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卖房的虐心事

2019-01-06王先生

北京纪事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杜卖房小杨

王先生

已经少要一百五十万元了

想卖房,第一件事是找中介,俗话说,中介的水深了去了。老张深谙此理,于是不把鸡蛋搁在同一个篮子里,京城里两大中介总是对着门脸开,脸蛋子一绿一黄,谁也不服谁。老张报一个高价,高出小区最高价一百万元。两家中介告诉他,你这价卖不动。老张犟:先挂着,不着急。老张不急中介急,两家的人员三天两头打电话:您这房虽说是小区里最优质的房源,但还是要降点价,这价真心卖不动,看都没人看。确实,真没有人看,前两个月里有看的也只是看看,就没了回音;有回音的就一句,房是好房,太贵。过了三个月,接了无数电话,房价也一路有点小跌,这个小区过去没房源,按中介的说法是出来一套卖一套。这小区绿化好,每栋楼之间都有一片绿地相隔,还有中心花园,小学初中都不错,特别是小学,绝对的重点,学校正门口挂着考上重点中学的红榜,而且学校的校门口就在小区里。小区分成五片,五区是当年征地就地上楼的人家,小学还把五区划出去了,这就是当年房地产商跟学校搞的交易。说起来也是,一区到四区的取暖费、物业费收得很好,五区的没几户人家交。但是小区里突然间冒出来十多套房源,老张也从网上看到了:报价都往下探。他心里开始有点打鼓了,自己撤下了一百万元。过了些日子,老张看房地产新闻,说有卖家主动降价百万,但还是这个小区里当时挂得最高的。老张心想:是不是中介把我的信息卖给网上了?老张一心要卖个高价,可惜的是他已经错过了最高点。2017年年中达到最高点,就是老张楼上的那家人卖的,现在老张的房价比这个最高点,已经降了50万,比他当初的挂价少了150万啊!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结局最后说。另一家中介找老张不是让他降价,而且老问:您的房卖出去之前是不是先租租?空着也是空着,挣一点是一点,捡到筐里才是自己的菜。把老张气得够呛。最后老张闹明白了,中介有自己的内部网,大家随便看,中介的内部也分两拨:卖房的和租房的。老张的电话也挂在上面,这些人才不管你是卖房租房,就给老张打电话。气得老张给中介总店打电话,威胁要从他们家撤单。最后中介表示要在内网上注明只卖不租,老张才没撤单。房子卖完,他的总结是太闹心了。

中介,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中介是最虐心的地方

老张的房子最先放在一个中介里出租,因此也是先去的这家店中介,中介店长个子不高,但是很负责,所有事情都是他亲办,举轻若重的模样。他手里有老張媳妇的微信,开始是劝老张媳妇跟老张说说降价,20万、20万的往下降,阿姨、阿姨的写了上千次,经常是写着写着就改语音了,可能是写得手指头疼了。实不相瞒,老张开始不知道微信有语音功能,通过卖房学会了。终于在降下100万后又降下50万,可以说老张肯降价,跟他的劝说有极大关系。此时负责人觉得可以找个买房人谈谈了。

这个买房的可不是省油的灯,称他是小杜吧,小杜一家三代五口,住着一个小三居,要把小三居卖掉,然后买老张这套大三居。小杜很聪明,小三居也报了一个小区最高价,尽管房价在小小的往下溜,他却还在往高挑,把几个看房的都吓跑了。买老张的房,报价却一次比一次低,中介负责人一边让老张降价,一边让小杜再报高些,告诉他,老张的房子品质很高,你出这价根本买不来。前后四个月里,中介负责人费尽口舌,愣长出了几个大口疮。最后,他们中间的报价相差40万,负责人挺高兴:有坐下来谈谈的基础了。此时的老张也觉得累坏了,宁愿少卖点钱,也愿意赶快了事,他觉得中介说得有理;几百万放到银行吃利息,也比房子出租得到的多呀。往后几年,老张认定只涨不跌,但政策不让涨,皇上来了也没辙。

带客户看房

卖房那天约的是晚上七点半,老张和媳妇一起来,小杜一家全来了,大家进屋里来谈,小杜和他媳妇、老爸老妈全参加,孩子就交给中介看着了。上阵何止父子兵哟,小杜家老爸做主,小杜爸第一句就把老张顶到了墙上,你要价太高了,我得对我的资产负责,因为以后房价还得降。老张是想把房卖了,也不生气,看看小杜。小杜干张嘴没出音儿,他爸又发起一轮冲锋:你还得再降一百万。老张气坏了:你是怎么跟中介说的呢?

