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2019-01-06陈小兰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链霉素肌注气囊

陈小兰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甘肃定西730500)

鸡支原体病属于鸡败血性支原体(MG)所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疾病本身不会在短时间内导致鸡群死亡,不过极难根治且易复发,降低了鸡肉品质,减少了养殖户经济收入。

鸡支原体病病程长,可在鸡群里长期存在或蔓延,会并发或继发其它一些传染病,典型病症即流鼻液、咳嗽、气喘、鼻窦肿胀、雏鸡与育成鸡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等,直接影响到鸡养殖业发展[1]。

1 鸡支原体病的诊断

1.1 本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时,鼻汁增多,鼻孔堵塞,会引发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等,死亡率极高。

1.2 采用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法氏囊等冻干苗免疫接种会诱发该病,典型表现即免疫后2-3天鸡只表现出打喷嚏、咳嗽等病症。

1.3 采取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诊断,其中病原分离鉴定属于鸡支原体病诊断的最常用方法,而血清学检查属于快速诊断方法,这主要被应用于败血支原体控制计划的鸡群检测和疑似感染的辅助诊断。

1.4 剖检诊断。具体病变部位为呼吸道,气管中黏液增加,鼻腔黏膜潮红发炎,偶可见气囊中有泡沫样或干酪样物,若感染大肠杆菌,则会引发心包炎、肝周炎等;若继发非典型新城疫,可见腺胃乳头肿大,肠道淋巴滤泡出血。

2 综合防控方法

2.1 加强饲养管理。养殖过程中应保持鸡舍通风性良好,内部温度适宜,注意留意天气变化与昼夜温差,做好防寒保暖,减少发病率。同时,为鸡群投喂营养丰富、新鲜的饲料,禁喂发霉、变质饲料,每日均应投喂一定量蔬菜,保证饮水充足,注重维生素补充,提高鸡群抗病力。另外,养殖者应有卫生安全意识,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定期对食槽、栏舍等进行消毒,减少感染率。

2.2 做好免疫接种。现今败血支原体菌苗包括弱毒苗(如6/85株、F36株、TS-11株)与灭活苗,其中弱毒苗免疫方式:6-20日龄使用支原体弱毒活苗点眼免疫,通常免疫1次则可,10-16周龄可使用活苗重新免疫一次;灭活疫苗接种免疫方式:40日龄使用0.25ml,超过40日龄的鸡使用0.5ml,于颈背部皮下或大腿部肌注;产蛋鸡产蛋前再次接种,每只用量为0.5ml。

2.3 清除种卵内鸡支原体。经卵传播属于鸡支原体病的关键传播途径之一,还需通过两种方法来达到卵内支原体消除的目的,即抗生素处理法与加热法。其中①抗生素处理法。即把孵化前的种卵加热至37℃后即刻置于5℃的可抑制支原体的抗生素溶液内15-20min;或把卵置于密闭容器抗生素溶液里,将其中部分空气抽出,再慢慢向其中放入空气让药液充分进入卵中;②加热法。对孵化器里的种蛋压入热空气,确保温度于12~14h里慢慢升高至46.1℃,再转移至正常孵化温度里孵化,同样可取得不错的卵内支原体消除效果,但该法会使种卵孵化率降低8%~12%。有研究发现,通过恒温45℃的温箱对种蛋作14h的处理,再改作正常孵化,也可取得不错的卵内支原体消除效果,且若温度控制得当,基本不会影响孵化率。

2.4 治疗方法

2.4.1 西医治疗:鸡败血支原体(MG)会使气囊受感染形成干酪物,药物要到达该部位较困难,以致于MG能长期存活于鸡体内,不断复发,故而高敏药物的选择很重要[2]。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在该病的治疗中效果不显著,首选药物应为链霉素,再者是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红霉素。成鸡每只使用链霉素10万单位肌注,2次/天,或用卡那霉素按照0.5万单位/只肌注,2次/天,持续用量3-7天;5-6周龄鸡每只使用青、链霉素各5-6万单位,或每只用卡那霉素4万单位,1次/天,持续用药3-7天。全群给药可选择红霉素、泰乐菌素与支原净等,把药添加到饮水里投喂或拌料饲喂,连续用药3-4天,效果也不错。

2.4.2 中药治疗:选择茯苓、柴胡、厚朴、荆芥、桔梗、半夏、陈皮、甘草、杏仁、赤芍、麻黄、贝母各30g,细辛6g,研磨成粗粉,添加沸水焖30min,取上清液加适量水饮服,剩下的药渣拌料,用药量为1g/kg(体重)。

猜你喜欢

链霉素肌注气囊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肌注有机磷农药致急性重度中毒2例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不同硫酸链霉素浓度对烟草夏枯病防治效果探究
体外诱导禽巴氏杆菌链霉素耐药株及耐药机制的初步分析
Genome Shuffling选育普那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 LS15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生化法处理后的链霉素废水出水对斑马鱼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