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化控常见的几个误区及正确控旺措施
2019-01-06王俊艳
王俊艳
(平山县种子管理站 河北 平山 050400)
有经验薯农都清楚,红薯秧子特别容易旺长,导致红薯产量低。所以要想红薯产量高,薯型好,则需要科学控旺。
1 红薯化控常见的几个误区
1.1 化控时间偏晚。大部分薯农往往是前期“不敢控”,主要是怕用药量掌握不准把红薯秧子给“打住了”,要“等”秧子长旺了、封垄后才“狠控”,结果造成疯长、旺长,甚至空棵不结薯。有的“控的不长了”,还得用生长调节剂解药害,用肥料催薯秧。这样的结果是造成红薯秧子忽而猛长、忽而近乎停止生长,使得茎叶生长和薯块生长严重不和谐,影响薯块的发育和膨大,造成减产。
1.2 化控次数偏少,单次用量偏大。“红薯整个生长期化控一次就行”对薯农造成很大的误导,弱化化控技术对红薯生长的重要性,其实,要根据不同的长势科学管理。另外,单次用药量偏大,总是盲目加大药量,造成叶片吸收不了,在叶片上残留,甚至经雨水冲刷流入土壤,渗入地下,抑制薯块发育,更严重的还会造成下茬作物发育迟缓。
1.3 化控产品选用不当。在红薯化控上,任何单一的调节剂比如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甚至除草剂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控轻了,控不住,控重了,会导致减产、薯块畸形无商品价值等问题。
2 科学控旺方法
2.1 第一次适度早控、轻控,第二次要重控,第三次看长势控。一般在红薯秧长35~40 cm时开始进行第一次化控,第一次控旺要“早控、轻控”,为今后实现良好的化控效果打好基础。可用亿丰年红薯控旺型液肥进行化控。第一次化控用量60~80 ml/亩加水30~45 kg,均匀喷雾。初次使用的用药量不可太大,最高不要超过100 ml/亩,在第一次控旺后10 d左右再喷第二次,第二次要“重控”。第三次是否需要再控旺及用药量多少,要因红薯长势而定。
2.2 红薯化控要“抓住关键期”。根据红薯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红薯分枝结薯期和薯块迅速膨大期等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合理化控,控上促下,使红薯健壮生长,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同时化控一般不必单独进行,可结合化控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光合素、红薯钙等营养调节剂,增产效果更好,同时美观薯型、改善口感。另外,也要注意根据地力、雨量、长势而灵活增加控旺次数,一般化控2~3次,每次用药量80~100 ml/亩,最高不超120 ml/亩。
2.3 绿色、营养、系统化控旺。选择相对残留低、效果好的营养型控旺剂,合理调控茎叶与薯块的营养分配,快速、长效抑制甘薯旺长,充分挖掘甘薯的生产潜力,最终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