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伟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
2019-01-06张鹏,李超
张 鹏,李 超
(1.北华大学体育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2.北华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思想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为了使大学生不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也极为重视。但是就当前来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思想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妨将“四个伟大精神”纳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取得相应效果。
1 四个伟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
1.1 四个伟大精神
“四个伟大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总结与归纳,主要分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四个伟大精神”有助于帮助我们认准战略方向,实现更好的发展。其一,伟大创造精神是时代前进的重要因素,只有持续地开展科技创新、科学创新,我国才能够真正地在世界上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而伟大创造精神要求政府对创造精神加以弘扬,对创新能力加以鼓励。其二,伟大奋斗精神是时代得以发展和前进的真实动力因素。只有奋斗,我们才能够将事情落到实处,也才能够真正接近并完成所追求的目标。其三,伟大团结精神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够绵延不断地走下去。其四,伟大梦想精神是时代前进的内在驱动因素。只是因为怀揣着梦想,我们才有着走下去的动力,才能够在未来投入更多的精力。
1.2 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称,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核之所在,同时也集中反映了该体系的内在要求。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践行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就整个国家而言的,其是国家建设的目标追求,同时也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观范畴中处于最高层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就整个社会来讲的,其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之所在,同时也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就公民自身而言的,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行为标准,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和健全自身人格、提升自身思想内涵和素养。
2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现状
就一份针对大学生的相关社会调查报告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着很多不充分之处,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都无法悉数说出,可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外在压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面临着诸多外在压力,这些压力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在市场经济日渐发展的背景下,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开始受到大众的质疑,而这也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市场经济使得社会上的价值观变得更具有多样性,这也使得大学生乃至社会群体难以在相关事物上达成共同的、一致的观点或看法。其次,外来文化的入侵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有效性。据了解,当前西方快餐文化等不断涌入我国,很多青少年对于西方文化元素有着崇拜心理,肯德基、麦当劳、漫威电影、迪士尼等西方文化符号充斥着他们的大脑,这使得他们对于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愈加漠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存在着相对多元的价值观、思想观,因而他们更加容易受到西方价值理念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在接受核心观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动摇。最后,网络不良信息同样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当前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网络,这事实上也侧面反映出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尚处于思想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无法自主过滤和筛选出那些真实的、积极的信息元素,相反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和影响,导致他们在价值选择上出现迷失。
2.2 内在问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内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点。首先,高校在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时往往存在着“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作风。相关负责人会在校园广播、校园公众号、校园网等平台发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报道内容,辅导员也会以集会或短信的形式予以宣传,但这些宣传实则是“为了宣传而宣传”。相关教育人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在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而并未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这也会导致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其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太过于依赖思想政治课程,其他专业课程甚少融入与之相关的内容,这就给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些思想政治课程的任课教师存在思想素质不过硬等问题,那么他们在教授学生相关知识时就容易将学生“带偏”,导致学生无法准确认识核心观。最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太过重视理论内容的宣传与阐释,较少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日常生活问题,这就使得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也因此很难在生活和学习中准确运用核心观处理相关问题。
3 四个伟大精神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中的融入
3.1 教育内容
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教育内容切不可太过于形式化、理论化,而应该与实际报道等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够更为形象地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体现四个伟大精神的具体事迹、新闻报道等作为教学素材,并将其融入到核心观的教育之中。比如,“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是我国独立研制及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其是相关工作人员团结奋斗的成果,其完成了中华儿女的“飞天梦”,因而可以说“嫦娥三号”的成功体现了四个伟大精神中的“创造”、“奋斗”、“团结”以及“梦想”,值得大学生学习。将这样的具体事例作为素材融入到核心观教育之中,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可贵之处,可以使学生对核心观更为感同身受,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成长为肩负社会主义奋斗目标的一份子。
3.2 教育形式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更加生活化、趣味化,教育工作者不妨对教育形式加以优化。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堂环节、课外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设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将学生分为创造小组、奋斗小组、团结小组以及梦想小组,并给不同小组指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运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集中展示四个伟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共通之处。在课外环节,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校园网、公众平台、校园广播等平台有效运用起来,宣传四个伟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相关内容,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身处于校园之中也可以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