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

2019-01-06李玲玲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线下

李玲玲

[摘           要]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越来越重要,过去课时占比较小,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较多。新时代,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该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要求,想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效果,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严格遵照中央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符合时代、符合形势的教师人才智库,通过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科学规范教学主题,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以实现课程体系完善化,教学效果卓越明显。

[关    键   词]  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人才智库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40-02

一、调整教学内容,形成规范体系

(一)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

过去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尤其不重视本门课的教学,认为已经上过思政系列的辅助课程,没有必要再上“形势与政策”,加上原有课标对学时要求较低,实施课程的机会较少,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

目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已经根据最新的文件指示精神,同时结合目前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和现有的时代环境,制定了全新的课程标准,同时结合过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从思想到实践,全面重视“形势与政策”的线下教学。根据教育部社科司最新发布的关于“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要求,专科生不少于8学时每学年要求制定的全新课程标准,在新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合理地分配了尔雅线上学习和线下讲座与课程的学时,不完全用线上代替线下,也充分利用了发达的互联网,让学生随时可以学习课程,以促使“形势与政策”课程跟随学生身边,而不是过去单一地靠一学期几次线下课程讲授来实施教学。

(二)科学规范授课主题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没有指定参考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结合开课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针对热点话题讲授相关主题。根据全新课程实施细则,在教学内容上着重落实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通过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在课程设置上,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和爱国学堂讲座,并注重在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形势与政策课程针对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重大的以及对大学生有影响的问题展开,用马克思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紧密结合学生的思考,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时效性”是该门课程最大的特点,给本门课授课主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依然可以科学规范授课主题,主题设计方面,可以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常规性历史知识和时政性信息;可以自己制定校内讲义,供任课教师上课参考,供学生上课使用。同时,设置一部分知识迁移和发散性的实践主题,教学生如何关注“时事动态”,学会探究、提炼和分析,并将课程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更新,但是要将授课主题进行串联,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授课体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思修”和“毛概”课程,思政理论课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二、整合教师队伍,建立课程人才智库

(一)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参与制度

任何师资力量的建设都离不开校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重视和参与,本门课程尤其需要党政领导干部从上而下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引进人才,带头学习和授课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根基上稳固和加强教师队伍,从思想和学校管理政策上支持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本门课程纳入思政理论课程管理体系,除了专职兼职课程教师外,党政领导干部配合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带头参与讲座、线下课程讲授活动,全面参与到理论教学中。

(二)丰富教师层次,建立课程人才智库

课程教师对本门课的改革和实施都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新学期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首先从各二级学院遴选优秀骨干教师,并通过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带头作用,鼓励和培养新教师加入课程教师队伍。尝试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确定常规授课方案。课程负责教师主导,负责编辑线下课程指导讲义,进而将讲义推广至全校,效果较好再进一步推广。

对于教师的遴选,教育部社科司2018年最新的文件指出,要高素质的专职教师负责本门课程,同时要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中择优遴选“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实行特聘教授制度,分层建立特聘专家库,选聘社科理论届专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针对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调查,我们发现辅导员教师是本门课程的优先选择对象。辅导员教师长期工作在学生一线,与学生关系密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个性特征了解得特别清楚,非常适合本门课程的讲授。许多辅导员同时兼有专业性,他们专业基础扎实,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又是思政系列的教师,因此将他们纳入课程教师人才智库,作为优先遴选对象,是绝佳选择。

三、调整课程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一)调整适应新要求的课程管理机制

“形势与政策”线下理论课程和“毛概”“思修”一样,由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管理,课程专门指派负责教师,由教务根据要求制定统一的课表,期末专兼职教师统一参与所授课班级的成绩考核和提交工作。目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该门课程面临的一些问题是:新校区较远,而本门课授课时间只能集中在晚上或者非常规教学时间,需要解决教师的休息问题、学生的出勤管理问题;新学期根据新要求,将组织相关的教学材料辅导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管理。同时对本门课实施与其他课程一样的校级、二级学院督导管理制度,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校级层面课程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本门课程的实施更加顺利。“形势与政策”每一年甚至每学期教育部都会下发新的课程要求,根据新要求适时调整课程管理机制层层监督,分级管理,是理顺本门课程的必要手段。

(二)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应当是对全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效果的一个综合评价,着重考核教学改革后,本门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效果更好。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符合新时代本门课实施的要求。本门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不仅要对教师的教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学进行考核,还要对本门课程的最终目标: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行考核。根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学生在校其他学科以及活动的综合表现来考量本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像过去那样对学生参加线下讲座或课程学习的出勤进行考核,还要对他们在参加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如是否对主题内容感兴趣,是否积极提问,是否认真完成讲座或者课程作业进行评价,还要结合线上学习成绩,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完成线上课程,认真完成线上习题,对学生线上线下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对教师而言,除了考核他们是否积极认真完成线下教学内容准备,是否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看他们是否有其他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以考核他们对待本门课的教学态度。

评价主体要涵盖学生、党政领导干部、教师人才智库及校外专家学者,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评价方式可以结合自媒体,采取问卷调查、随机抽查、集体备课、专家交流等各种方式进行。对本门课学生的最终成绩,严格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结合学生三个学年的综合成绩,取平均成绩,作为他们的最终成绩。

“形势与政策”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多方配合,学科体系化建设,教学系统化构建,在中央政策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学情开展适合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主題教育。

参考文献:

[1]常叔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J].教育探究,2016(4).

[2]郭晓.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纵横,2013(4).

[3]贾维.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8).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线下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