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渔鼓文化生存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9-01-06游红梅
游红梅
[摘 要] 桂林渔鼓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丰富了广西曲艺史、民间艺术史、音乐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渔鼓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 桂林渔鼓;现状;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J8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18-02
一、桂林渔鼓文化简介
桂林历史文化悠长,自秦始皇开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后,各种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文化,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渔鼓就是其中的代表,2010年入选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桂林渔鼓隶属于广西渔鼓,是渔鼓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风格在广西渔鼓的大流中生生不息。渔鼓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打筒”,即一人左手抱渔鼓,右手拍鼓,自打自唱。另一种是带伴奏、伴唱的形式,有二人至十多人不等的组合。伴奏的主要乐器是渔鼓,另配以简板、二胡等。近些年来,又加入了合成器等,极大地丰富了渔鼓的伴奏形式。
桂林渔鼓的调式属五声音阶徵调式,演唱开头是大过门,用于曲目开始,也称为“引子”,除此之外,还有长过门,用于第二句和第四句唱腔之后,小过门用在第三句后,这是渔鼓四句单曲体传统演唱规律。唱腔可根据唱词语调和词意感情的需要而变化,过门可根据需要增删,但曲调骨干音和落音不变。在这四句的基础上,王仁和经过多年摸索又创造了南北路不同的曲调。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渔鼓因为没有更开阔的生活视野,没有塑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如今的渔鼓要在新潮流的冲击中力求生存。
二、桂林渔鼓文化产业现状
(一)文化地域局限性
桂林渔鼓主要流传于桂林一带,所蔓延的领域较窄,加上方言语音的局限性,使得学习渔鼓的人们无形中有一种语言发音困扰,使得渔鼓传承多局限在桂林地区。
(二)新曲目创新危机
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能跟得上物质生活发展是文化能得以生存的根本。曲目创新是渔鼓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放眼当代渔鼓界,目前积极发扬渔鼓,并不断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新渔鼓的作家少之又少。
(三)“传、承”的脱轨
一种文化的发扬光大离不开老艺人的悉心相传和年轻人的勇于承担,唯有传承,才能发展。渔鼓和其他曲艺传统民间艺术一样,面临着代际传承危机。据调查了解,桂林的老藝人们希望能有年轻一代的新鲜血液注入渔鼓行业中来,但事与愿违。首先,渔鼓不能养家糊口,甚至没有报酬,使得很多对渔鼓感兴趣的年轻人都只是把渔鼓当作兴趣爱好,参演渔鼓表演也是自娱自乐的自发行为,偶尔参与文艺演出有所收入,也少得可怜。
(四)音乐研究较少
桂林渔鼓从原区域人民自娱自乐及谋生工具逐步成为国家级物资文化遗产名录,虽然近期有相关行业音乐协会、非遗传人、高校研究员等把精力投入到渔鼓的研究上,但是更多的研究方向是以地方戏曲这个大方向展开研究,细化研究极少。
三、桂林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综合评估
(一)优势分析
桂林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且桂林市近年来持续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围绕着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轨迹旅游胜地建设终期目标,加快推进“一键游桂林”建设推广,加快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纵观2012—2018年桂林市旅游发展情况,旅游收入和旅游消费双双快速增长。
桂林渔鼓文化遗产作为本地文化遗产可以优先搭上“旅游+”的融合思路,在现今地方文化发展最难投入的资金这一块,在政府推行文化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无论是地区性文化资金保护和发展都有得天独厚的资金优势。
(二)劣势分析
虽然桂林各项旅游文化产业投入很大,但是主要投资热点还是集中在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等行业中,根据桂林市旅游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对于文化发展或者推进桂林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有所欠缺。
缺乏利用开发旅游资源的专业性人才且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人的老龄化和新传承人之间的缺乏,严重威胁着人才的迭代。另外,产业参与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又和传承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非遗文化产业无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把市场和产品衔接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转化成有效的产业力。
(三)机会分析
国家近几年对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相继出台,并且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文化建设是灵魂”已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环境逐步改善,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指导,其中重点打造12个旅游产业集聚区中桂林文化产业占据3个,培训发展10个旅游产业集聚区中桂林占据4个。
四、发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分析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起步较早,具有相对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以及独特的分类体系。与中国相比,其保护和继承实践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教育相结合,进行保护和继承。
(一)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很早就开始了。它几乎是世界上第一个从政府层面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这表明该国非常重视其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也在完善这一方面的内容。
(二)提高地位及支持研究
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日本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从而确定保护的内容和对象。日本发起的“人间国宝”体系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被认定为地球上的国宝,国家将每年拨出专项的特别基金,资助他们投入研究,改进和创新技能,培养接班人,创造纪录,改善生活和表演条件。同时,国家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优惠税收待遇。
(三)产业投入
日本在非遗文化产业的投入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日本比较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运作,鼓励产业跨界合作,依托现有日本比较强的对外出口能力对外进行,文化产业输出,对内则由日本国内较高的文化消费人均支出和外来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均消费支持作为支撑。
(四)教育传承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学术界和教育界开始了一系列旨在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从日本政府官方颁布的基本教育法、课程标准和其他教育文件,到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发展,到非政府学术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已成为一体,同时在学校课程实施层面,较好地保存着传统文化的地区,课程内容也以具有历史传统的民俗为主。与此同时,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各所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编制课程内容。
五、桂林渔鼓及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政府主导方面
自从渔鼓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政府相关单位就已经在积极做好收集、整理、归档,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这只能让渔鼓越来越像博物馆里的展品一样,只是供人参观、缅怀,最终会失去它该有的颜色。因此,政府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民族特色文化与产业结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新趋势,可以打造广西曲艺品牌,将桂林渔鼓融入广西特定节日——“三月三”,在每年“三月三”的歌圩时,和桂剧、彩调等其他传统文化一起表演。只有将渔鼓融入“三月三”这一文化品牌中,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
2.融入旅游业
桂林是全球闻名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拥有世上风景独特的山水美景,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把桂林渔鼓、桂剧、壮剧、文场等经典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广西旅游业中。可以像《印象刘三姐》那样,给这些传统文化一个表演的舞台,这样既挖掘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也增加了旅游文化内涵,即使旅游形式多樣化,同时又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3.资金支持,教育传承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政府在经济上对渔鼓研究还需多些扶持,可以在渔鼓文化传承、改良上多拨款,鼓励艺人创作,让渔鼓不断跟上时代潮流发展,并且不断丰富渔鼓表演形式。利用桂林资源编制特色渔鼓课程,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模式。
(二)社会的辅助方面
1.以网络为载体来传播
渔鼓文化想要实现其价值就需要融入现代社会之中,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消费品。互联网能实现人与人以及信息之间的互动,有了互联网的助力,渔鼓才能被更多的人所熟悉。例如,现今是掌上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大部分人都喜欢使用抖音,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互动平台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渔鼓。
2.融入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地完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短板,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倡导渔鼓“过马路,上动车”或者快闪这些形式。例如,在城市的主干道或者商业中心的广告屏以及城市公交车和动车显示屏上可以播放一些渔鼓表演视频,或者组织渔鼓艺人当街表演,增加渔鼓这一艺术表演形式的曝光度,让全国甚至全球的人们都了解渔鼓,普及渔鼓文化。
总之,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创新,而这些创新促进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出现又促成了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就能维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维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
[2]苏韶芬.桂林渔鼓传统曲目优秀作品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81.
[3]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6).
[4]沈晓敏.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创造:日本“传统与文化教育”的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11).
[5]张晓双.新时代桂剧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156(4).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