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痘的诊疗与防控

2019-01-06闫文慧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蚊虫传染季节

闫文慧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畜牧兽医局,741020)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夏秋季节易流行,尤其在气候潮湿、环境卫生差、蚊虫较多的情况下会加速该病的传染。8至10月份期间,不少养殖场都发来求诊信息,通过甄别发现是鸡痘肆虐。现就鸡痘的诊疗和防控进行归纳整理,以供参考。

1 传染途径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一般发生在6~10月份。蚊虫是主要传播媒介,传播途径通常有三个方面:一是蚊虫叮咬传播夏秋季节是蚊虫猖獗的季节也是鸡痘流行最为严重的季节,携带鸡痘病毒的蚊子通过叮咬健康鸡将病毒传播开来,导致整群大面积发病,甚至祸及周围鸡场;二是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或发病鸡没有进行隔离饲养,通过呼吸传播使鸡痘病毒附着在健康鸡呼吸道黏膜造成传染;第三是接触性传播主要是患有皮肤性鸡痘的鸡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引起传染,也是皮肤性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2 临床症状

鸡痘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4~10天,病毒在入侵后引起细胞增生,形成痘疹,痘疹破损后形成结痂,破损的痘痂也最易引起接触传播。根据发病部位状态不同,本病可分3种类型。

2.1 皮肤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在面部、眼皮、冠、肉髯、嘴角与肛门周围等无毛或羽毛稀少的部位,出现密集或分散的痘疹,初期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水疱样,最后干瘪干燥形成痂皮,数个痂皮可融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痂斑,时间长后颜色加深变成棕黑色,剥去痂皮可露出出血病灶。痂皮可存留10~15天,脱落后留下灰白色的疤痕。皮肤型患鸡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传染相对较慢,病程2周左右,如群体没有继发感染,则对生产性能影响不算太大,但如果鸡感染皮肤性鸡痘,且痘疹长在眼部则会严重影响视力,造成觅食困难、精神萎靡,最后因缺乏营养死亡,一般肉鸡会影响增重,蛋鸡会影响产蛋。

2.2 黏膜型:病变主要发生在气管及食道、口腔内黏膜,先期在黏膜上出现黄白色的小痘,小痘互相融合后形成一层假膜,位于呼吸道的假膜扩大增厚后可使气管狭窄而引起呼吸困难,较大的假膜脱落后可阻塞气管导致鸡窒息死亡。口腔痘疹及溃疡会继发感染,引起其他炎性病变,也可使鸡采食或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精神萎靡不振,生长发育迟缓,雏鸡感染死亡率高达60%。

2.3 混合型:通常情况下在同一鸡群内皮肤型与黏膜型常常先后存在,造成流行传播,对两种类型同时存在的鸡痘称为混合型鸡痘,混合型鸡痘较单纯皮肤型、黏膜型对鸡群的危害更为严重。

3 防控措施

3.1 疫苗接种。鸡痘活疫苗接种意义重大,对于发病早期的群体,可采取紧急免疫刺种的办法,日常预防接种则可根据疫病流行季节采取相应变化接种,20~30日龄雏鸡刺种1针,30日龄以上的可多刺种1下,接种后注意观察3~7天,刺种部位出现小疱,后期出现红肿、结痂表明接种成功,如无如何反应,则应重新刺种疫苗。夏秋季节蚊虫较多,易发病,首免可适当提前一周左右,后备种鸡则需在首免2月后加强接种1次。

3.2 环境清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便,时刻监测圈舍温湿度。门窗做好纱帘以防蚊子进入,定期杀灭蚊虫,尽量降低蚊虫数量,可采取喷雾或药熏方法,圈舍及外围环境要一律打药,不能有所遗漏,努力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如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严重者可直接淘汰,以免传播给其他集群,造成更大损失。

3.3 中西医治疗

3.3.1 痘疹处理。对皮肤性鸡痘可先创伤痘痂,剥离痂皮后涂抹紫药水或碘酊,部分报道可涂白矾,可信性有待验证。对黏膜型的可根据出痘部位采取相应方法剥离假膜,涂以碘甘油。眼型鸡痘还可使用2%硼酸洗眼、病毒灵眼药水滴眼等方式处理,涂抹药液亦可用以下中药方剂二。

3.3.2 药物治疗。正常集群可间隔一段时间饲喂鱼腥草或板蓝根等以预防病毒感染。患病后可试用中药方剂。

方剂一:每100只鸡,金银花40g、板蓝根30g、桑叶20g、茯苓40g、甘草15g、茵陈40g、葛根60g、柴胡40g、菊花40g、蒲公英30g,水煎,药液直接饮服或拌料饲喂。

方剂二:雄黄、硫黄等量研磨成粉,剥去痘痂外敷。

猜你喜欢

蚊虫传染季节
辛巴狗幽默日常
带您了解蚊虫驱避剂
夏天来了 实用防蚊虫妙招请收好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传染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