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李氏杆菌病的防治

2019-01-06白海涛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链霉素李氏单核细胞

白海涛

(甘肃省陇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100)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特征是表现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妊娠猪流产,并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

本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一般发病率为10%左右,但死亡率很高。鼠类是病原体在自然界的带菌者。病猪痊愈后,常成为健康带菌者。本病是人、畜共患病,能传染给人,应加以注意。

1 流行病学

为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属G+,但陈旧培养常呈G-,两端染色较深。李氏杆菌病是多种畜、禽、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猪患此病较明显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在外界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在尸体中可存活4~8 个月。2%的火碱、10%的石灰乳能在10 分钟内杀死杆菌。目前已知有四个血清型。本病的易感动物广泛,自然感染以绵羊、猪和家兔较多,牛和山羊次之。本病多发于早春、秋、冬或气候突变的时节,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不同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仔猪最易感。

2 症状

病初有的发低热,后期下降,保持36℃~36.5℃左右。病初意识障碍,运动失常,作圆圈运动,或无目的地行走,或以头抵地不动。有的头颈后仰,前肢和后肢开张,呈典型的观星姿势。肌肉震颤,有的表现阵发性痉挛,口吐白沫,侧卧地,四肢乱爬。有的在病初两肢或四肢发生麻痹,不能起立。一般经1~4 天死亡。较大的猪有的身体摇摆,共济失调,步态强拘,有的后肢麻痹而不能起立,或拖地而行,病程可达一个月以上。仔猪多发生败血症,体温上升,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渴;有的表现全身衰弱、僵硬、咳嗽、腹泻、皮疹、吸吸困难、耳部和腹部皮肤发绀,病程约1~3 天,病死率高。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

3 剖检

脑膜和脑可能有充血、 炎症或水肿变化,脑脊液增加,稍浑浊。出现败血症的病猪,肝脏有坏死,脾可能肿大,胃肠道充血,有坏死灶。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脑血管周围有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4 鉴别诊断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均无特征性的变化。故确诊必须采病料作细菌检查分离出李氏杆菌。

4.1 与猪伪狂犬病的区别是: 伪狂犬病传播快,大猪发病出现类似流感症状,数天后即康复,无神经症状,只有仔猪才出现神经症状。此外伪狂犬病猪的脑组织接种家兔皮下会出现剧痒。

4.2 与猪传染性脑脊髓炎的区别是:猪传染性脑脊髓炎只发生于猪,遇响声和触摸会立即尖叫和发生肌肉痉挛与头颈后仰症状。

5 预防措施

5.1 平时须驱除猪场周围的鼠类和其他啮齿动物,驱除体外寄生虫,不要从疫区引入病猪。

5.2 发病的猪场应及时隔离治疗,消毒被污染的场舍、用具。

5.2 病猪屠宰时应注意消毒和防止病菌散布。

5.3 如疑为由饲料而引起感染,须改用其他饲料。

6 治疗

在病的初期以大剂量的链霉素效果较好,但易引起抗药性。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一次治疗病猪,效果很好。为避免抗药性可换其他广谱抗生素。

6.1 青霉素80 万单位8 支,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5ml,安溴注射液60ml,维生素B1 注射液10ml。

6.2 用20%磺胺嘧啶钠液5~10ml,肌肉注射。

6.3 盐酸金霉素粉20~50mg/kg 体重,分2 次灌服。

6.4 庆大霉素1~2mg/kg 体重,每日2 次肌肉注射。

6.5 氨苄青霉素4~15mg/kg 体重,肌肉注射。

6.6 硫酸链霉素或硫酸双氢链霉素10mg/kg 体重,肌肉注射。以上药物2 次/天,连用3~5 天。病猪高度兴奋不安时,可内服水合氯醛,1 克/千克体重,溶于水后用胃管投药。

6.7 复方新诺明10~30ml,肌内注射,每天2 次,连用3 天。

6.8 四环素0.3~1g 地塞咪松5mg、 维生素C 10ml。先用10%葡萄糖50~200ml 溶解稀释四环素后,再加另两种药,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次。

7 体会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所引起的人和家畜,家禽等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本病发病急,及早发现,正确诊断,选择敏感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有条件的,可做药敏实验,用药剂量一定要大,每天可3 次用药,使血液药物浓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定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做初步诊断,先马上用药,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不要都等到实验室结果出来后。再去治疗。只有这样,治疗起来,效果相当理想。否则,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死亡率很高,应引起注意。

猜你喜欢

链霉素李氏单核细胞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以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黄瓜中链霉素的残留量
单核细胞18F-FDG标记与蛛网膜下腔示踪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意义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链霉素人工抗原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