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及护理分析
2019-01-06张铭秋
张铭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耳鼻喉科,辽宁 鞍山 114011)
在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膀胱痉挛等并发症,且占比较高,可达到40%~60%,病情较为严重时,患者前列腺窝创面位置会有大出血症状出现,再次进行手术时,对术后恢复就会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借助预防以及治疗、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痛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前列腺摘除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最小年龄为54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62.35±12.37)岁。
1.2 膀胱痉挛治疗方法:在前列腺创面无出血症状时,就可以放掉些导尿管水囊中的水,从而促使尿管牵引得以松解,避免出现较大刺激。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双氯芬酸钠肛塞进行治疗,选择肌内注射方式注射654-2,保证痉挛症状得到缓解。选择舍尼亭等酒石酸托特罗定类药物进行口服,使膀胱冲洗可以减少或者停止。如果必须要进行冲洗,可以选择使用温盐水,并在冲洗液中放入利多卡因。在应用以上措施仍无法缓解痉挛症状时,就需要借助肌肉注射方法注射50 mg杜冷丁,或者肌内注射5 mg安定,保证膀胱痉挛症状得以缓解,在手术前,需要将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可能性向患者讲述清楚,患者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后,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后,恐惧心理会有所减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更为配合。
1.3 观察指标:在前列腺术后患者麻醉消除后,患者会有尿液紧迫感,膀胱逼尿肌会有间歇性不自主收缩症状出现,同时也会有膀胱痉挛性以及阵发性疼痛症状出现,有冲洗不畅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间歇约5 min就会发作1次。如果精神过度紧张或者自控能力不强的患者,其收缩的频率以及收缩程度会更加频繁,加重出血症状,甚至有血块形成,血块过多时就会对尿管进行堵塞,造成痉挛症状出现。
2 结 果
在前列腺手术后患者会因膀胱受到创伤、留置尿管以及尿道感染、手术刺激等因素促使膀胱敏感性提升,患者极易引发膀胱痉挛。造成膀胱痉挛症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尿管水囊对膀胱颈部以及三角区位置产生压迫、尿管堵塞以及手术造成创伤、受到冲洗液的刺激;手术过程中患者因过度焦虑以及紧张引发膀胱痉挛症状出现,需要做好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及护理后,患者均未有继发性出血以及暂时性尿漏症状出现,恢复效果较好。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措施: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多为老年人,患者因记忆力以及听力功能减退,会出现反应迟钝症状,同时耐受性较差,会有紧张、猜疑等不良心理产生[2]。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就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与此同时,可以将国内外手术相关成功案例以及治疗效果、术后应注意的事项等告知患者,组织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病情以及手术重要性等有一定了解。此外,还需告知患者尿动力学检查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手术效果,同时,在手术后有效预防BS的防治对策,从而将患者焦虑以及紧张的心理状态消除[3]。
3.2 导管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对引流管通畅情况进行关注,避免引流管出现弯曲受压,影响手术效果。如患者出现引流不畅,就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致使膀胱出现不自主收缩[4]。借助对膀胱造瘘管口径进行改变,可以实现通畅引流的目的。对瘘管位置进行调整,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有一定减轻。在手术结束后冲洗留置尿管时,也需要对尿管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引流能够通畅[5]。
3.3 膀胱冲洗护理干预:冲洗液需要保证温度在21~30 ℃,冬季时,可对冲洗液温度进行适当调整,冲洗速度需要保持在每分钟80~120滴,在手术后当天的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滴,术后第1天时间可稍减缓,每分钟在80~100滴即可,第2天每分钟达到60~80滴即可,冲洗速度可以根据冲洗液颜色进行适当调整[6]。
3.4 对增高腹内压因素进行消除:在手术前后为有效减少患者便秘以及咳嗽症状,在手术前需要给予灌肠操作,手术结束后可选择给予服用轻泻药。针对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要对感染症状进行治疗后才能够进行手术。
4 讨 论
膀胱痉挛症状会对患者肉体造成极大痛苦,且患者患病后心理负担也会增加,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前列腺素本身具有致痛作用,同时也会提升患者敏感性,增加患者疼痛,为了减轻患者膀胱痉挛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使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同时,采用在膀胱冲洗液中加入止痛药,使用温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保证引流管处于通畅状态,并定时进行挤压,避免出现感染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利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痉挛症状,术后恢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