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高职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为例

2019-01-06贺旭红

福建茶叶 2019年8期
关键词:双高技能专业

贺旭红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为打造湖南职教品牌,湖南省教育厅已于2018年下发《关于申报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18〕296号)文件,正式启动“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同年12月,省教育厅确定了包括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在内的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120个,培育项目30个,并明确提出要教师队伍与教学条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国际合作为重点建设具有湖南高职特色的专业群,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特色专业体系。

特色专业群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以某一优势专业为核心,以相关关联专业和支撑专业为辅助并充分整合形成的专业集合体,集聚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品牌的集中体现。

1 建设思路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以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省精品专业、特色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会计专业为核心,以会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工商企业管理等四个专业为支撑,顺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行业新变革,立足衡阳国家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服务衡阳市“3311”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转型升级提供所需的“懂业务、精核算、会工具、擅管理、能创新”高素质财务信息化人才为出发点,以专业群“12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以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库、智能仿真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和国际化合作办学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区域内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应用技术的提升,引领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转型升级,成为财经类专业建设“管理化、信息化”的标杆

2 建设内容与措施

2.1 教师队伍与教学条件

2.1.1 构建名师大师领衔,结构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没有一流的老师,就没有一流的学生,也就没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师个性化培养成长机制创新为基础,实施“一师一精品一课一名师”和“八个一”工程(即每位老师“对接1个服务企业、结交1位业界专家、主讲1门核心课程、熟悉1个行业会计、承接1个科研项目、担任1班专业导师、研透1项技能竞赛、指导1支学生团队”),创新培养手段,柔性引进行业企业领军人物,以名师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拔尖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构建国际交流、企业历练、校外培训、校本培训、学历提升“五位一体”培训体系和采取“项目导向、双师双能、国赛过关、技能比武”等手段,全面提升老师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打造一支“名师大师引领、业务精湛、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2.1.2 建立老师个性化培养机制和自我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每位老师(辅导员)作出2018-2023五年职业生涯规划,针对自我特点,从学历、职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规划,符合条件的老师必须按期申报上一级职称;要求40岁以下的老师三年内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和晋升双师,取得会计师或经济师或审计师或统计师,力争2023年双师比例达95%以上,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85%以上,副高以上职称达50%以上。

2.1.3 实施专业教师(辅导员)技能考核制度,要求55岁以下的专业老师(辅导员)进行自身专业特点,自主选择一个专业技能省赛项目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赛项(辅导员选择辅导员技能赛项)等进行技能考核,奖优罚劣,合格者给予3000元奖励,未合格者当年不得晋升职称、评先评优,三年仍未通过者,实行课时费高职低聘一档。实施专业导师制,每位专业老师联系1个专业班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引导,明确专业导师的责权利。

2.1.4 校企共建财经商贸智能实训中心。按照“线上学习、线下训练、模块组合、系统集成”的原则,校企合作建成集实践教学、职业考证培训、技术服务多功能于一体“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智能仿真实训中心”。

2.2 人才培养

2.2.1 系统构建“123”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以及湖南省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需求,开展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说产业”活动,提升专业与产业和契合度,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开展“构建诚信体系,打造厚德示范班”系列活动。多样化订单培养,校企合办卓越会计师等特色培养班,与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在校内建立财税共享中心和会计工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专业群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展多元评价和专业诊改,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2.2.2 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适应财务管理职业岗位群能力新要求,培养重点由财务核算向财务信息化、管理化转变,将创新创业、素质文化教育切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通用、套餐组合、能力递进、相互渗透、共享开放”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践学时达50%以上,全面推行“第二专业辅修”。实施课程思政,选取经济法基础、税费计算与筹划、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4门进行课程思政试点,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2.2.3 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教学资源、产教融合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加快建设由网络课程、数字化教材、会计金融文化数字化博物馆等组成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2.2.4 实施“课堂革命”。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和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向45分钟要效益,全面启动专业课程“小班授课”“小学期教学”试点。组建课改团队,推动基于网络和手机APP的“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课堂教学。

2.2.5 建立赛查管理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将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规定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技能竞赛,将竞赛理念、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将技能抽查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将技能竞赛、技能抽查题库中的项目作为课程项目(任务)考核的基本载体,实施“会计成就人生千日苦练成才”技能竞赛,要求每个学生在校学生期间必须参加一项专业技能或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施每个专任老师必须主持或参与一个学生创业团队项目,每个教研室培育一个创业精品项目,形成和固化一批创新创业成果。

2.2.6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瞄准产业需求,加强与长株潭衡等省内重点经济区域合作,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考察调研,强化与行业龙头企业、世界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使每一个毕业生能就业,使每一个毕业生就好业,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全面梳理高职院成立以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建立优秀毕业生台账,开展毕业生电子档案建设试点。

2.3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和教授工作室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库等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专家,组建技术研发与服务团队,配合学院改革科研评价与激励制度,重点向核心论文、国家规划教材、教学科研成果奖倾斜,实施教学科研成果奖培育工程,鼓励更多教师投入教改科学研究。要求每位老师两年至少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或参与1项课题,副高以上职称每两年内至少申报1项省级以上课题。

2.4 产教融合

与企业合作共建“互联网+”会计工厂和财务大数据分析中心,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搭建“湖南省财经商贸类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平台,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开展云上实训、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行业标准开发等技术研究与服务,要求副高以上职称的每年必须为1个企业开发相关技术标准1项以上。

2.5 国际合作

瞄准“一带一路”战略,配合衡阳特变电工等企业走出去战略,利用特变电工在东南亚、非洲的合作项目,与特变电工合作到工程项目所在地开展当地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定期检查制度,将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个人,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考核,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跟踪过程,监测绩效,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可以预见,推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专业群的建设,必将大幅提升湖南财经工业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进而促进人才培养综合质量显著提高,并成为“管理化、信息化”的标杆,产生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双高技能专业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