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之问”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
关键词:陶行知素质教育发展

谢 易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200)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教育”这个词成了生活中的常见词,理解它似乎并不困难。其实,这是一个错觉。从系统的观点看,教育可归属到复杂的开放系统一类。所谓复杂的开放系统(相对于简单的封闭系统而已)是指存在着两个以上内在联系的要素,并与环境有着联系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1〕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2〕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紧接着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的疑问是新时代全中国人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到底有无范式可循,亟待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2 研究问题的起源

结合自身六余年一线教学经验,在了解高校学生自身情况并大量参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渐渐也有自己的一二见解。究其问题根源,可作以下分析:

2.1 学生自身的问题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进步,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中国,思想不断得以解放,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也会存在不小差异。因此,选择的多样性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极大影响。同样,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各种文化碰撞愈加频繁,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汇背景下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每一所高校、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时代命题。

2.2 高等院校自身的问题

2.2.1 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没有与时俱进,反而变成了一味的追求“形式主义”。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们高校教育并不太重视德育,大学生往往智商高、人文道德素养低下。另外,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往往很会准备考试,却眼高手低,实践创新能力低下,与国外学生相比差距比较大,这是个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2.2.2 专业设置过窄、过细,教学方式陈旧

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现在设置的本科专业多达500多个。但专业涵盖的范围过窄,专业的设置不能反映市场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部分专业设置也存在赶时髦现象,一味迎合短期的市场变化,不具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不少专业面临取缔或停招的现象。这些都不将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3〕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还仅限于“言传”,这几乎无异于几十年前甚至是几百年前的教学方式,这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与时代脱轨。

2.2.3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方面重视、培养不够

既然是高等教育,就不等同于“小学生式”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理论知识在前期已经接受的差不多了,那么在前阶段没办法进行的实践就应该在大学时期得到满足。虽然高校提倡创新创业,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然重视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多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对学生交际能力、动手能力重视和培养不够,学生也很难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产出结果也不尽人意。

2.3 社会发展的问题

2.3.1 中国刚刚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积累了大量利益矛盾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飞速变革,并逐渐进入了内涵式发展阶段。但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四十年,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且尚未最终定型,必然积累了大量利益矛盾和多极分化。

2.3.2 正在进行社会转型,社会失范容易导致利益关系分化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各方面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但是,我国各方面体制不尽完善、缺乏监督、道德法制滞后,难免出现贪污腐败。因此,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这方面的利益关系分化不均和失范,其矛盾日益凸显。

2.3.3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受巨大利益发展风险

正因为中国新时代以来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事务的决定也离不开中国。巨大的利益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投放于此,本国的高等教育势必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人才随之出现匮乏。教育资金和资源分配不均,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3 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和探讨

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更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传统的“专家型”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诸多不适,新型且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命题。对此,一个又一个专家学者用毕生所学,纷纷发表见解:

3.1 高等教育应有自己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独立体系

厦门大学的潘懋元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提倡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潘教授的倡议得到高等教育界的支持。1984年,高等教育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潘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坚实基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不够充分,属于二级学科。当前,二级学科通常没有经费。因此,从2005年开始,很多大学被迫去掉‘高等’二字。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应当是相对独立的一套体系。”〔4〕

3.2 提倡并弘扬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当代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陶行知十分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要求教师关注教学之外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与此同时,陶行知提倡的“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一样,反对传统教育与社会分离和脱节,而应该是融为一体。陶行知还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颇具意义,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

3.3 大学的每个人都追求主动发展

“只有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大学课堂的动力,我们的教育水平才会有所提升,人才才不会出现匮乏的窘况。”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的观点一如既往地符合实际国情,直击改革者灵魂深处。

在当代,很多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内部变革。在叶教授看来,若不能清楚认识高校转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整体转型很难深入持久。叶教授重新绘制了新时代新型高校的蓝图: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关注“具体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只有大学的每个人都追求主动发展,大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3.4 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思维活动,高等院校应进行改善。新时代提倡的教育方法应该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分享思考结果,然后再针对性点评。这种教育方式重视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切实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5〕

同时,高等院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帮助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以提升学生未来在职场的竞争力,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向数字化转型,早日普及高等教育信息化。

3.5 从高等教育的演进过程中找出改革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的杨杏芳教授提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包括前两个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889~1949年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通才教育”模式,以及第二阶段20世纪50~80年代的“专才教育”模式,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的“通专结合”模式。在过去的时日里,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优点与缺点。第四个阶段,即“后素质教育阶段”,则专注于检讨素质教育十余年改革时间中存在问题。

首先关注“通才教育”。1902年,张百熙主持起草《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6〕1912年底,蔡元培颁布《大学令》,认为大学的宗旨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7〕。高等教育中包含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成分,强化专业教育符合科学知识发展的学科分化及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8〕

20世纪50~80年代的“专才教育”模式,始于1952年,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者--文辅相教授曾将沿袭“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总结为“四过”,即“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使高等本科教育带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的特征”。〔9〕

当前的体系,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的“通专结合”模式,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这也分为两个主要时间段:20世纪80年代是“宽专业、窄方向”阶段,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则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阶段”。〔10〕

而“后素质教育阶段”则专注于检讨素质教育十年改革实践存在的问题,反思其原因(高等教育理论上的),特别是“原因的原因”(高等教育哲学上的),以寻求解决方案。

4 总结

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才数量与质量都没有达到我国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必须从教师和管理者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要更多注重高校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能动的生命实践。要注重制度的自主创新,而不是制度的机械移植。高等教育不能盲目与国际接轨。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教授提出,制度的移植,最主要的是弄清制度深层蕴含的思想,切忌照搬外来制度。同时,也不能让全球化的潮流磨灭了本土教育特色,盲目趋同,忘掉自我,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陶行知素质教育发展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陶行知教育名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