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茶叶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2019-01-06

福建茶叶 2019年1期
关键词:冷链茶叶运输

高 帆

(黄河交通学院,河南焦作武陟 454950)

1 我国茶叶农产品冷链物流总论

1.1 冷链物流模式概念

冷链物流模式是主要用于冷冻冷藏食品的运输方式。近年茶文化的普及发展下,居民通过茶道的渗透影响,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要求提高。茶科学的发展下居民对营养学的常识研究也逐步普及。人们对食品贮藏的生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某些在特殊温度下培育的特殊食品,需要的冷链物流保鲜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农夫山泉品牌最新培育的“17.5°阳光橙”,是在恒温17.5°的条件下生长的。在“阳光橙”运输的过程中,一旦温度过低或过高,橙子的水份会大大流失,营养也遭到破坏。由此可见,冷链物流不仅仅指对食材的低温冷藏、冷冻,更重要是对不同温度下食材的保鲜。在人口增长快速、农产品竞争激烈且农产品出产量日益扩大的今天,冷链物流模式还没有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因此,加强完善冷链物流模式,保障农产品生鲜度,是目前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和健康指数、发展国内农产品经济的重要关键因素。

1.2 基础设施配置状况

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模式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首先,对于需要低温冷冻冷藏的产品,没有一个智能的农产品调温监测模式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一直处于过于低温的状态,会使农产品产生打霜冻坏的现象。其次,目前农产品运输量大且利润低,对于需要恒温保存的农产品,无法投入更多的有效设备。因此,对于需要恒温保存的,现今的设备运输依旧低温保存,不能满足不同农产品对于温度要求的多样性。最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农产品的货运量大,并且部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过长。现今的冷链物流运输设备都是针对高品质生鲜进行小范围运输,基本没有较大容量的承载器械。综上,对于冷链物流运输的基础设施,还需要政府资金扶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及冷链设备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只有在固定的科技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才能够完善;而只有完善了基础设施,农产品的市场利润及居民的生活质量才得以提高。

1.3 茶叶冷链物流现状

茶产品作为经过晾晒、烘干、抖筛等各个部分精心研制后的农产品,其冷链物流指标并不需要太高。但基于现今冷链物流设备都是低温设备,并没有完全符合茶叶产品运输的机械设备和适应性温度。由此可见,茶产品的冷链物流运输现状处在一个尴尬的中间环节。目前,我国茶文化的普及传播下,饮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在礼茶习俗下,各种高品质茶叶及地域性茶叶也成了人们逢年过节送礼的必备物品。茶产品销量增加的同时,不同茶叶的物流运输要求和运输次数也开始增加,其中不乏价值不菲的名贵茶种。基于庞大的货运量和茶叶的自身价值、生长特性,我国茶研究协会开始联合物流产业,提出“茶叶冷链物流模式”的发展现状和解决方法。目前尚不完善的茶叶冷链物流体系开始逐步更新软件和硬件设施,为茶叶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

2 茶叶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2.1 运输成本利润分析

茶叶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运输成本和利润呈现不平衡的两头极端发展。对于价格较高的名贵茶种,冷链物流的配送模式及相应基础设施条件都更高,运输所需的成本资金也更大。但由于名贵茶种的自身利润更高,因此,完全可以弥补运输成本的消耗。反之,对于常见的普通茶种的运输,虽然其配送模式及基础设施应用都较差,但因普通茶种产量庞大,且利润较低,因此运输的成本相较于普通茶种销售产生的利润本身较大。面对盈亏不稳定的普通茶种运输,农户及商家便在运输模式上更加降低成本,减轻负担。这就造成了茶产品不保鲜、顾客消费不买账的情况。名贵茶种及普通茶种的运输成本利润不平衡,造成了茶产品市场的失衡发展。因此,必须注重加强普通茶种的冷链物流运输模式及支持,维持茶产品总体市场的良性发展。

