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朱熹对“孔颜之乐”的三点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2019-01-06徐忻
徐 忻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绪论
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孔颜之乐”这一问题的人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当年周敦颐教授他的弟子陈颐和陈颢,在讲解到《论语•述而》中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和《论语•雍也》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时,便提问二程曰:“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1]“孔颜之乐”这一问题由此诞生。但是,尽管周敦颐首先提出了“孔颜之乐”,也教导学生要去寻找孔颜之乐,但他对于“孔颜之乐”究竟所乐何事、所乐何处却并未进行过清晰的诠释,他的著作《通书》也只是告诉人们颜回是因为已经达到了超越名利富贵而自得其乐的高级精神境界,所以贫贱之类的低级感官感受已经无法影响到他的心境。但是,对于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周敦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引发了陈颐、朱熹、陈颢、王阳明、张载等人对于获得这种纯粹终极之乐的向往和研究。其中,朱熹对“孔颜之乐”的三点诠释,就具有一定代表性。
2 朱熹对“孔颜之乐”的三点诠释
2.1 在心态上应主敬涵养
由于朱熹是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所以他继承和发展了程颐“涵养须用敬”的思想,强调心态上的“主敬涵养”。对于如何做到“主敬涵养”,朱熹说:“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2]以及“敬只是常常惺惺法,所谓敬中有个觉处”[3]。对此,现代著名哲学家陈来将朱熹所讲的“敬”总结为5个要素,即:谨畏、收敛、纯一、整齐、惺惺。其中,谨畏是指一种类似于如临大宾的虔诚心态,收敛是指身心向内的心态,纯一是指一种专一单纯的心态,整齐是指一种端庄严肃的外在态度,惺惺是指一种时刻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因此,朱熹所倡导的“主敬涵养”是一种动静兼顾、内外兼修的心态和功夫,其要求就是要时刻保持对内不妄思,对外不妄动。朱熹认为,只有在心态上做到了主敬涵养,才能够为格物致知提供条件,反之,也就不可能准确地认识事物中所蕴含的理。
2.2 在实践上应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在养成主敬涵养心态的同时,具备格物致知的实践,是达到圣人境界不可或缺的条件。对于“格物”,朱熹曾这样解释:“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4]意思就是“格物”的意义在于穷“理”,而穷“理”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穷“理”的方法是要追求极致。同时,“致知”是指当人们一个接一个地通晓事物之“理”以后,他的知识就得以扩充和完备,它是“格物”带来的结果。因此,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通过对具体事务所蕴含的“理”的极致求索,最终使得人们掌握的知识得到扩充和完备。朱熹同时也说:“天下岂有一理通便解万里皆通?也须积累将去。如颜子高明,不过闻一知十,亦大段聪明了。学问却有渐,无急迫之理。”[5]指出“格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渐进过程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结果,进而把握事物共同之“理”。
2.3 在思想上应循理而乐
前文所讲的主敬涵养的心态,以及格物致知的实践是朱熹认为要实现“孔颜之乐”的两大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才有资格谈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做到循理而乐。道理很简单,一个内心没有敬畏、缺乏涵养,做事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的人,是无法掌握“理”这个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工具的。能否做到循理而乐,与理合一,才是实现“孔颜之乐”的关键。孔颜之所以乐,是由于他的心胸充斥着的是纯粹的“天理”,成了“天理”的化身,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天理”的体现,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朱熹对此亦深以为然,他在对《论语•述而》中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样注释道:“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6]这是说圣人之心与“天理”浑然一体,即使处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也能无处不乐,无时不乐,对于不义之财如同浮云一样,丝毫不会为此动摇心中的天理。朱熹由此得出结论:“‘乐亦在其中’,此乐与贫富自不相干,是别有乐处。”[7]这里的“乐处”必是指“天理”无疑。
3 朱熹对“孔颜之乐” 诠释的现实意义
3.1 有利于当代人道德境界的升华
“孔颜之乐”的精神境界,充分肯定了个体的精神生活和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培育高尚的道德、追求心灵的愉悦。因此,作为一个身处高度竞争、快速发展社会的当代人,对工作和生活应该树立热爱和敬畏并重的心态。朱熹对“孔颜之乐”的诠释告诉我们,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在处于顺境时应心怀感恩不骄纵,在处于逆境时应保持乐观不气馁,始终保持“乐在其中”的状态,最终让自己的道德境界超越个人得失和苦乐,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都能够做到怡然自得、高尚快乐。
3.2 有利于当代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朱熹也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对“孔颜之乐”的诠释,与他在教育上的主张是相通的。朱熹曾在《劝农文》中提到“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8]意思是说农民从事农业活动不能耽误农时,要依据农业作物生长的时令,进行耕田稼穑的“所当然之则”,强调对于自然之物的实践不能违背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然规律,而是要尊重自然之理,按照自然规律来认识和改造自然。这就告诉当代人,只有在工作和学习中遵循客观规律、讲究循序渐进,才能对某一具体事物“格物穷理”,并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收获真理,也收获快乐。
3.3 有利于当代人生活幸福感的提升
尽管宋明理学将“孔颜之乐”的问题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政治高度来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掩盖当时人与人之间存在的阶级差别和贫富差距,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但是,宋明理学所孜孜追求的“孔颜之乐”的精神境界,在客观上也给身处快节奏、大压力下的当代人提升快乐感和幸福感提供了启示,让我们认识到物质富足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愉悦。要真正提升幸福感,就要从满足精神需要出发,放弃过度的物质追求、丢掉患得患失的苦恼,从而实现内心的安宁和愉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朱熹作为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于“孔颜之乐”这个重大问题有着自己深入而独到的见解。他提出要实现“孔颜之乐”,就必须坚持主敬涵养的功夫论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从而形成循理而乐的实践论,进而达到与理合一的思想境界。朱熹的观点条分缕析、丝丝入里、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了他作为一代理学大家的风采。同时,他对“孔颜之乐”的解读,放在今天,依然对当代人摆脱世俗烦扰、寻找内心安宁具有启迪作用。朱熹对于“孔颜之乐”的诠释,乃至他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实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