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视角下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路径探究
2019-01-06闫立媛
闫立媛
(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天津 300410)
旅游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密不可分,因此,主题公园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对游客需求的预期,换言之,了解游客需求是主题公园发展的一个必要途径。了解中国游客需要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去思考,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中国人的品格和文化精神。从中国人对茶的喜好,能看出中国人精神需求,因而对茶文化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解读中国游客的精神需求,从而促进中国主题公园持续稳定发展。
1 茶文化解读
中国人爱茶,茶已经成为中国人一种生活方式,其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我们以为中国人喜欢茶主要是因为茶有“茶德”。从陆羽《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到《百茶联》的“八德”,人们一直都比较关注“茶德”的探究,品茶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茶,而是因为茶有茶“品”,茶有茶“德”。
1.1 茶德核心
茶的功效、茶德外延究竟包括哪些我们并不关注,因为无论人们怎样进行分类,茶对饮者身体康健和精神愉悦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其余作用都是由这两个核心作用衍生出来的,这对旅游动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们对旅游动机进行了种种探索分析,越分越细,越分越庞杂,实际上无外乎“康健”和“愉悦”两大动机,其余均是二者分支。因此,在这一点上茶叶与旅游似乎具有异曲同“功”之妙。
1.2 因地制宜
中国名茶产地、生长环境、种植要求并不相同。正是这些不同为茶的种类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其能符合不同季节、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加之制作方法不同,冲泡器具、冲泡方法不同,更增加了茶的普适性与针对性,使茶形成了老少皆宜,四季有饮的稳定市场。茶的个性,形成了茶的针对性,扩大了茶的普适性,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主题公园市场的思考,主题公园发展到底怎样才能稳中有升,茶文化能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启发和借鉴。
1.3 细斟慢酌
品茶,讲究一个“品”字,要“品”就需细斟慢酌。狂饮,品不出好茶,急是要不得的。而茶的种植过程、制作过程同样要依时依序而行,同样急不得。中国中庸文化讲究的就是不急不缓,恰到好处,这也许是中国人喜欢茶的一个原因,它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对天地的敬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很好地体现,所以“慢”未必是坏事。用品茶视角来看我们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建设,它的建设发展速度显然有些快。
2 国内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在肯定主题公园作用的同时明确地指出国内目前主题公园发展建设存在“概念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未来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可见,主题公园发展需要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2.1 主题公园概念界定
无论什么形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主题公园,它就必须有个主题或者说是一个Theme。主题是规划设计的灵魂所在,甚至可以成为主题公园的IP,它也是吸引人们游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主题公园与其他公园区别开来的一个核心因素。然而就国内主题公园而言,其主题设计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彰显。首先,主题公园概念内涵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各抒己见,如保继刚、周向频、楼嘉军等分别从主题公园的功用、构成、归属等方面对主题公园进行了定义。此后,专家学者绕过主题公园概念内涵,直接进行各种相关研究。《意见》则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对对主题公园的范畴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但《意见》根据规范需要,对主题公园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为主题公园进行了狭义定义。
以上对主题公园概念界定分歧,来源于主题公园建设本身主题不清,或者对主题重要性。认识不足。概念本身的模糊,势必导致主题公园规划建设中对主题缺乏清醒的认识,从而淡化甚至忽略主题的创意研究,主题有时只是一张皮,没有了主题的实质作用。我们以为这是目前主题公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乎着主题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2.2 规划建设不足
近些年,我国主题公园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快速发展,除方特、宋城、长隆等少数主题公园目前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以外,能够成为精品的,恐怕并不多,主要表现在其在规划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主题不清。主题公园概念不清,对主题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整个园区缺少灵魂,更没有IP可言。(2)主题缺乏个性化。有些主题公园对项目自身的优势分析不足,表现在对项目自身特色、园区所在地优劣势,目标群体需求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盲目模仿,反复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如各地影视城,除了地名不同外,在主题上并没有鲜明的特色,因此目前盈利的并不多。一部分主题公园主打“刺激”主题,其实,中国文化就像茶一样,并不需要太多的刺激,而愉悦并不意味着刺激,刺激也并不是老少皆宜。(3)缺乏长远规划。部分主题公园没有长远规划,急于占领市场,匆忙建设,结果不但没有占领市场份额,反而影响了该类主题公园的整体形象。(4)过分注重营销。营销是景区必要手段,但主题公园的发展主要主要在于其自身建设。在吸引游客重游方面,自身建设作用不可低估。综观国内主题公园建设,部分园区显然是建设投入精力不足,如天津凯旋王国园区目前已是毫无凯旋景象,设施设备老化,一片衰败之景。
2.3 品牌服务不足
体验经济时代,服务体验更为重要。主题公园应该有品牌的服务,服务对主题公园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品牌主题公园,人们会对其服务抱有更高的期望。如迪士尼乐园内一直主打服务这一营销策略,所以人们期盼着离开惯常环境,去那里体验梦幻之旅,然而上海迪士尼乐园内服务却存在种种让人无法产生“梦幻”的问题,人们对园区演职人员服务态度提出了种种质疑,长此以往,上海迪士尼乐园发展势必受到阻碍。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中确实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主题公园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主题公园盈利能力堪忧。
3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对策
3.1 理清主题公园概念
部分主题公园主题不明确,便与概念模糊密切相关。解决主题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理清主题公园这一概念。我们认为主题公园就是围绕具象或抽象的创意主题,进行规划建设的自然或人文的封闭园区。该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必须有主题。无论具象还是抽象,主题必须突出。主题是全园建设的点睛之笔,是灵魂核心所在。就像茶园必须有茶一样,没有主题或主题不够突出的公园,不能被称为主题公园。(2)主题必须是创意构思的结果,不能完全是天然的。(3)主题的载体可以是自然与人文兼具,也可是人文的。(4)有封闭的区域,区域面积视情况而定,能够充分体现主题,供人游玩即可。这也如同茶园,无论面积大小,人们一看就知道这里是一片茶园即可。
3.2 做好创意与建设
(1)主题创意是全园规划建设重中之重,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投入足够的精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就目前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现状而言,“刺激”这一主题应该慎重发展,毕竟茶是中国人传统饮品,它不同于威士忌,所以中国人与美国人相比在寻求刺激、冒险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应该更加倾向于慢节奏的非惯常环境中的休闲,享受品茶般的清闲与惬意。(2)注意个性化主题的创意。目前中国主题公园已经达到2000-3000家,如果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化,立足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实际上个性化也是创意主题必有之路,否则就谈不上创意。正如茶叶产地、种类、制作、冲泡不同,品起来不同一样,主题公园主题创意也需要自己的独特的品味。(3)做好长远规划。建园初期迅速打开局面,获取一定的盈利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不对周边市场与同类产品市场做充分的调研,不研究游客行为与需求,却要长久发展几乎是望洋兴叹。(4)处理好营销与建设的关系。营销对主题公园的盈利确实重要,但是营销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吸引游客眼球的同时也加大了游客对主题公园的期望,如果主题公园的建设与游客期望值相差较大,就会降低游客满意度,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主题公园要适度营销,以自身建设为主,否则适得其反。
3.3 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产业从一定程度来说,是服务产业,因此,服务在主题公园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硬件可以复制,科技可以共享,但是,真正的品牌服务却可以成为主题公园的一个IP,促进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
总之,目前能够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真正融入到相应的娱乐项目中的主题公园并不多见。如果能以品茶的心境来审视主题公园发展现状,了解有所需,创意主题甚至主题精品,为游客创造出共性与个性兼具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品质,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美誉度,进而提升游客的重游率,间接有效地促进主题公园经济效益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