中介给你抬价。

老张扭过脸去,不看任何人。老张媳妇明白,如果再说下去,老张的语言就会跟对方的亲妈发生关系。她赶快把水给老张递过去,用水缓冲一下。中介的小姑娘一看不对,马上说,咱们再分头商量一下?老张头也不回冲出了屋,中介小店长一把拉住,让他冷静。又跟小杜沟通,沟通的结果是再谈谈,小杜家的老人不参加。商谈重新开始,小杜说话总是差着半口气,完全是他老爸的阴影罩在头上。他也想缓和因老爸造成的紧张,他说,老爹是军人转业,说话直。老张又让了十万元,小杜还是不答应,说要按他老爸说的价。双方差距太大。老张一看再说下去也是浪费时间,决定不卖了。在这期间,小杜的媳妇对老张只说一句话:您再想想,您再想想。看得出来,她确实是喜欢这房子,但在钱的问题上更做不了主。

不给真金白银,想什么都是阴天晾被子。

第一场就这么完结。

当天晚上,店长跟老张的媳妇用微信聊到两点。就是让老张降价,说现在是买方市场,再难受也得接受。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有点硬按牛头强喝水的意思。

小区里常年蹲守的中介

小区里的中介广告

另一家中介当天晚上是看到了老张两口子和小杜一家五口进对门的,他们密切注视着动静,根据在店里的时间推算,他们认定交易失败。小杜也在他们家登记了,当晚他们派员跟着小杜两口子,假装在半路上遇到,就把老张真正想要的底价摸到手了。杨店长判断:老张这个果子已经熟了八成,就看谁能摘到手。于是抓紧时间联系客户,他们手上有一个客户一直喜欢老张的房子,之前也是碍于价格。此刻杨店长立即联系,报给他老张的底价,当然他得多说10万,这也是小技巧。怎奈客户正在国外,要半个月以后才行。杨店长觉得不成,他要与对门争分夺秒,马上把信息通知相邻的兄弟店,求他们寻找买家。这样一来,他得把中介费与兄弟店分成,但那也比一点捞不着合算多了。杨店长是个聪明人。

离婚,离婚,为了房为了钱,不离也得离

老张遇到楼上的邻居,就是把房卖了小区最高价的两口子,老张知道他们家有好几套房子:有单位分的,有自己买的;有的有房本,有的没房本。大家相遇在马路边,正在卖房子的跟卖完房子的取经。那个媳妇怀里抱着吉娃娃,这两口子几年前就把婚离了,由于离得早,有关规定对他们根本没用,至今人家也没再打算复婚。只要男女感情深,那张纸算不了什么,而且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离过婚的。但不知道这两口子揣着离婚证过日子啥感觉?他们两口子在和平里那边看中了一套大两居,于是决定把这套房子出手,和平里那边的两口子也是换房,为了省几十万元钱,也离了。老张问他什么时候搬家。楼上男叹口气,原来是他把钱给了和平里的房主,买卖合同签了,和平里房主拿着他给的款,高高兴兴去买新房,没想到人家的房子涨了一百万,银行也乘机添乱,二套房的首付又提高了,顿时就傻了眼,旧房卖了,新房买不起,只得回过头来,央求楼上男宽限。楼上男倒憋一口气,他的下家也是换房,也是离了婚的,也是卖了一套房才给他首付。而那个下家的下家,也就是下下家,等着房子装修结婚呢,离婚结婚全因为一套房啊。这可真是连环套,谁也跑不掉。楼上男没办法,这两天正琢磨着把他自己租出去的一套房子收回,自己搬进去。他正跟对方商量,这损失得让他包赔,还白白损失了自己那套房子的房租,麻烦着呢。

老张也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楼上男,互相通报完情况,各回各家。隔天,老张接到了杨店长的电话,告诉他,有人出的价格跟您要的房价基本接近,剩下的就是您互相谈谈了。一见面老张才知道,又遇到了一对离婚买房的。

钱,落袋才为安

在杨店长的店面里,出面跟老张接触的,是兄弟店的小杨,小杨是辽宁省下辖县里那疙瘩的,小伙子27岁,长得白白净净,略带东北口音。小伙子很机灵,很快就看出来,有情况跟老张媳妇沟通,他跟老张媳妇说:自己是店里的金牌,去年卖了6套房,有自己单独卖的,也有大家合伙卖的,挣了30多万。他还说:外人都认为现在的形势下房地产中介不好干,那是不会干,永远有卖的永远有买的,只要真心对人家好,这就成了一半。他举例说:有个要买房的大姐,要求特别高,甚至看人家卖房的长得不好都不买,价格再合适也不要。她给小杨打电话:帮我在网上约个出租,要去回龙观。100多块钱的车钱也是小杨给出的,还有每次看房,都得是小杨给她租车出钱,但这个大姐至今没买房呢。

