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思考

2019-01-06郭晓辉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茶文化一带一路

郭晓辉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郑州 451450)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伟大倡议,其融古通今,使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不可否认,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我们必将遇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教育等各个层面的交流与碰撞,甚至冲突。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文化交流。茶自古以来就是和平友好使者,中国早期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基本上是与陆路丝绸(茶)之路相辅而行的[1]。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因此,加强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提升该专业学生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以及译介能力,充分发挥茶文化的沟通作用,用“民相亲”促进商务合作,助推“一带一路”顺利实施,造福全人类。

1 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与实践脱节,文化融入不够深入

中国茶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精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亲和力和凝聚力[2]。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始,茶经历了从“药”到“茶”的演变,也形成了与之相行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茶文化。因此,在今日谈茶文化,既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得清、说得明的,也不是三脚猫功夫上蹿下跳便展示得尽的。从学校教学来看,茶文化教学,就是要把茶文化基本的脉络缕清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职业倾向,重点学习茶文化的精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丰富自己的茶文化知识,并身体力行,从而既提升的自己的商务工作能力,也提高的自己的人生品味。

从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来看,与茶叶有关的教学多安排在《商务礼仪》《中外文化概论》等课程中,教师也较为重视茶文化的理论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由于不是专门开始茶文化课程,受限于课时安排,教师往往都是从理论上泛泛介绍中国的茶文化,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同时,对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选择创造等,缺少必要的展示,学生也缺少必要的练习,以至于在工作中,学生往往既做不到“侃侃而谈”,也做不到“运用自如”,难以体现出茶文化在促进商务沟通中的作用。

1.2 学生茶文化译介水平有待提高

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转换活动[3]。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4]。因此,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移植过程[5]。所以,在茶文化的对外译介中,翻译不仅要将“茶文化”的语言要素较为准确地翻译为对等的其他语言,更要将“茶文化”的文化内涵或者精神内涵传播出去。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品质与审美观,然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由于文化的隔阂,翻译起来往往词不达意,出现了“文化空缺词”。所谓文化空缺词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以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6]。在茶文化翻译中,文化空缺词也必然存在,这就加大了翻译的难度。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多是按照普通英语专业的基本规范来建设,附以几门商务类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往往英语基本功抵不上英语专业的学生,且茶文化翻译又有其特点,造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茶文化时难以准确传达茶文化的精髓,影响了茶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茶文化译介水平,就显得迫在眉睫。

2“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茶文化综合素养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且在对外传播中,逐渐与当地的文化产生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因此,作为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茶文化不再是中国独有,而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这也正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媒介的重要原因。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茶文化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不仅要懂得中国的茶文化,也要了解国外的茶文化;二是要具有茶文化的生活化经验,即能够将茶文化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出来,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三是具有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能够借助茶这个媒介,促进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更高层次的商务合作;四是要有对外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茶为媒,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成为对外商务活动中的高级人才。

3“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的对策

3.1 将茶文化传播上升到战略高度

文化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茶文化和茶文化的传播史,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将茶文化传播提升到战略高度,既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通过文化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将茶文化传播上升到战略高度,能够提高相关学科、专业对茶文化研究、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懂专业、会技术又精通茶文化的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服务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的实施。

2000年,西南农业大学创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全日制茶文化专业。随后,浙江树人大学、信阳农林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也都设立茶艺或茶文化专业。目前,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都培养茶文化方向的博士研究生[7]。可见,茶文化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有着天然对外交流基因的商务英语专业,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将茶文化教育上升到专业发展的高度,将茶文化教学融入到整个教育过程中。

3.2 加强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相关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外商务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又时谈时新的问题,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导向。李玲玲认为:商务英语课程应以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理论为指导,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方式分析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主客观需求,结合高校自身条件确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8]。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基本按照以英语学科知识教学为主、商务学科知识为辅的模式。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往往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相脱节,甚至造成学生毕业后英语和商务都没学好的局面。因此,以市场需求、学生需求为基本导向,改革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突出英语和商务知识融合为重点,以专业学习带动英语学习。李丽生就提出: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比重,用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带动英语学习,以英语提升专业水平[9]。商务英语专业也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出发,带动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的提升。

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课程建设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茶文化教学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按照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是其一项重要内容。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系统化的教学培养,在耳濡目染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将能力展现在日常工作中。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要定位好茶文化在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中的地位,针对性开设茶史、茶艺、茶文化等相关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素养,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第二,茶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我国虽然有较长的茶文化对外传播史,但长期以来我们英语教学缺乏生活化运用,且存在文化的差异,学生很难将汉语茶文化翻译为对等的英语,“词不达意”广泛存在。因此,在丰富学生茶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茶文化素养的同时,应将茶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茶文化译介水平。第三,茶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茶文化修养的提升,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茶文化相关知识,更要掌握一定的茶文化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展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能以茶文化交流促进商务活动的开展,才能以茶文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

3.3 将茶文化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

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并通过行为展现出来,才能形成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展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规范与约束才能形成本能,才能称之为素养。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茶文化教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课堂外放任自流,学生不能停留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课堂外做得“不三不四”,即学生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逐步内化为能力,并展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工作中自然展现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在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茶文化一带一路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