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子宫脱出症的手术治疗
2019-01-06杨春清
杨春清
(临夏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甘肃 临夏 731100)
子宫脱出症是一种多发于母牛妊娠后期和产后不久母牛发生子宫及产道器官脱出体外的一种急性产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病牛就出现排尿困难,持续努责,疼痛明显,严重时脱出的子宫被污染、破损、出血坏死,甚至出现休克而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一种疾病,笔者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且大幅提高了治愈率。
1 发病原因
本病多数人认为产道韧带松弛有关,中兽医多认定的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引发。笔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怀孕母牛缺乏运动,长期饲料单一,光照不足有关,还有圈舍坡度太大,导致怀孕后期母牛的后躯负重过多有关,再者助产方法不当,或者子宫颈开张不充分而过早采取了人工主产措施导致本病发生,手术剥离胎衣时的手法粗暴,使用催产素过量可诱发此类疾病的发生。
2 断 诊
根据产道及子宫脱出体外的特殊症状,做出准确判定,但必须根据全身临床表现,发病时间、精神状况、体温、心跳、全面把握做好预后判定,并与畜主充分沟通,做好畜主思想工作,使之对你的手术全力支持。
3 治疗原则
以手术治疗为主,配合静脉输液,中药调理为原则,确保手术成功,并保证痊愈。
4 手术治疗
(1)术前必须准备:全弯缝合针2个,止血铅2把,中粗缝合线2 m,普鲁卡因注射液100 mL,碘酊、药棉、绷带、普鲁卡因青霉素粉,高锰酸钾粉、温水、新洁尔灭消毒液、防护服、干净的棉布、长臂手套、胶鞋、平整干净的手术场地。
(2)把清洗干净的手术器械、带缝合线针等浸泡在0.3%新洁尔灭消毒溶液中备用。
(3)做好个人防护和助手防护,并充分交代好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好一切急救措施,确保手术成功。
(4)开始手术,第1步,选好宽敞平坦的场地,将手术病畜采取前躯底、后躯高的站立保定方式。第2步,充分清洗脱出体外的产道及子宫,先用温水和新洁尔灭配成0.1%溶液清洗,也可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淋浴式的冲洗,并且剥离残留的胎衣,要求手术动作要舒缓,防止子宫出血等不良反应,并清洗患畜后躯及外阴周围。第3步,把清洗干净消毒好的子宫,用干净消过毒的棉布包裹严实,防止再次污染,一般由助手负责包裹固定。第4步,外阴麻醉,用0.5%普鲁卡因注射液100 mL,用12×35针头在病畜阴唇上下左右做浸润麻醉。第5步,麻醉以后,助手配合术者托起经包裹好的脱出子宫和产道均匀撒布普鲁卡因青霉素粉牛3 g,先将靠近产道口的部分缓缓送入,当把子宫送入一半以上时,可与助手配合一起用力,一次性将子宫全部送入腹腔。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病畜怒责反抗时,尽量使其保持安静,术者可暂停手术尽量不可用力过大,可在牛角上轻轻敲打,分散牛的注意力,降低反抗。在病畜不发生怒责时,尽快将脱出的子宫和产道连同包裹棉布一起送入腹腔内,待病畜安静后,轻轻取出包裹的棉布,在子宫中放置涂擦普鲁卡因青霉粉约3 g。第6步,将病畜适当牵遛,术者不急于取出手臂,在病畜行走时配合病畜轻轻摆动子宫,使子宫尽量保持原有的状态,防止子宫扭转。第7步,缝合,术者取出手臂后,使病畜保持站立,马上清洗消毒外阴部,并指导助手捏住产道口,术者迅速用穿好线的弯针从一侧进针到另一侧出针,一般在距阴唇口6 cm处进针,另一侧针头也必须从相应的位置引出双线,在紧贴皮肤引出的双线中间放置长5~6 cm,直径2 cm的药棉棒,并打死结固定,另一侧用同样的方法打结固定,两侧棉棒的距离不可过近,也就是说两侧棉棒距离在牛5~8 cm。根据术部皮肤的薄厚保持适中,防止出现排尿困难,或线头过紧而导致疼痛反应,缝合4~8针,不可过密,也不可过稀。至此,手术全部结束,清洗消毒外阴部,根据病畜的精神状况适当牵遛,使其保持安静,充分休息。
5 药物治疗
巩固手术疗效,防止复发和感染可用以下处方。
5.1 输 液
第1组: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入樟脑注射液20 mL,VC注射液50 mL。
第2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入安乃近注射液3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30 mL,青霉素钠1 600万单位。
第3组:2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入200 mL葡萄糖酸钙。
第4组:同上。
第5组: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入产后快康注射液(复方赤芍)50mL。
第6组: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能量合剂50 mL。
如果怒责严重可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 mL;如果有出血倾向,可加入酚磺乙酰胺注射液50 mL。
5.2 中药治疗
中成药补中益气散,口服250 g,一日2次连服5 d。也可用处方:黄芪60 g,党参50 g,白术40 g,枳壳30 g,益母草50 g,升麻20 g,地骨皮20 g,当归40 g,柴胡15 g。以上药物粉碎研细,沸水冲泡,候温灌服,一日1剂,连用7 d。
6 小 结
这种病治疗是一种补救措施,还是预防为主,用以下措施:
(1)改善圈舍条件,圈舍坡度不可过大,平缓为主。
(2)加强光照和运动,尤其怀孕5月后必须有适当运动,每天不少于30 min。
(3)加强营养保持适度膘情,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乳酸钙等营养性添加剂。
(4)保证充足优质的粗饲料,重视精饲料,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平衡。
(5)妊娠后期勤换垫草,圈舍保持清洁干燥卫生。
(6)根据病畜的临床变化及时调理治疗方案,确保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