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面饽饽
2019-01-06周振清
周振清
老北京城给一代代老北京人留下了太多的“城南旧事”,尽管有些事儿很小、很普通:一首古老的儿歌,一声有着时代烙印的叫卖,都会深藏在所有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成为他们怀旧的珍贵财富。
在众多的童年记忆里,我最难忘的是老北京的夜里那“硬面饽饽”的叫卖声。
入夜,街巷里一些小贩的叫卖声渐渐稀疏之后,远方就会传来一個微弱、苍老的吆喝声:“硬面饽——饽!”
若是冬夜,叫卖声会被习习寒风吹得断断续续、隐隐约约,更增添了几分凄楚悲凉。
小时候,我曾经吃过哥哥们买来的硬面饽饽,原来那是用半发面做成的很硬很硬的火烧。因为“经饿”,主要卖给车夫、脚夫或其他卖力气的“苦力”们,有钱人是不去买它的。所以,当人们一旦听到这种吆喝声,立时就会和穷苦、艰辛联想在一起,越发使人感到那吆喝声似呐喊、似呻吟,如泣如诉……
北平解放前夕,一位久居中国的法国女传教士在《世界晚报》上载文说,每逢夜深人静听到从远方传来的“硬面饽饽”的叫卖声时,不知为什么,她就想哭……
1958年,我和一位邻家女孩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观看由人艺演出的话剧《日出》。当演到剧中那个可怜的“小东西”(一个被卖到妓院、拒绝接客,不堪凌辱的小姑娘)决定上吊自尽时,漆黑的午台上,一束追光灯照着她柔弱的身体爬上一张方桌,面向家乡跪下,泪流满面地向母亲告别:“妈,原谅女儿吧……”随后她又蹬上事先放在桌上的小凳,缓缓地把绳索套在脖子上。台上的追光灯开始渐弱,台下早已是一片抽泣声。此时,舞台幕后传来的一个音响效果,正是那个苍老、微弱、凄凉的叫卖声:“硬面饽——饽!”
我没读过《日出》的原著,不知这样憾人心魄的处理,是否就是曹禺大师原著中的描述,还是导演的精心策划,真是情、景、声相互交融,催人泪下!
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艺术对人们的强烈感染力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达官贵族,还是布衣匹夫。更不论你是来自什么国家,只要心存善良,你都会在此情、此景、此声中,潸然泪下……
如今,在北京许多小吃店里,你会买到“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 但你绝对买不到纯正的“硬面饽饽”了。
那就让它连同那凄凉的叫卖声,永远封存在那些耄耋之年的老北京们的记忆里吧。
(编辑·宋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