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法与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9-01-06兴志飞
兴志飞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检验科,辽宁 抚顺 113008)
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积极止血,否则出血量过大可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据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癌症发生现状中,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高居不下,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排名靠前[1]。而我国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大约位于第4、5位[2]。粪便潜血试验是筛查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免疫法因其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被广泛用于消化道出血筛查。本研究比较了免疫法与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3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经经内镜检查得到明确诊断,男79例,女59例,年龄25~66岁,平均(47.11±8.29)岁,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下消化道出血70例。同时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外健康对照组,均无贫血、血小板减少、痔疮等。
1.2 方法: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粪便潜血试验,常规留取粪便标本,采用化学法(匹拉米洞法,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免疫法(消保康便隐血胶体金检测试纸,北京万华普曼公司)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健康对照组化学法阳性率为5.0%(2/40),免疫法阳性率为7.5%(3/40),免疫法+化学法阳性率为2.5%(1/40)。上消化道出血组化学法阳性率为58.8%(40/68),免疫法阳性率为63.2%(43/68),免疫法+化学法阳性率为75.0%(51/68)。下消化道出血组免疫法阳性率为70.0%(49/70),化学法阳性率为74.3%(52/70),免疫法+化学法阳性率为78.6%(55/70)。
3 讨 论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肿瘤在人群重点发病率逐年提高,消化道出血也越来越常见。消化道出血需要早期诊断、积极止血,否则出血量过大可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粪便隐血试验被认为是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十分实用的手段,并且是筛查结直肠的重要指标[3],检测方法主要为化学反应法和免疫法。化学反应法的原理主要是检测血色素-卟啉或过氧化物酶反应,而免疫法的原理则是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相比之下,化学反应法对人血红蛋白不够特异,一般需要求受检者在检查前3 d禁食铁剂药物或含有铁剂的食物、肉制品等,以防导致假阳性,而免疫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特异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几乎不受、饮食的干扰[4]。但是有人认为免疫法可能因抗原过量而出现前带现象,对于高度怀疑为出血的患者,免疫法呈阴性,需要进一步稀释粪便标本,以免发生假阴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单独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组免疫法阳性率为58.8%(40/68),化学法阳性率为63.2%(43/68),下消化道出血组免疫法阳性率为70.0%(49/70),化学法阳性率为74.3%(52/70),无论是免疫法还是化学法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免疫法无论是对免疫法还是对下消化道出血,阳性率均较化学法有一定的提高。而两种方法联合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组免疫法+化学法阳性率为75.0%(51/68),下消化道出血组免疫法+化学法阳性率为78.6%(55/70),阳性率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免疫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一定程度胜于化学法,但免疫法也可能产生假阴性,故化学法不能完全被取代,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