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探讨
2019-01-06惠晶
摘 要:针对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还应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本文根据当前高中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美术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探究了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惠晶,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高级中学教师。(陕西 延安 716100)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5-0057-02
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相关的教育要求,由此,我国教育步入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时期。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美术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构建和审美体系的形成。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采取科学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具备个人长远计划与发展及社会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与必需的基本品质,其核心是“全面发展的人”。例如,学会学习素养与科学精神素养看似有差异,各有侧重点与关键点,但又存在交叉、相互融合的部分。就高中美术学科来说,美术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在图像解读、创作表达、审美素养判断、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创作能力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美术创作。在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生要对美术核心素养的本质意义有一定的掌握,此外,学生要反省自身的不足,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实力。教师也要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并以此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备课、教学实施等活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同时进步与提升,美术教学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1. 立足作品创作,推动学生的图像解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可以从图像观察与分析中获取很多的信息,这种解读图像的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图像解读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或图像资料在用色、线条、配比、造型特征以及材质方面的有效区分。根据美术欣赏的关键切入点与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具体形象的美术作品、靠主要意义表达的美术作品和抽象难以理解的高层次美术作品。例如,在设计“走进具象艺术”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拓展课外艺术作品来进行讲解,以安格尔的《贵妇人像》为例,安格尔采用独特的角度将《贵妇人像》中的人物质感表现出来,人物神态、衣服质感与空间氛围都很真实,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艺术家追求的“真实”。画家选用站立的姿势,运用暗色系花纹背景和深色服装来衬托人物的鲜明与丰满,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安格尔向来认为色彩对于绘画而言是不必要的,所以这幅肖像简洁、明快,在色彩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色块配置比较突出。在设计“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学时,教师设计了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作品精读环节,让学生从色彩运用的角度理解色彩对比与人物身份的展现关系,了解古代工笔画对颜色的配置,学生要仔细分析线条,剖析人物姿态、神情和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 结合创作表达,强化学生的美术表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环境对学生的美术表现意识与能力开展综合性培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技术与条件来创造美术语言中的形象。美术基础是学生学好美术的第一步,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以“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教学设计为例,讲到“瓷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作品赏析与展示实物等方式给学生讲解瓷器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赏析瓷器,然后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术表现空间正在拓宽,美术观念的创新使美术材料的选择与美术形式的表达更加多样。所以,教师应结合现代美术观念,鼓励学生用丰富的想象、直观的情感去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激发自己的美术表现潜能。
3. 通过鉴赏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知美丑,明善恶”,达到美育与德育共同进步的目的。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对象进行认知与感受等方面的综合评判与表达。高中美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鉴赏课程,在“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节课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了李嵩的《花篮图》和卡拉瓦乔的《花果篮》,引导学生分析国画作品与摄影作品的差异,总结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一幅古代花鸟画进行赏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4. 设计主题绘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将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注入作品中,引领学生进入创作情境。美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发展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入学习经典作品,掌握其中的独特创意及所用的美术技巧,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将自己的情感意愿融入作品中,使自己不断地学习改进,创作美术作品。在“走进抽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经典抽象艺术作品的原则与技巧,引导学生以校园中某处意境、以生活中常见场景进行艺术描绘,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强化学生的美术表达,促进学生实现美术作品的创新。绘画是创新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加以运用。
5. 组织探究讨论,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美术艺术在上千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完整的体系,所以,教师应该从美术的艺术性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所谓的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仔细观察和耐心理解美术作品,读懂美术作品表达的内涵,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创作背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解读美术艺术类型,如瓷器、青铜器、国画、建筑艺术等。不同的國家、地区、民族和时代拥有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差异与历史渊源关系颇深,学生要敢于接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美术差异,理解多样化的艺术,在文化差异中开阔视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进而深化自身对美术文化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美术认知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态度。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应科学合理,满足祖国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李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彩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99.
[2] 张杨.核心素养时代下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J].美与时代(中),2017,(12):82-83.
[3] 杨思.美术核心素养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7,(14):237.
[4] 刘凯.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相关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4).
[5] 吴文琴.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新探[J].名师在线,2018,(30):88-89.
责任编辑 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