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白肌病的防治

2019-01-06罗志刚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肌病脱氢酶骨骼肌

罗志刚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关山乡畜牧兽医站,731600)

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部位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各种动物特别是幼畜、幼禽均可发生,山羊羔的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挪威、瑞典、英国、美国等国都有本病的发生。我国的西北、华北、西南等地区,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都有本病的报道。个体营养良好与否均可发病,且常呈地方性发生。本文仅以仔猪白肌病为例,就对其防治与大家做一探讨,仅供参考。

仔猪白肌病,以前国外报道较多,在3~4月份发病。病猪以20日龄到6个月龄多见,成年猪少有。病因尚来明确,有说与维生素E缺乏有关,有说与微量元素硒不足有关,不过总的可以认为是营养不全,饲料单一而致病。

1 病状

出生后20日左右的仔猪多发,成猪少发。患病仔猪一般营养良好,身体健壮而突然发病。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呼吸促迫,常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可见后肢强硬,拱背。行走摇晃,肌肉发抖,步幅短而呈痛苦状;有时两前肢跪地移动,后躯麻痹。体温一般无变化。部分仔猪出现转圈运动或头向侧转。最后呼吸困难,心脏衰弱而死亡。死后剖检变化:骨骼肌和心肌有特征性变化,骨胳肌特别是后躯臀部和股部肌肉色淡,呈灰白色条纹,膈肌呈放射状条纹,切面粗糙不平,有坏死灶。心包积水,心肌色淡,左心肌变性最明显。发病初期表现精神不振,猪体迅速衰退,往往出现起立困难的病状,病势再发展,则四肢麻痹。呼吸不匀,频数,心跳加快,体温无异常变化。病程约为3~8天,最后倒毙。也有的病例不出现任何病状,即迅速死亡。

2 病理剖检

死猪尸体剖检时,可见骨骼肌上有连片的或局灶性大小不同的坏死,肌肉松弛,颜色呈现灰红色,如煮熟的鸡肉。此种灰红色的熟肉样变化,时常是对称性的,常发现在四肢、背部、臀部等肌肉,此类病变也见于膈肌。

心内膜上有淡灰色或淡白色斑点,心肌明显坏死,心脏容量增大,心肌松软,有时右心室肌肉萎缩。心外膜和心内膜有斑点状出血。

肝脏郁血充血,边缘钝圆,呈现淡褐色、淡灰黄色或粘土色。常见有脂肪变性,横断面肝小叶平滑,外周苍白,中央褐红。常发现针头大的点状坏死灶和实质弥漫性出血。

3 诊断

可根据地方性缺硒病史、饲料分析、临床表现及病理剖检的特殊病变,以及用硒制剂治疗的良好效果可作出诊断。仔猪“白肌病”该病临床症状为运动机能障碍(喜卧、起立困难、跛行、四肢麻痹)、心力衰竭(心跳加快、呼吸不匀、频数)、精神沉郁、不哺乳。其间,对死猪进行解剖和镜检,发现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坏死、色淡、苍白,似煮肉样或似切开的鱼肚肉样,可确定为仔猪白肌病。

实验室诊断:心电图异常,见ST波段上升或下降,表现为室性期外收缩。血液学检查可见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酶活性升高,尤其乳酸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5的升高更为显著。

4 预防

4.1 选育应激抵抗品种猪,可从遗传育种方面加强研究,培育应激抵抗猪,尽量降低猪只对应激因子的敏感性。

4.2 收购和运输时避免和减少应激刺激,喂食不可过饱,以免负重过大,运输时尽量避免雨淋、日晒、高温和颠簸。

4.3 改善宰前饲养管理。保证圈舍通风、阴凉和卫生,避免猪只互相挤踩、咬斗,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宰前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让猪多休息,不要当天购进当天屠宰。

5 治疗

5.1 发生此病后,应立即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有一定效果。但往往不能杜绝此病,还应配合使用亚硒酸制剂。

5.2 有人根据治疗羔羊和犊牛白肌病的经验,用亚硒酸钠治疗病猪获得成功。

在饲料中混合亚硒酸钠,母猪10mg,仔猪2mg,经过15天重复给药一次,进行预防。

5.3 对3~6月龄的仔猪发生白肌病后,按每头3mg~8mg喂给亚硒酸钠,15天后复给药一次,25天后再给予上述剂量的1/3,混合饲料喂服,均有良好效果。

5.4 用0.1%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注射,剂量按每头2ml~3ml一次注射,可使病猪获得痊愈。但是,亚硒酸钠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确定用量时必须谨慎。皮下、肌肉注射亚硒酸钠对局部有刺激性,可引起局部炎症。也可配合使用维生素E,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屠宰前60天必须停止补硒,以保证猪产品食用的安全性。

5.5 配合用维生素E500mg~800mg,肌肉或皮下注射,连用2~3天,以后剂量减半,再使用4~6天,可获得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肌病脱氢酶骨骼肌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双剑合璧”共克肌病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乳酸脱氢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秋水仙碱中毒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道
硫化氢影响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