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茶文化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

2019-01-06薛佳辉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美术

薛佳辉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各类文化不断推陈出现的今天,传统的高校美术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于艺术的追求。在中华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背景下,美术教学不仅要求能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更要求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渗入,并实现美术教学的升级更新,是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形成中华美术独特审美的重要内容。

1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目前高校的美术教育,是由大小班交叉教学的模式,课堂上教师要用有限的时间帮助不同基础和个性的同学完成对于美术的技法和审美的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高校的美术教育中都存在个性化缺失的问题。由于美术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不同的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和对美的感知都不一样,要在美术课堂中开展个性化教学才能让学生得到个性提升。但是,目前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都大同小异,很难达到学生个性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审美视野的拓宽和技巧的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下,会出现学生的两极分化,一部分绘画基础好、悟性高的学生会在课堂教学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美术知识体系,在课后能够自由运用形成独特的美术风格;而另一部分学生会有强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对美术学习失去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的单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高校美术教育中还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缺失的情况。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要求较高,为了赋予艺术更深厚的文化性,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美术的教学目的没有与人文艺术产生紧密关联,也难以帮助学生达成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深度诉求。在美术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技法,而忽略文化融入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使得学生的画作技法高超但是缺乏内涵,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若要能够实现其社会价值,一定要加强其文化属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艺术素材的同时把握文化内涵的表达,让教育活动更具有文化深度,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社会价值的实现。

2 茶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意义

茶文化早在一千多年的西晋时期就有了雏形,到唐宋时期发展大道顶峰。茶文化包含了育茶、采茶、制茶、煮茶、泡茶以及茶艺、茶礼等内容,从茶的种植到喝茶的学问经历了一千多年中国人的智慧。从茶文化的内涵来看,泡茶、品茶中蕴含着人文心态和哲学理念的穿搭,围绕茶展开的人文活动有茶画、茶舞、茶歌等,这些都诠释了一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特性。而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延续千年,也必然对于美术教育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2.1 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我国自古地域广阔,受到地域、风俗、时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茶文化资源多种多样。根据制茶工艺的不同,茶文化呈现出多重分支,风俗习惯又影响着不同地区人们的饮茶习惯,也反映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特征。由于茶文化常与艺术相连,因此,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茶文化,能够帮助茶文化资源得到挖掘和补充,丰富我国的茶文化体系,有利于帮助茶文化能够完整的传承和发扬。学生在学习不同茶文化之间共性和特性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艺术灵感,使茶文化和民族特点相结合形成的艺术能够帮助学生对美术课形成新的认知,提升美术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2 丰富高校美术教学资源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模式的僵化很大原因是教学资源的缺乏,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茶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教师打破美术教育的传统格式,创新发展出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赏茶、品茶的环节融入课堂,设置多种泡茶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感受,逐渐形成具有文化内涵又富有自主个性的创作风格,这样不仅能够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画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3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茶文化不仅体现制茶技术,更是一个地区民俗和民族文化的反映。以安化的黑茶为例,学生在品位黑茶文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从黑茶的历史根源和最初的属性来感受它的制茶工艺的魅力,在安化黑茶的泡制和小食搭配上,又能够看出安化地区人民的风土民俗,感受当地人的文化气息,以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将不同的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美术教育中,能够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也能在追求“慢生活”的茶文化中培养自己修身养性,不急不躁的品性,这对于艺术创作是十分有利的。

3 茶文化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方法

3.1 结合学生特点确定美术教育目标

要把茶文化与美术教育融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基础差异,安排符合学生特点和兴趣的茶文化教学任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先分析学生个体情况,可以从学生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人诉求等方面来分析。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和诉求展开,高校教育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发展,而非普遍知识服务。在确认学生诉求目标时,要根据目标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将茶画、茶道、茶礼等多种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教学素材中,通过茶文化内涵的讲述来影响学生的创作理念,激发他们高效学习的能力。

3.2 创设茶文化教学情境,编制教学规划

传统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能够学生提供很多的绘画创作素材,教师在教学活动设置合理的茶文化情境,能够为茶与美术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不同茶和茶礼的内容进行展示,搭配茶乐和视频展现,帮助学生在鉴赏活动中感知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是教师要善于从不同渠道获取以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通过美术作品技法和思想表达上的解析来帮助学习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茶文化内容的划分来编制教学计划,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搭配不同的茶文化教学情境。比如,课程的目标是要学生学会用美术作品现文化内涵的话,在茶文化情境教学中就要注重对茶内涵的解读,并对部分艺术作品文化表达这方面的技巧进行解析。

3.3 优化文化教育活动,培育学生创作技能

美术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审美能力,将茶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是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并起到辅助作用。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把握好这两者的融合可以从下面的内容着手:首先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审美能力的提升主要是思想和情感高度的提升,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实践的深入,如带学生进入茶园进行采摘体验来帮助学生从现实中得到创作灵感,把抽象化的茶文化融合到具体实践中,最后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人本和人性的关注,茶终究是一个艺术载体,艺术作品是为人文服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于人和人性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把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不仅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茶文化,也能让学生更快地理解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帮助他们的创作更具有文化性。教师应当创设多元的茶文化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融入茶文化,让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感。

猜你喜欢

茶文化内涵美术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活出精致内涵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美术篇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内涵漫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