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野下禅茶文化的翻译与传播
——以竹叶青品牌文化内涵翻译为例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论道竹叶青平常心

雷 娟

(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1 禅茶文化

禅茶又称茶禅。禅茶文化的发展,从茶叶所具有的的提神、生津等独特药用功能开始,在新式的“农禅并重”的禅林经济的物质基础之上,茶与禅逐渐在寺院僧人种茶、饮茶等活动中结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茶与禅的最初结缘始于僧人修行的独特方式——打坐,为了昼夜不眠地打坐参禅,茶成了禅家弟子的必备饮品。赵州禅“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形成“禅茶一味”的精炼概括。禅茶文化虽有悠久的历史,但从清朝开始便逐渐衰落。20世纪70年来以来,复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唤醒了沉睡百年的茶文化,而禅文化也随之出现热潮。范增平的《中华茶艺学》是茶艺发展史上第一本对茶艺下定义、立界说、提出茶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参考书。姚国坤在《茶文化概论》中论述茶与僧人日常生活及佛教悟性的联系。林冶在《中国茶道》中将我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和、静、怡、真”四谛,并提出“茶禅一味”的思想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文献围绕禅茶的历史融合过程、外在结合形态等,对禅茶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内涵等作了广泛的探讨。

2 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意义呈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词汇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是为了传递源语言中文化信息里的文化意义。李悦从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分析因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文化和历史交际方面给跨文化翻译所带来的难题及解决策略,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间的语言转换。无独有偶,李淑玲(2009)从宗教、历史、社会和地域四个方面造成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乔苒(2012)则探讨了单词、词组、句子、段落等层面体现的微观文化意义,并提供了图像、模仿、阐释、淡化五个跨文化翻译中的常见策略,将翻译提升到审美的高度。

3 跨文化视野下禅茶文化内涵的翻译——以竹叶青品牌为例

如上所述,跨文化翻译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西方主要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则从魏晋开始崇尚佛教,并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个文化体系既彼此独立又具有互补性。中西方在宗教文化的较大差异降低了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效果。因此,与中国佛教紧密相连的禅茶文化如何在跨文化翻译中传播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亟待解决。

竹叶青茶是当代禅茶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杰出代表。竹叶青茶得名于1964年陈毅元帅在峨眉山万年寺与僧人品茗对弈时的赐名,并在1985年的第24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荣获国际金质奖,从而一举成名。竹叶青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禅的身影,它诞生于万年寺僧侣之手,得益于“禅茶世界、参悟人生”的发展策略,完美融入了中国传统禅茶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打动消费者的主要诉求。因此,竹叶青品牌的禅茶内涵的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探析禅茶文化的跨文化翻译和传播。本文将探究竹叶青品牌所体现的平常心、论道两方面的禅茶文化内涵。

3.1 平常心

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上,马祖道一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样充满中国特色的佛性理论。具备平常心几乎成为后世洪州禅学的最高境界,而“平常心”指“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是参禅的第一步,只有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才可自悟(余悦,2004)。而竹叶青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发展,正是由于竹叶青将其品牌传播定位为:平常心,竹叶青,直白地体现了中国茶禅一体的禅学思想。关于平常心的翻译有“the normal heart,common heart,ordinary mind,a normal attitude,usual mind”等。“normal”在《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中的解释为“Something that is normal is usual and ordinary,and is what people expect”,即“normal”包含了 usual和ordinary两者的含义。因此平常心的“平常”相较其他英语单词而言,用“normal”更合适。此外,中国禅宗的平常心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修道参禅、达到“清净心境”,是看明白事务的本质,不因外在的变化而动摇,是自悟境界的表现。在中西方文化中,心一度被认为是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器官。中国禅宗“心动还是幡动”呈现的哲理思想便是这一认知的一个直观体现。而“heart”在英语中既指人体器官心脏,也指人内心情感与信仰。因此翻译用“heart”既能折射“心动”还是“幡动”呈现的禅宗哲理,也能表现人们内在的情感与信仰,在两种文化中找到共通点,达到文化平等交流的目的。所以“平常心”在跨文化交流中译作“the normal heart”更为恰当。

3.2 论道

竹叶青品牌深得“茶禅一味”之真谛,巧妙地将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茶道传播之间,互为师友,相互借鉴的妙处,借力禅宗奉行的静修自悟的境界,在“平常心”的基础上又与“论道”结缘,将竹叶青打入高端品牌市场。“平常心是道”,“品茗论道”,以茶入悟是法门,是禅师对本性真心的自悟的方式。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永嘉大师禅宗集》中“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切摄”足以证明这一点。(余悦,2004)。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中,竹叶青品牌中的“论道”二字又当如何翻译?该词不仅将茶叶与禅家思想紧密结合,也昭示了企业充满自信的勃勃发展野心。On Tao?Discovery?Discussions?“Tao”是中国“道”的音译,带着浓郁的中国特色;而“道”作为哲学概念,最早出自道家思想,随后被儒家和佛家兼收并蓄,泛指世间一切的规则、真理、本质。“discovery”指“发现、发觉、察觉”,也就是“become aware of sth which people did not know about before”,而“discussions”则是指人们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或对某事物进行详细论述。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既要忠实再现源语言的意义,也需尽量保留其独有的文化特色。“道”蕴含了一切哲理,同时又映射了企业的发展之道。但商品的品牌名通常是名词性短语。“on Tao”显然不能满足这一点。此外,在英语中,“on sth.”是撰写文章表达观点的常用短语,容易给顾客造成文化误解。因此,上述三者可能都不适合竹叶青品牌的翻译。为了再现并保留禅茶文化的特色,“论道”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译文中选择音译“Lun Dao”可能会更好一点。

4 结论

跨文化翻译除了要特别注意适应目的语人群在文化习惯和审美心态上的异质性,契合其民族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也需尽量保留源语言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色,做到正确传播源语言的文化精髓。中西方在茶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文化错位。禅茶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海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禅学思想集中折射的产物。因此,在禅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需充分挖掘目的语的文化习俗、注意翻译结果与产品内涵的关联性,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做到匠心独运,准确翻译并传播我国的禅茶文化内涵,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传播,否则只会削弱甚至改变中国禅茶文化的内涵。

猜你喜欢

论道竹叶青平常心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空港时代,机遇之都!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论道绩效
——首届中国医院绩效大会特辑(上)
平常心不平常
平常心看待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竹叶青(外一首)
载一方历史文化,耀千年美酒如诗
以平常心看婚姻
论道新机遇,突围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