他这话里透露出一个意思:我小杨不只卖房,还挺会来事的。老张媳妇问他结婚没?他说前些天回家时,老妈给介绍了一个当地的,他不要。还有同学给介绍,他都不见,他就喜欢北京,想在北京落下来。这时候他就趁机对老张媳妇说,阿姨您是老北京了,认识人多,给我介绍一个呗。说得那么恰到好处。真真假假,但听着就让人心里舒坦,交流没障碍。这中间,他还时不时地介绍几句买家的情况。买家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老家在祖国豪放的大西北,在精致的清华读研毕业留京,挣得多,全凭一个人奋斗,结婚时买了现在住的一居室房子;媳妇娘家是河南的,岳父母帮助带孩子,只能在当时滨海新区买了个两居室。孩子现在5岁了要上学,还得回北京,钱也攒了不少,就要把一居换成三居。夫妻二人早就知道有今天,把政策研究透,两年前就把婚离了。

繁复的购房合同让很多买卖房屋的人头痛不已

小杨说完买家的情况,实际是为后边作铺垫:现在他只能用一个人的贷款额度,再加上手里的现金,他踮踮脚尖,能够到您这套好房的价。您呢,也体谅他一下。他是正在奋斗过程中,您是处于享乐之中。

老张也把对门中介的境况作了简介,小杨说:您放心,我的客户绝对靠谱。

既然靠谱那就好好談。

本来约好了7点半,老张跨了半个北京城到了店里,结果小伙子来电话:老板让他陪客户吃饭,非常重要的客户,确实推不开,要到8点半以后。小伙子还让小杨把电话给老张,直道歉。老张只能等待。小杨告诉老张,小伙子姓陈,小陈的旧房就是他给卖的,卖了个高点,现在倒租着。倒租就是把房卖了暂时不搬,向买家付房租。3个月前,小杨给他找了一个西北四环里的三居,只是楼层不太如意,小陈犹豫了一宿,第二天下了决心,但房子没了,被另一户给了定金。小杨告诉老张,房子好卖难卖要看具体情况,刚需永远都存在,好房子永远不愁卖,特别是好地段的二手房,永远抢手。现在房价降,也没降到2016年初的价,但比最高点已经是狂跌了。至于腰斩的都是地段不好的老房,炒房的把房价早就悄悄弄高了,一群不明真相又只想发财的人被忽悠着冲进去买了烂房,当时就是接盘侠。不止现在,接盘侠永远是接盘侠。老张深以为然。

小陈8点半到,说话轻声细语的。双方很快进入实质阶段。

老张跟媳妇面对现实,底价是比楼上的少一百万。到此,老张是一分钱不再降。小陈很实在:我跟媳妇商量的价,跟您这个差十万,再多,首付就不够了,得再想办法去借。您等我,我给媳妇打个电话。

小陈到旁的房间去,小杨对老张说:应该没问题,他媳妇下午还看了一遍房子,特满意。他媳妇是搞装修设计的,设计方案都跟我说了。

5分钟后,小陈返回。他媳妇欣然同意。后边就是各种签字,都是统一的格式文本,老张看也不看,直落大名。要他的各种证件去复印,他就拿出来让小杨去印。这么一折腾,回到家,已经是夜里三点。

楼市牵动着有房或者没房人的心

新竣工的楼盘

老张叹口气,房子自此归了别人。之后,他又跟着中介跑了几次。又过了几天,他就拿到了银行转过来的首付。后面的是等到银行放贷,直接转到他账上。真实房价比挂牌价少了二百万,比楼上的最高价少了一百万。但跟楼上比,老张至少没掉进连环套,招来无穷的烦恼。老张安慰自己:楼上男得多死几百万脑细胞啊,多少钱也买不来脑细胞啊。他甚至还有点小自豪:这就是命。更何况老话说得好:落袋为安,钱写在自己的银行账上,生着比租房高得多的利息,有什么不好呢?

老张一直默认阿Q为老娘舅,他把这解释为高智商:永远有道理,永远让自己高兴。

老张能想开,另一家中介的小店长却是想不开,小店长气坏了,说老張把他耍了,说他费了那么多心思让老张降价,结果被对门的中介得了手,他是白费口舌了。说他还在做小杜的工作,说老张为什么不等……老张问小店长,小杜能出这么多钱么?小店长不言语。

时至今日,小杜的旧房没卖出,新房没买到,按他爸的说法,资产正在保值中。

(编辑·韩旭)

猜你喜欢

小杜卖房小杨
在『缺憾 』中寻找美
小杨的外卖
卖房游世界
小宅男变形记
律师教你买房卖房“避险术”
另类的庆贺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