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前间隙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06黄岩
黄 岩
(沈阳市大东区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腹股沟疝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一般为男性,人体腹部肌肉张力降低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1]。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严重,故而选择高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腹股沟疝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腹股沟疝治疗临床手术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传统手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基于传统手术方式延伸出无张力疝修补术。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筛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9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7±26.6)岁,直疝21例、斜疝2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8.1±26.9)岁,直疝18例、斜疝29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在其腹股沟作手术斜切口,长度约为5 cm,在精索与疝囊成分充分分离后结扎疝囊颈部。将疝气囊放回腹腔后在置入网塞。将补片平铺后放置在患者精索后方,并使用能够被人体吸收的缝线对其毗邻组织进行固定缝合。并逐层缝合手术创口。研究组予以腹膜前间隙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作腹股沟疝斜切口,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及掐腹股沟神经,将患者精索有游离至腹膜间隙,并主要保护腹壁血管。选取尺寸合适的补片,先将其内下部分置入,在缓慢置入另一部分,并将补片充分展开平铺。需注意补片要充分价格耻骨肌孔覆盖住,补片下方需与耻骨相连,外侧需与腹沟韧带相连。在补片完全放置好后使用能够被人体吸收的缝线对其进行固定,避免补片移位,并逐层缝合手术创口。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基本指标与并发症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术后恢复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尿潴留、疼痛、血肿。
1.4 统计学方法: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计算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手术指标情况:两组患者均47例,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6.9±2.7)h、术后进食时间(2.2±0.4)d、住院时间(5.4±0.9)d;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8.6±2.8)h、术后进食时间(3.7±0.8)d、住院时间(7.3±1.2)d;术后恢复时间(t=2.996,P=0.004)、术后进食时间(t=11.497,P=0.000)、住院时间(t=8.684,P=0.000),两组经过比较研究组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均47例,研究组尿潴留0例、疼痛1例、血肿0例,占比2.13%;对照组尿潴留3例、疼痛4例、血肿1例,总人数8例,占比17.02%;(χ2=6.021,P=0.014)两组经过比较分析研究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是由腹横筋膜缺损及腹股沟区结构薄弱导致[2]。腹股沟疝有腹股沟斜疝与腹股沟直疝两种临床表现。临床中一般采用手术方式予以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以人体工程力学为原理,经患者腹壁压力较高的一侧对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利用较为宽大的补片将耻骨肌孔封闭起来。对腹股沟患者实施腹膜前间隙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时,置入补片后更具稳定性,能够充分与腹横筋膜内侧壁进行贴合,较其他手术方式效果更加显著[3]。术者在开展该手术治疗时需注意腹膜间隙的准确寻找。作手术切口时要注意腹膜横筋浅面下精索以及腹壁下动脉的保护,保障补片能够充分展开,手术时若补片展开空间不够需对腹膜前间隙进行扩大。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该手术方式对力学原理进行了有效利用,补片在置入后能够使得腹膜间隙有效减小,降低患者不适感,提升生活质量。且腹股沟疝患者在接受腹膜前间隙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其各个疝缺口都能得到有效修补,手术效果显著,复发率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在手术时对补片与毗邻组织进行充分缝合,能够避免补片出现移位现象,提升手术安全性。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下腹部位有手术史以及腹膜前间隙分离困难的患者并不适用[4]。
综上所述,腹膜前间隙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