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
2019-01-06刘国波
刘国波
(辽宁省朝阳市第四医院结核三科,辽宁 朝阳 122000)
重症肺结核的产生原因多半是因为肺结核疾病的治疗工作不当所导致,患者一般会伴有肺气肿等并发症,临床治疗难度加大。而当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二氧化碳出现潴留时,就会引发生理功能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呼吸衰竭[1]。由于患者肺部感染可能性高,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可能性高,因而在救治过程中如何展开临床护理工作,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展开,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4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男性40例,女性24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2.8±4.2)岁。其中浸润性肺结核29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0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5例。所有患者符合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了呼吸困难、精神障碍、循环系统症状等。
1.2 方法:在救治的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包括吸氧、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如①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包括患者口腔内分泌物的清理,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如心率、血压等,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②呼吸道处理:患者取坐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多饮水、便于排出痰液,必要时可以叩击患者背部帮助咳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③吸氧:采用呼吸机给予患者控制性吸氧,并指导患者进行护理,让其呼吸能够与呼吸机保持同步。吸氧时患者取半卧位,并防止因体位不正确导致吸氧问题。如果患者对吸氧频率不适应,则应该对呼吸机的压力进行合理调整,让患者能保持一个舒适的状态。④药物指导: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控制好药物剂量,结合患者病情来选择增加或是减少药物的使用。⑤心理干预:由于肺结核患者的病程时间普遍较长,还需要进行隔离治疗,患者在心理上必然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进度和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下降。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案与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工作。⑥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包括饮食护理与康复训练。饮食方面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视患者需求选择是否给予肠道护理;康复训练方面主要是指导患者早期的肢体恢复性训练与有氧功能训练,但需要控制好训练强度。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64例患者当中,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有53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有9例患者治疗后可以出院,2例患者因为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从治疗的有效性上来看,96.9%的治疗有效性也说明了综合护理的作用。
3 讨 论
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一般情况下重症肺结核是因肺结核治疗不当产生,包括药物使用不合理或不规范,导致了结合杆菌出现了耐药性,治疗难度提升,病情发生改变。此时患者的肺部组织会出现纤维化,肺部病变情况难以控制,引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极高[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救治方式与护理方式,是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本次研究当中,不仅包含了基础护理的内容,还包括了呼吸道护理、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等工作。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治疗有效性达到了96.9%,有两例患者因脏器衰竭而死亡,从整体上看,综合护理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的护理工作中,针对于患者的不同特点也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对策。从护理特点上看,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人性化的关怀。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体现了显著的人文关怀。由于肺结核患者的特殊性,一般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此时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营造温馨的氛围。即便是在安排患者住院时,也将一些年龄结构或是病情程度类似的患者安排在同一区域,充分以患者为中心。另外在静脉输液等护理工作中,也减少了不良刺激对于患者的影响[3]。通常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而卧床休息需要防治褥疮、皮肤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勤翻身,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并注重体温、血压等指标的监测。②心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难以避免,此时护理人员采取的心理疏导方式可以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减少外界环境因素的恶性刺激,让患者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疾病,配合展开治疗工作。例如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气道堵塞与二氧化碳潴留,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则可以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告知患者排痰是疾病恢复的一种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心理上做好疏导工作。
作为护理工作者来说,还应该重视自身的业务知识与能力水平,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积极地争取抢救时间,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4]。且综合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护理过程中重视了患者的行为、认知,能够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5]。
因此,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需要配合好抢救过程,采用积极有效的合理护理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升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