讲解的方式来学习。这时学案导学的作用就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在学案编制时,做好充分的学案计划,根据学案计划,有序地开展教学。
比如,在《山水神秀——吴越文化旅游区》课前学案中,将宏村、黄山、庐山、井冈山、中山陵、夫子庙、杭州西湖、周庄等景点布置给各小组,并做明确要求。各小组课下制作景点讲解PPT,课上进行模拟讲解,要求讲解声音洪亮,内容准确,趣味性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和质疑。点评要求:表达清楚,言简意赅。点评讲究方法:先评对错、再评表达,可加上自己的见解。被点评的学生要将知识错漏及时记录在笔记上。
学案导学法在课堂讲授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时,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实现“做中学”。在小组讲解展示时,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实现“做中教”。学生相互讲评,发现问题,自主解决,攻克重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当导游的乐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想象力与表演力得到提高,为其今后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基础。
(四)学案导学法在课后总结应用中的运用
课后总结应用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环节,也是学习知识总结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而学案导学法在课后总结中起到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新课程改革,适当降低了学习结果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了学习过程在教学中的比重,教师根据学生在总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为日后学案的完美编制奠定基础。
在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中应用学案导学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学案导学法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苏燕萍.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3):237-238.
[2]胡尧.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4):13-14.
[3]胡秀杰.浅谈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9).
[4]葛懿斌.学案导学中的反思[J].教育,2019(Z1).
◎編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