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2019-01-06李赋中雷宏东牛凯文

甘肃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农业

李赋中,黄 晨,雷宏东,牛凯文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职业教育应该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但目前农业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目前农业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职业院校发展滞后,数量锐减

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农业行业办学,由省市两级的农业主管部门在业务上予以指导,而农业主管部门主要的精力放在农业的宏观发展和生产上,对教育的发展很少关注,或关注不够,客观上造成了农业职业学校游离于教育系统的管理现实。在进入21世纪后,职业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教育系统给予职业教育以前所未有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职业教育整体蓬勃发展,只有农业职业教育因为隶属错位,没有乘上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而得不到应有的项目支持,在办学条件的提升上错失良机,大大落后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以20世纪80年代的办学条件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于是便出现了很现实的无奈选择,要么勉强合并,要么改变校名,勉强坚持下来的也在专业设置上大做文章,非农专业在招生计划上占了主导地位,客观上造成了学校数量与上世纪末相比锐减,出现了严重的萎缩,有些地市已然看不到“农”字头的职业学校,这与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极不相称。

另一方面农业职业教育因为自身发展的滞后性,也造成了服务和支持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与“三农”发展对农业职业教育的需求很不相称,渐渐地有退出新农村建设和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主战场的趋势,发展形势很不乐观。

(二)农业职业院校生源减少,办学困难

农业职业教育因其自身发展的滞后性,引发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最为直接和残酷的就是生源数量大幅度减少,这可以说是影响了农业职业学校的发展根本,校园里没有了学生何谈教育!当然这也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滞后性只是农业职业学校生源锐减的因素之一,当然还与农业行业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目前农业行业经济效益低,经营风险大,社会轻农意识又比较严重,造成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很低。虽然十八大以来,农村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进入尾声,“三权分置”制度在积极推行,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但很多地方还没有展现出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活力,广大农村青年还没有感受到改革带给他们的巨大优越感,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还是融入“传统”的劳务输出,无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生源少,招生难,是农业职业教育的痛点所在,导致学校涉农专业招生人数在学校储备专业中比例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零招生的局面,办学极其困难。

(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艰难,创业更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也开始实施,县区和乡镇对农技人才的刚性需求很大。农业职业教育主要是围绕农业产业培养当地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按理说这是一种合理的供需现实。但由于政策性就业的结构和层次都发生很大变化,人员录用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一方面各地招考条件一味地注重学历,要求在本科以上,但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讲求工作环境,无心到艰苦的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农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又被招考政策拒之门外,无缘走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虽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出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家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建设,农业合作社和一些农业企业也在政策的支持下渐成规模,这些平台的搭建将给农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但目前在很多地方仍处于示范阶段,还不能达到相当的效益水平,无法形成有效的就业平台,就业形势依然不太乐观。对于农业行业而言,比较效益低,风险大,自主创业需要有相当的经验,而且投入也不小,客观上创业更为艰难。

另外农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多年,每一位毕业生除了有毕业证书以外,还有相应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但由于农业就业准入制度没有真正建立,毕业生手中的技能等级证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其就业机会和质量没有任何帮助,这从另一个层面说也影响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反映了农业行业的就业现实。

二、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从以上几方面的问题看,目前农业职业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困难期,存在和发展都面临着挑战,同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上却又面临着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断档和短缺。这种畸形的发展形势严重制约着“三农”的发展,也影响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业职业教育来讲也倍感困惑和无奈,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职业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在三农服务中求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中求发展。但要服务“三农”,融入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单靠市场行为是不够的,要在政府的宏观支持下,积极寻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推动农业职业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全社会要像关注“三农”一样关注农业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其发展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当时农业职业教育失去了同步发展的机会,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支持,显然已经形成了硬伤,这一硬伤不单单体现在学校的硬件条件上,更重要的是已经波及到了师资队伍建设和院校对未来发展的自信。这需要超越常规的重视和支持。国家要拿出关注“三农”的决心和魄力来对待农业职业教育,有可能的话要考虑提出“四农”的概念,就是在强调农业、农村、农民的同时,要提升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应该说农业职业教育是“三农”发展的百年大计。社会各界也要正确对待农业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产、学、研的互促、互融共同发展。

(二)农业职业教育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找准位置、凸显价值

要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要抓住提高和服务两个主线,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一方面在积极参与中让学校教育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接轨,和农民的实际生产需要接近,弥补学校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同时要积极和农业科研单位结合,掌握农业发展的前沿观念和技术,努力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良性局面,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使农业职业教育体现时代性和前沿性。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力所能及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在提升和发展自身的同时努力为“三农”发展做贡献,凸显农业职业教育的价值,以获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使农业职业教育得到重生和发展。

(三)建立校企、校校合作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在集团化发展中找出路、求突破

随着农业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营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大批农业企业和生产经营合作社将应运而生,在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农业职业院校要积极寻求合作,要有“同命运,共成长”的勇气,要培育“青梅竹马”式的情感,建立牢固的“校企”合作机制。要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在校校合作上要有两个方向的考虑:一是要积极推进教育合作,建立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健全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给中职学生继续学习的机会,也为农业高职院校培养生源,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强服务合作,注重和其它职业院校“组团”合作。乡村振兴战略不只是农业的振兴,它包括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包含了乡村生态建设、包含了乡风民俗的保护、包含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更包含了乡村富裕生活所需要的丰富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类职业院校的合作可以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形成合力,使农业现代化进程更有保障。

(四)提高“双证书”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证书的含金量

农业职业院校要办出职教特色,培养质量上要注重坚持职业态度、职业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双证书”的标准要做到与时俱进,要随着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发展来总结职业类型,开发职业标准。要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时效性,不能一劳永逸,要以农业产业发展程度和生产需求为基础考虑废止某些等级证书,使技能等级证书处于动态的管理当中,提升证书的含金量。推进全社会对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证的认同。

(五)基层就业政策上国家要向农业职业院校的毕业学生倾斜

目前,农业生产发展存在严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各级政府应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的招考政策上作出适当调整:一是招考专业必须是与用人单位职能相对应的农业类专业;二是招考的学历可放宽,但要看重具有时效性的农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对基层农技部门工作人员给予工资福利、工作调动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四是鼓励和支持农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加入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在农业合作社或村级集体经济中大显身手。这样既解决了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又带动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职业农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