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

2019-01-06丁惠明

水产养殖 2019年3期
关键词:颗粒饲料摄食鲈鱼

丁惠明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141)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温水性淡水肉食鱼类,因其生长快、抗病力强、易起捕、适温较广,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该品种以来,加州鲈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广泛养殖,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但受环境条件限制,网箱养殖已大面积减少,将逐步退出鲈鱼养殖业。该文对目前的池塘养殖技术与经验进行归纳集成,供养殖户参考。

1 池塘条件和设施

养殖池塘选址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安静。池底淤泥较少,壤土底质为宜,人为铺上一层细泥沙更佳。我国加州鲈养殖以池塘单养为主,池塘长方形,长宽比约为 2:1,面积 2 268~6 670 m2为宜,水深 1.5~2.2 m,坡比为1.0:2.5~1.0:3.0。为避免池塘间的交叉污染和病源传播,单个池塘需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另配置相应的增氧机、投饵机、发电机等。每667 m2配备功率为1.5~3.0 kW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

2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2.1 清塘

苗种放养前20~30 d清除池塘周边杂草,抽干池水,如底部淤泥过多,还需进行挖掘清除,厚度保持20 cm以下,冻、晒至龟裂状,使底质中的有机物充分氧化分解。放苗前10 d左右,用60~80目筛绢过滤注水6~8 cm,用75 kg/667 m2生石灰或13.5~20 kg/667 m2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消除池塘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也可施用生石灰100 kg/667 m2干法药塘。

2.2 培养水质

放苗前5~7 d,向经消毒的池塘注水60~80 cm,然后施入腐熟的禽畜类粪便或发酵的有机肥150 kg/667 m2,注入新水至1 m,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透明度保持25~30 cm。也可投施高效的生物肥水产品,1 m水深用量为200~250 g/667 m2,以激活池塘环境中各类生物的活性,加快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速度,为苗种入池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待水中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

2.3 苗种投放

2.3.1 苗种选择 现鲈鱼苗种规格多样化,有8~10 cm的大规格鱼苗,也有2~3 cm的小鱼苗,养殖户可依据自身池塘环境和养殖经验挑选不同规格的苗种。一般要求苗种体格健壮、体色鲜亮、反应灵敏、无病、无伤、无畸形,且同一池塘要投放相同规格的苗种,一次投足,避免不同规格的苗种相互残食,以提高苗种投放的成活率。

2.3.2 暂养 一般来讲,为使苗种尽快适应当前的池塘环境,养殖户要在养殖池塘一角用密目网围出一块水面作为暂养池,暂养苗种一段时间。苗种入池前应用3%~5%的盐水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以杀灭体表寄生虫和病原菌,消毒时间可视鱼体当下的活动状态而定,一般为5~10 min。暂养的第1天不投喂,第2天开始投喂,逐步驯化。

2.3.3 投放 暂养结束后,拔出密目网进行放养。体长5cm以上的鱼苗,每667m2可投放1 600~2 000尾,10 cm以上每667 m2可放养800~1 000尾,可同时搭配20~30尾/kg的鲢鱼种150尾,鳙鱼种50尾,以调节水质。鲢鳙鱼可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有利于浮游生物密度的有效控制,维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促进鲈鱼的健康生长。不宜搭配摄食能力较强的鲤、鲫鱼或与加州鲈食性相似的鱼种,避免抢食饵料,影响加州鲈鱼的生长。投放时间一般4—6月为宜。

2.4 饲料投喂

加州鲈属肉食性鱼类,食量大,现养殖户在该鱼养殖过程中多以投喂冰鲜幼杂鱼为主,同时搭配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45%~50%),相比全程使用冰鲜鱼养殖,冰鲜鱼的投入量已大幅度减少,但仍然存在水质恶化的隐患。尤其在加州鲈快速生长阶段,多数养殖户选择投入大量的冰鲜鱼,以促进其生长,达到上市规格。这样一来,剩余的冰鲜鱼则大量堆积在水体中,不易被水体中微生物降解,高温季节水质很容易发生恶化,导致疾病爆发。因此,为减少加州鲈养殖过程中因水质恶化引起疾病突发,配合饲料完全取代冰鲜鱼养殖是加州鲈养殖技术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江、浙、广东一带多数养殖场已开展全程配合饲料养殖加州鲈试验,经饲料驯化阶段可养成加州鲈摄食颗粒饲料的习惯,技术上已基本没有问题,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全面推广。

苗种放养初期,因个体较小,对池塘环境还不适应,摄食能力不强,须驯食一段时间。将冰鲜鱼或野杂鱼切成适口的鱼块,向高处抛入水中,使水面泛起波动,引诱加州鲈鱼上前吞食。为使鲈鱼集中一起取食,又不引起混水,多数养殖场会搭建饵料台,配备一台投饵机,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四定”)投饵,这样撒食面积也大一些,可容纳更多鲈鱼均匀摄食,使其生长均衡。

