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理念引领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9-01-06翟艳荣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茶文化心理健康

翟艳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610103)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的重要性已成为大众的共识,而诸多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日常的教育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主要的表现为部分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乃至相互的沟通交流能力出现障碍,其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连贯式教育促成了这些行为逐渐走向极端,日益严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教育问题。而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了诸子百家的礼仪文化以及思想,对于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可起到促进作用。

1 什么是茶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1]。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饮茶逐渐走到千家万户之中,各地域之间也形成了千奇百态的饮茶习俗,茶文化的积淀,对于高校学生心浮气躁的阶段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阶段的价值审美感,将茶文化与多种相融合,既能够促进茶文化的普及发展还能联络学生之间的感情,架筑沟通桥梁,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情感寄托。

2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特点

2.1 教育目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开展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其目标也的确“清晰”,然而不同的人对于清晰的理解也有千万种。而真正将原则性目标与其相关的操作性分开的人目前还占少数。在实际中,高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原则性与目的上是明确一致的,其目的构成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所有行动愿景[2],但若在对于高校生心理教育活动开展中以这些目的和办法来要求学生,不进行细化分析,是很难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的,因此,目前在这层操作上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度”的,这也是导致活动开展效率低下的原因。

2.2 教育手段

采取怎样的教育形式手段也是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就当前活动实践中反映出的状况来看,其相关的实施手段并未达到让人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说,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不会直接地曝露出,具有一定的内隐性[3],潜伏于集体之中,或是刻意让他人无法快速察觉,只是透过间接地快速的行为活动来表现出来,并且,有些理论上相同心理健康问题若是存在个体差异极大地学生群体之中也会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以这种传统的表现讲解授课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真正拉近学生距离的,所以就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成果。

2.3 教育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期间需要一条闭环积蓄内里来提升上升的“力”,这里所阐述的“上升”其实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质量,若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不停且积极地构建现代式教育评价机制,但是,在目前实际的操作中,仍然还残存着大量以传统测试为主的评价趋势,这些评价对象仍然会全方面地针对于学生“成绩”情况,而这不言而喻是对高校学生心理教育起着反效果,针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日常学习状况为主是荒唐的,且这种教育评价机制还出现了空缺[4],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最终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辅助。

3 茶文化理念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 心理教育载体

现阶段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沿袭传统讲解讲授的形式来进行理念传播,这根本就无法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而此同时,许多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在自己工作研究的范畴领域尝试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课程引导形态就需要一个崭新的载体,但这个“载体”不能完全脱离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更不能与本校的教研资源差距巨大,因此,用“茶文化”理念,引导学生进行“静、雅、思”的修习,并将其融合到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实施可能性高,帮助学生建立真正的沟通桥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形式。

3.2 融进集体

我国的茶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提倡的“内敛”、“和为贵”等都是古人传习下来的优良习俗,若以之理念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交际行为,进行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传统理论进行启发式教育。将这种宝贵的观念植入学生们的深层意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3 领悟茶文化,学习思想内涵

如同上文所提及的一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多属于内隐性信息,与外界关联微弱,且表现形式多样化,因此,想要真正地根除心理潜在疾患就需要利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国“茶文化”的引导之下,学生们在“思”中不断沉浸,从而形成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寻找的内心渴望,利用主观能动性,以此来达到从内而外的教育目的[5]。发挥“茶文化”理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其中的精髓思想,这样才能解决心理健康症结的个性差异化问题。

4 茶文化理念引导重要性

4.1 茶文化理念的启示功效

“茶文化”所提炼出的思想理念能够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在事实上我国“茶文化”不仅与人民世俗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也与一些宗教活动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进行“茶文化”的提炼,还是应该围绕着世俗之道来铺展开,通过在讲授这些文化内涵或是相关典故时,围绕着中心茶思想,真正发挥其启示作用。那么在现实教学过程如何才能高效且科学地实施这一点呢,这就对课堂教师的要求进一步增高,需要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尝试创新与学习,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来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将传统茶文化与特定相关的实际案例相结合,融会贯通,从一个生动、具体的视角来向学生展示或传递相关的信息,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4.2 茶文化理念的人际功能

我国当前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追溯原因,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于现代通讯科技的不断发达,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口语交流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个体之间日益缺乏正常的沟通交流,导致其在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或是工作环境中普遍感到内心孤独,而在这种强烈的情感需求而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之下,就极易诱发一些令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举动。为此,“茶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案例的结合,其中蕴含着人际交往之道,让学生自主感悟或是学习来获得其中的道理,或在教师的辅助驱动下,使得当代大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基本满足,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饱满和充实,减少冲动的消极想法,减少负面心理所带来的种种危险隐患。

4.3 高校学生自我感知力培养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往往需要蔓延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教师很难在其中发挥实在性的作用或是进行跟踪式反馈处理,这就要求普遍学生群体在茶文化教育其实的过程中,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自我行为的反思能力以及自觉能力,因此,教育应该从整体出发,积极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感知力。

5 实施策略

5.1 整体把握茶文化理念

在“茶文化”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地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首先作为教师的群体就应该整体把握住“茶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一些历史背景,在上文中提及到,茶文化不仅是反映了当代民俗社会的意识,还与宗教文化密切相连,教师聚焦社会意识层面,挖掘社会意识层面将显得尤为重要,其核心的理念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

5.2 建立合理且有效引入环节

合理并且有效地引入方式是指现有的心理教育形式的引入不能够与学院教学资源承载力差距过大,这不仅不切实际还会带来更加严重地后果。“茶文化”的引入理念教育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提点:以专题教学为主旨,教师应对茶文化基本理念的阐述逐渐引渡到当代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中来;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教师引发出来的结论应该与中国茶文化底蕴相互契合;以讨论为主要学习形式,这会激发出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构建交流的基础桥梁,使学生体会到交流的魅力。

5.3 教师启示教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教师在茶文化教学时应该逐渐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或是理念的干扰,尽量避免填鸭式教学[6],突出学生群体的主导地位,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启示作用,使学生能够自内而外地理解到茶文化的精髓,并且在课堂中随时引用一些校园中或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以及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再予以总结。

6 结语

新时期的到来对高校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而在新常态的校园生活中,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健康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心理承受力不断减弱,痛心的案例不断在身边上演。因此,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中国茶文化,几千年沉淀的文化与教育相融合,丰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形成好的氛围,引导心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茶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