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操技能训练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2019-01-06张建伟段晶晶
张建伟,段晶晶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职教中心,河南平顶山 467000)
平煤股份一矿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矿井,伴随着建矿六十周年的来临,煤矿井下地质条件恶劣,开采战线拉长,加强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许多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在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把实操训练放到首位,严格执行实操考核,提高其安全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实施了第30号令《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修订了《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要求》,充分强调要加强对职工的实操培训,规范员工实操行为。为落实相关规定,提升员工技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依托培训实操基地,大力推行实操训练教学,提升员工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用理论指导行为,使职工操作行为更加规范,在工作中达到知识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1 企业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训体系缺乏针对性
企业培训一直出现统一的培训路线。就是说把一般工种的员工不分专业,不分档次的混在一起培训。这样就造成了培训上的很大困难。水平较高的员工接受程度快,浪费了时间在原点。有许多员工总是认为干了多年,个人的知识、经验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对待培训只是一种被动接收。水平较低的员工,接受培训比较困难,在吸收上也比较差。这样严重出现了两个极端,在培训上造成了很多困扰。培训的效率低,达不到就要去参加培训的效果。
1.2 工学矛盾
安全培训工作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是提高煤矿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从事井下生产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随着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职工参加安全培训的力度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快,因而“工、学”矛盾随之产生。煤矿企业毕竟不是学校,是以生产为主,有许多岗位是单人单岗,如果长时间抽出部分职工参加培训必然造成生产单位用人紧张等。
2 促进实操技能训练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的对策
2.1 训练常态化
为了解决“工学”矛盾,每月份由各基层区队上报实操计划,培训部门编制全矿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递进式学习方法,即:“不会操作——仅仅会做——操作熟练——熟能生巧”的训练过程,达到层层递进、步步提高的培训目的,因为每名职工都有“更上一层楼”的欲望,确保了实操基地常态练兵。
2.2 实操包干化
为更好保证学员实操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自身操作能力的提高,我们把现有的每个工种,按该班的专业教师数分成相应的几个班组,每个教师包保岗位工种或一个班组、包保学员人身安全,负责所包保学员的实操考核,学员在工作中因操作失误,包保教师要承担责任追究。这样以来每个班之间有评比,学员之间有对比,学习劲头足,同时,教师之间有了相互比较,也就有了竞争,只有专业教师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2.3 教学模块化
我矿把各专业(工种)的实践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安全意识、实操步骤、故障排除、案例分析”,并将每个大模块又分成了不等的若干个小模块。
首先,这四个模块我们采用的是梯进式教学法,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培训专题,是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的培训活动,形成了同步式的“方法、方案”一体化教学,把“教学、演练、实践”融为一体,以实现操作能力和素质提升的教学模式。
其二,让学员从基本的应知应会开始学起,第一个模块考核合格了方可学习下一个模块,以此类推,一方面给学员以压力,另一方面也便于学员打好基础。实践证明,动手能力或者说操作能力是员工的素质体现,它反映的是人的想象与动手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员工动手能力强了,在岗位操作中也不会出差错。
其三,实操模块的划分是本着完整而独立、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进行的,力争让学员做到学会一个模块就等于掌握了一项基本技能。这样不但便于学员学习掌握,也便于多位教师同时教学时的协调,通过实践我们目前所划分的模块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2.4 考核动态化
为了让职工在学习本专业时更有主动性,把这四个模块进行动态化考核,按照模块标准进行百分制评价,只有“安全意识、实操步骤、故障排除、案例分析”四个模块全部达到90%以上,实践操作就计为合格。如果评定不合格,重新开始学习,考核结果存档管理,学员实行—人.档。
2.5 知能一体化
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实现员工理论与实际的对接,用理论指导行为,使职工操作行为更加规范,在工作中达到知识与行为和谐统一。
3 实操技能训练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取得的效果
3.1 明确了教师职责,提高指导老师的责任心,创新规范实操教学的方式、方法,便于系统管理,采用模块梯进式教学法,其意义在于强调上游学员对中下游学员的积极带动作用,让中下游学员自觉、自愿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模块化”梯进式教学法的根本目的。
3.2 优化了实操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学员在肯定自己的实操能力的同时,还是觉得有些不足,按模块、分层次、分小组、分工种,目的是让所有学员都参与到主体学习中来。同层次的学员在一个小组里,组员之间你追我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3.3 解决了员工培训过程中“高分低能”的现象,使员工由不会操作到熟能生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