驯食初几天投喂冰鲜幼杂鱼,少量多次为宜,2~3 h 1次,当加州鲈养成集中摄食鱼块的习惯后,掺入少量的颗粒饲料投喂,2~3 d后逐渐增加颗粒饲料的量,减少鱼块的量,投喂频率也逐步减至1 d 2次,早晨和傍晚各1次。经7~10 d的驯食,加州鲈即可全部改为摄食颗粒饲料。鱼块日投喂量为池塘鱼体总重量8%~10%,颗粒饲料为5%~6%,以鱼群抢食不激烈为信号停止投喂,以免暴食引发疾病。投喂时要注意观察鱼群的摄食情况和生长状态,再结合当时的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科学调整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如高温和突变天气,则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2.5 水质调控

保证池塘水质良好是实现鲈鱼高产高质的关键,加州鲈的健康生长要求池水清新,不宜过肥,溶氧充足。养殖过程中为保证饵料充足,多数养殖户选择大量投喂饲料,造成残饵和粪便日渐积累,极易引发水质恶化。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定期注、换水,经常开机增氧,确保养殖水质“肥、活、嫩、爽、稳”。

放养前期气温较低,水位适当浅一些,每10~15 d注水1次,每次注水10~20 cm,逐步把水加满,之后每15~20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保持透明度35~40 cm。合理使用增氧机,通常晴天中午开机1~2 h,如遇高温或雷雨闷热天气,应适当增加开机时间,保证溶氧充分,控制在5 mg/L以上。此外,每10~15 d还需泼洒生石灰,一方面对水体进行消毒,另一方面稳定池水pH值7.5~8.5,1 m水深用量分别为10~15 kg/667 m2;有条件的话最好配合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底改剂,每10~15 d泼洒1次微生物益水素,1 m水深用量为200~300 g,促进水中剩饵、粪便及有害物质的分解,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每20~30 d泼洒1次底毒净,1 m水深用量分别为200 g,快速分解底泥中有害物质,阻止其变黑发臭,改善池底的生态环境,促进加州鲈的健康生长。

2.6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加州鲈浮头、活力、摄食等情况,适当调整饲料投喂量,同时关注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捞除池中残饵及垃圾污物,根据水质具体情况,适时开机增氧、更换水体,必要的话还应对一些水质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pH值、透明度、水温等。

除巡塘、开增氧机、换水等日常工作外,还要避免车辆、人员在池塘边过多活动,以防对加州鲈带来惊扰,影响其正常摄食生长。汛期还要做好防汛工作,严防漫水逃鱼。日常管理中应认真填写养殖生产记录,详细记录天气、水质、苗种投放、饲料投喂、渔药使用、捕捞销售等情况,为日后改进提高加州鲈池塘养殖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3 病害防治

加州鲈抗病能力较强,在引进初期基本不患病,而后随高密度养殖的发展,养殖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问题也日渐凸显。目前加州鲈养殖病害以寄生虫病(车轮虫、小瓜虫、杯体虫、斜管虫、孢子虫等)和细菌性疾病(烂鳃、肠炎、疖疮、烂身等)为主,偶有虹彩病毒病。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缩短发病时间,减少病害损失,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具体措施如下:①鱼体消毒。苗种下塘前用3%~5%盐水浸泡10 min左右;②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新水,每10~15 d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进行消毒,用量为10~15 kg/667 m2,以杀灭病原体和细菌,保持水质良好;③科学饲养。投喂营养充分且适口的饵料,及时清除残饵,以防细菌滋生,破坏水质。也可添加肠有益微生物、大蒜素到饲料中,增强加州鲈的肠道功能,提高其对饲料的吸收率,抑制致病菌生长;④发病季节定期投喂药饵。如用0.1%大蒜素、1%Vc和0.3%免疫多糖制成药饵,每月投喂1次,连续4~5 d;在饲料中添加1%~2%Vc、2%~3%免疫多糖、3%~5%鱼油等进行投喂,提高加州鲈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达到防病的目的;⑤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及时捞除病鱼,判断病症,对症下药,并做好用药记录。

在使用渔药时,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渔药企业生产的渔用中草药制剂,因其具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成本低,残留少等优点,既能满足健康养殖和无公害生产的要求,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又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严格按具体产品的说明使用,同时遵守休药期制度,起捕前须保证一定的休渔期。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摄食鲈鱼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泥鳅幼鱼昼夜摄食节律研究
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2019是瑞士“鲈鱼年”
制粒温度和粉碎粒度与颗粒饲料品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