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便血的病因及中西医综合治疗

2019-01-06吕彩红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泾川县泽泻热毒

吕彩红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744300)

奶牛粪便中的血液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常见,其中血液随粪便排出统称为粪便血。远血为黑色或紫色,近血为鲜红色,脾虚为远血,近血多为湿热。近年来,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粪血10例,除1 例未能及时抢救死亡外,其余9 例均痊愈,疗效显著。现介绍以下经验,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1 病因分析

本病较常见于夏、秋季,5月至9月,较常见,中青年少发,体衰者发病频繁,病程短。由于夏季炎热、饲养管理差、营养不良、长期饲用粗饲料和硬质饲料、饮用污水等原因,使脾胃受损,脾气变弱,消化不良,升降失调,蓄热蓄积。热毒内蕴侵害胃肠,湿热郁蒸,气血阻滞,热盛则迫血妄行,失于统摄而血不归经,溢于大肠而便血。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精神消沉,食欲减退,鼻腔出汗偶尔消失,口红,舌苔黄,稍肿。蠕动声减弱,肠鸣音消失或高朗连续,体温39.5~40.6℃,脉搏95~108次/?min,肺泡声粗糙,呼吸增数,卧地不起。个别奶牛有腹痛、尿短、排泄不良、不断努责,里急后重,有鲜红的血丝或血凝块、异味。后期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持续呻吟,严重脱水,眼球下沉,耳、鼻发热,脉象洪数。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 清热止血,凉血解毒为治则。方用槐花散加味:槐花65g,侧柏叶65g,荆芥穗35g,炒枳壳35g,黄连40g,黄柏50g,黄芩55g,焦地榆5g,焦蒲黄65g,当归45g,丹皮50g,生地40g,厚朴30g,泽泻30g,甘草3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2剂/d,一般4~6 剂即愈。恢复期食欲不振去焦地榆、厚朴、泽泻,加神曲、麦芽、山楂消食化积,健脾和胃;肚胀者加大腹皮、槟榔消气导滞,下气行水;腹痛剧烈者加郁金、延胡索破瘀行气,解郁止痛;体质虚弱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补气健脾;热毒盛者加苦参、金银花清热解毒除湿。

3.2 西药 根据牛体质不同选用5%葡萄糖1000mL,生理盐水1500mL,5%碳酸氢钠1000mL,20%安钠咖30mL,10%维生素C40mL,氧氟沙星注射液800mg,分组混合静注,1 次/d,连用2~4d。5%痢菌净注射液40mL,清热解毒注射液50mL,分别肌注,1 次/d,连用2~4d。

4 典型病例

2017年8月3日,泾川县城关镇王某饲养的一头6 岁黑白花奶牛来求诊。主诉:8月2日发现该牛产奶量下降,食欲减少,反刍停止,拉稀带有血液,次日早上拒食、不安,并用抗生素注射,治疗未见收效。患牛精神沉郁,体质较差,站立不安,喜卧,鼻镜干燥,磨牙,口色与结膜潮红,舌苔黄腻,瘤胃蠕动音弱而低沉,肠音高朗,连绵不断,体温39.7℃,脉搏95 次/min,肺泡呼吸音增强,喜饮冷水,腹泻,粪便呈粥样混有血丝和凝血块,气味腥臭。诊为实热便血。治用上方中西药,连用3d 而愈。

5 讨论与体会

5.1 奶牛便血属实热证候,大肠燥热,久化蕴毒,灼伤阴络。建议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滋阴补脾的药,清除肠道的热毒,便血就会停止。方中以槐花、侧柏叶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荆芥穗疏风理气,炒枳壳宽肠下气,排出胃肠热毒为主;配以黄连、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焦地榆、焦蒲黄行血、凉血止血,当归祛瘀生新、补血活血为辅;丹皮、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厚朴下气燥湿,泽泻清湿热利水为佐;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为使,全方配伍,标本兼治,具有清热解毒、清肠疏风、凉血止血的功效。

5.2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应尽快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同时配合西药抗菌消炎、补液养心、改变渗透压,促进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抵抗力。中西医结合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患病畜初愈后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饲喂易消化的多汁草料,防止再次复发。

猜你喜欢

泾川县泽泻热毒
泽泻到底“毒”不“毒”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泄热渗湿的建泽泻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