2.2 运输服务质量分析

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运输服务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提高的速度较为缓慢。一方面,现有的冷链物流基础设备正在不断更新发展,在此发展下的茶叶品质及运输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冷链物流模式尚未有完整体系及资金支持,因此质量效率提高较慢。现阶段冷链物流的各部门服务人员,特别是负责物流运输及配送的职工,以兼职小工居多,固定的已经培训成熟化的员工较少。对于冷链物流运输模式及共同配送服务的了解及经验不多,经常出现运输温度调试错误、配送时产生顾客矛盾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必须形成固定员工体系群。以茶为纲,制定服务纲要,培养一批有经验的优秀员工,才能让冷链物流的运输配送过程顺利开展、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2.3 设备数据指标分析

设备数据指标分析是近年来人们对茶叶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后开始进行的。设备数据指标分析不仅要分析现有冷链物流配送设备的制冷机器转速指标、恒温模式持久性指标及不同温度下的农产品营养成分指标;还要分析各类不同茶叶农产品的最佳贮藏温度指标。经过以设备为主和以茶叶为主的共同指标分析,才能得出完整结论,研制出更符合茶叶运输贮存条件的设备,保持茶叶的最佳品质。现阶段的设备数据指标正处于分析发展的上升期,我国茶叶研究协会及冷链物流管理公司正在进行项目合作,共同承担茶叶农产品冷链物流关于设备数据的指标采集分析工作。

3 茶叶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优化策略

3.1 运输售卖一体化降低配送成本

运输售卖一体化能够降低配送成本,并为冷链物流提供资金支持。在进行运输售卖一体化操作前,首先应设置好运输体系,即预先规划好运输经过的城市服务站点等。并且将整个路线、地点发布在相关茶叶的售卖网上及物流公司的相应公众平台上。部分无法对本茶叶进行大批量采购的、位于茶叶产地和目的地中间的散点商家,可以在运输体系网站上直接进行预约购买,等待物流运输时将商品直接发放。通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利润,由运输公司和茶农共同分成。这种方式既保证了茶叶的售卖量,又能让部分茶叶提前完成运输,保证售卖茶叶的新鲜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运输售卖一体化,能够为冷链物流配送运输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如此一来,便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形式降低了物流厂家的设备成本,冷链物流所需的设备及研究资金都能够逐步落实。

3.2 物流售后一条龙提高服务质量

前文提到,茶叶运输体系人员不完善及不固定导致茶叶运输服务质量有所下滑。在现阶段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正在发展的阶段提高服务质量,除了培养人才、完善运输体系外,还应将物流和售后相联结,进行冷链运输、配送到家及售后管理的一条龙服务。一方面,在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中,设置售后客服人员岗位。针对配送中出现的配送延迟、货物量出错及设备损坏等状况进行统一记录、上报及解决。以往的物流问题是买家卖家协商,现今加入第三方,能够节省两方时间,通过售后服务的第三方介入,也能够防止买家卖家之间的故意投诉事件。

3.3 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优化基础设施

运输售卖一体化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并且能为设备提供资金支持。然而,运输售卖的旺季和淡季及茶叶茶种的流行度趋势,商家无法准确预估及调和。因此,对于庞大的科研经费及设施修护,商家及冷链物流公司自身能够提供的资金量及回本程度缓慢。为进一步加快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体系的构建及完善,给予居民最大程度的农产品生鲜度,政府应出资进行设备研究的科研拨款及设备优化的资金支持。政府以入股形式拨款,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及设备完善后,从商家的利润回本过程中进行分红。既能够保证政府资金不被滥用,又能对现阶段的冷链物流运输状况进行帮助扶持。

4 结论

通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设备等一系列策略下,我国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必将以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茶叶农产品冷链运输的分析优化,对其他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也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冷链茶叶运输
《茶叶通讯》简介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香喷喷的茶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中冷联:2015年度中国冷链50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