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历史沿革在渗透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教育中的价值
——以茶文化为例
2019-01-06刘娟娟
刘娟娟,马 骁
(1.北华大学文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2.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性与传承性。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有刚中怀柔的太极文化;有哲学思想丰富的茶文化;有力道兼顾的中国武术文化;有历史悠久的儒学文化;有崇尚自然的道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在历史的洗礼中不断去其糟粕、沉淀精华,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内涵。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透视镜。
1 传统文化历史沿革
1.1 古代时期产生与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值一次思想解放的时期,在政治上,政治体制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奴隶社会体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体制也在战争的硝烟中渐渐确立起来。政治体制上的变革势必会引起社会上思潮的到来,文化上也会兴起新的思想。如“百家争鸣”,儒家学说在众多学派中脱颖而出,获得广大民众与统治阶级的认同。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中倡导“仁与礼”,这也在后来逐步演变为“仁义礼智信”的社会道德规范准则;儒学中的“仁政”思想,实则为民本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一种发展理念。此外,儒家学派在当时兴办学堂讲学,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对各个阶层的学童因材施教,人们因为受教育而变得有文化起来,个人的素养与思想也在儒学的熏陶之下思想越来越健全。由此可见,儒学是当时时代的产物,儒学文化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符合民众的需求,施教也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人文,让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诸如儒学文化一样对社会历史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在历史上也经历着变革,面临着挑战。如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而到唐宋元明清时期,儒学成为了各朝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笔试内容,直至近代,儒学文化也与外来西方文化经历过激烈的斗争。传统文化的变革,从客观上来说丰富了文化的形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1.2 当代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的政策上也倡导国民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随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开放,人们在传承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吸收西方文化。在文化的大染缸里,文化良莠不齐,人们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利诱,思想跑偏。社会上的享乐主义者、拜金主义者以及贪污腐败者由于思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文化上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些若不加约束将会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人们的思想的进步。而我国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在于促使国民的思想能够与社会的正方向一致,而不是违背社会法则逆向发展。我国在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些活动中,对采用古风汉韵的艺术手法来体现优秀的价值观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而先进的思想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也就证实我国文化的先进性与优越性,这也促进我国的国民在心中树立文化自信。
2 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
2.1 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文明发源于远古时代,从远古时代到当今,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却经久不衰,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不断焕发出它独特的文化魅力。经过千年积淀与孕育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是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精气神的重要体现,如果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没有让当代的人们受益,那么传统文化可能早已淹没于历史的浪潮中,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它又着强大的生命力。文化是魂,文化的自信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经过历史沿革的传统文化,存留了很多优秀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对于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与文化自信观念的树立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优秀的哲学思想滋养着很多人的人生,鞭策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2 传统文化对文化自信教育的价值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文化也逐渐地“走出去”。如,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优秀的儒学文化名扬千里。我国的文化在“走出去”的时候,“洋文化”也在涌入到我国的文化中,这一方面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增添活力,另一方面,它也不断冲击与淡化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今,圣诞节在中国的节日浓郁气息不亚于我国传统春节的喜庆气氛。近些年来,许多年轻人认为“年味”越来越淡,很多人甚至不愿意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过年走亲访友也成为了礼尚往来的流程。相比春节,年轻人更喜欢过圣诞节,或者在春节来临之际去国外旅行,“洋节”成了当代年轻人追崇过的文化节日,此外,“洋节”在我国的商业化气息,每逢圣诞节,我国国内各大商场装点着圣诞树,很多店铺兜售圣诞衣服、圣诞帽子以及圣诞礼物等,年轻人对圣诞的期待不低于春节时收到压岁钱的兴奋。由此可见,我国很多的年轻人对外来文化的喜爱远远超过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外的“洋节”充斥着我们节日的氛围中,再看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日氛围越发淡薄,基于此,当代年轻人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内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动力量。
3 茶文化对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教育的渗透策略
3.1 从禅茶思想中健全心智
禅茶一味,禅茶中融合了佛教的禅学文化而变得更具哲理性。在禅茶文化中包含正义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等优秀文化,由此可见,禅茶中具有着一般文化所不具备的社会化育功效,该文化与人文情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净化人们聒噪的心灵,促进人们崇尚淡洁与品德修养的建设,这也是禅茶文化的功能作用。禅茶思想可以让人们理事圆通,雅俗同归,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普遍的现实意义,禅茶文化中的正气、和气精神也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源泉。
3.2 用茶思维明辨是非
茶思维具有明辨是非的作用,茶思维实在人们的理论与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性。茶思维是具有思辨性的,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安静赋予的理智,人们在茶思维的作用下会逐渐让自己的心思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潜心坚持自身内心的想法思考。在我国的文化自信教育中,不断致力于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承出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如今的汉语是全世界使用最多的语言,正如SHE的《中国话》所唱的“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世界人民对于我国的文字与文字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国的汉字文化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近些年来,世界掀起学习我国儒家文化的热潮,可见我国文化的优越性,在此热潮下,我国很多的留学生主动担当儒学文化的传播者,让我国的文化走得更远。然而,社会上仍然有着热衷于“翻墙”学习舶来文化,对于这样的现象,可用茶思维来武装头脑,以免被西方的不良思想干扰。
3.3 在茶道中感悟人生
茶道之中融合了多方的思想,因而有着强大的包容特性,这也是现在人们应该自信的基点。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支优秀文化,它也曾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过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洗礼。在很早的时期,我国的百姓就有种茶的农事活动,人们在闲暇之余也会举杯斟茶来闲聊,这也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由此可知,茶文化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的,茶文化既融合了人们的社会经验与人文思想,它也杂糅了传统文化中的各类派系的优秀文化。茶文化顺随的历史变革,对人们社会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与约束作用,茶文化也因为是优秀文化而被很多品茶人士所追捧。
4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深化,我国致力于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我国拥有着厚重的茶文化底蕴,我们可以从丰富的茶文化中汲取先人的思想与道理,如此有厚重感的茶文化为我们确立文化自信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