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红颈天牛发生为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2019-01-06韩明利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冉红凡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桃红羽化天牛

韩明利,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冉红凡*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01;2.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又称铁炮虫,是桃、杏、李等果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其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日趋加重,严重影响当地桃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总结,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上高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与分布

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 ambycidae)颈天牛属(Aromia)。成虫体长26~38 mm,黑色、光亮,有身体黑色发亮和前胸棕红色的“红颈”和全体黑色发亮的“黑颈”2 种色型[1]。长江以南区域“红颈”和“黑颈”两型个体均有,而长江以北区域如山东、河北等地只有“红颈”个体。体背面有4 个具侧枝刺的光滑疣突。鞘翅翅面光滑,前宽后窄。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小,雌虫触角超过体长1~2节,雄虫触角一般为体长的近2 倍;卵乳白色或淡绿色,长6~7 mm,椭圆形[2];老熟幼虫乳白色,体长50 mm 左右,扁圆形,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有胸足3对;蛹体长30~35 mm,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突,颜色由最初的乳白色逐渐变为黄褐色。

桃红颈天牛原产于东亚地区,在我国除新疆和西藏等高海拔严寒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其分布范围南至福建、广东、广西,北至辽宁、内蒙古,东面滨海,西达宁夏、陕西、甘肃,折入四川、云南,止于东经102°附近[3]。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朝鲜半岛等地。最近几年,有报道指出桃红颈天牛已在欧洲部分国家(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定居为害,美国也曾捕获过该虫[4]。

2 发生为害特点

桃红颈天牛幼虫开始为害时,蛀食树干基部距离地面3~35 cm 范围内阴斜面的表皮层。蛀道向下,宽2 cm 左右,长12~15 cm。1~2月进入木质部蛀食为害,向蛀孔外排放夹杂碎木屑的褐色虫粪,受害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可造成树体死亡[5]。

桃红颈天牛的为害程度与品种和树龄有关。保定顺平地区桃主栽品种为京红、久保和绿化九,其中,成熟期早的京红受害程度高,绿化九受害程度相对较轻。树龄达到10 a 时开始受害,平均受害率达90%,表现为树龄愈大,受害愈重。

3 生活习性

桃红颈天牛通常2 a 发生1 代,少数3 a 发生1代。在河北石家庄和唐山,以及山西晋中地区,该虫3 a完成1 个世代,1 个世代横跨4 个年度。幼虫共5 龄,蛀食为害期长达16 个月[6]。成虫从南到北依次于5~8月出现。在河北地区,成虫羽化出洞的时间为6月下旬,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底至8月初为成虫羽化末期。而南方地区相对较早,5~6月幼虫开始化蛹,6~7月羽化交配[7]。

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内停留3~5 d,之后开始外出觅食交配。成虫多于晴天中午在主干枝条上交尾与栖息,卵产于老树皮缝隙中,一般在近地面35 cm内的树干上产卵最多,每处1~6 粒不等,多数为1粒。成虫产卵时间多在8:00~18:00,如果产卵期间补充营养,产卵期为4~43 d,平均26.3 d,产卵高峰出现在开始产卵后的第15 天前[8],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9]。卵期7~8 d,幼虫孵化后蛀入韧皮部,当年入冬前体长可达6~10 mm,10月停止觅食进入冬眠期。产卵当年以低龄幼虫在树木皮层蛀道内越冬;翌年2月幼虫开始蛀食为害,当年以中龄幼虫在木质部或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蛀道内越冬;第3年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第4年6~8月成虫羽化出洞。

4 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同时增施有机肥。

合理疏花、疏果与修剪。疏花疏果可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修剪可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进而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逆性。

及时清理果园。保持树干光洁,刮除老树皮,防止成虫产卵[10]。剪除为害严重的枝条,对为害严重且失去产果能力的被害树木进行伐除,并及时烧毁,以减少虫源。

4.2 植物检疫

桃红颈天牛虽然自身扩散能力不强,但其各虫态均可随寄主植物进行远距离传播[11]。严格检疫制度,苗木入圃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措施,做好寄主植物的除害处理,避免栽植带虫苗木。

4.3 物理防治

4.3.1 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可直接有效地防治桃红颈天牛,具体方法包括钩杀或挖除幼虫、刮除卵块、捕捉成虫等。桃红颈天牛成虫发生期较为集中[12]。人工捕捉时可利用成虫午间在枝干上静栖和交配的习性,雨后晴天捕捉成虫效果更为显著。在成虫羽化盛期,经常检查树皮裂缝处,若发现有产卵痕迹,可用锤子等硬物锤击产卵处以杀死卵或初孵幼虫,也可用刀等利器刮除虫卵块[13]。低龄幼虫在韧皮部为害时在树干及大枝上会有排出的细小红褐色虫粪,可将排粪孔周围树皮用剪枝剪等工具撬开,发现幼虫后将其杀死。观察发现,幼虫蛀入木质部后,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1 个排粪孔,排粪时会夹杂白色木屑一起排出。发现新鲜虫粪后,先掏出虫粪,然后从排粪孔沿蛀道用带钩针状的钢丝插入并抽动,可将幼虫刺死。由于排粪时间多集中在上午,所以钩杀尽量在上午进行。

4.3.2 树干包扎 树干包扎可有效防止桃红颈天牛成虫在树干上产卵。成虫出洞前,将树干和主枝基部用稻草或塑料薄膜包扎,重点包扎树干粗糙部位,对阻止成虫产卵效果可达到100%。桃红颈天牛对榆树有较强的趋性,可在果园内种植几株不包扎树干的榆树作为诱饵木,然后对诱饵木进行集中防治或销毁[14]。

4.3.3 树干涂白 研究表明,桃树连续多年涂白可有效降低树木的被害率,最高可降低30.64%。涂白每年进行2 次,其中,第1 次在九十月秋季落叶后土壤冻结前进行,第2 次在四五月成虫羽化前进行,能够起到防止桃红颈天牛产卵的作用[15]。涂白剂要现配现用。

4.3.4 诱杀 诱杀分为性诱剂诱杀、黑光灯诱杀和食诱剂诱杀。性诱剂诱杀其他天牛虽已有成功的案例,但桃红颈天牛性诱剂诱杀技术研究尚不够成熟。因桃红颈天牛成虫非夜间活动性昆虫,所以利用黑光灯诱杀效果并不明显[4]。作者于2018年6~8月用糖醋液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糖醋液(糖、醋、酒、水按体积比1∶0.5∶1.5∶16配制而成)的诱杀效果较明显,诱杀数量因桃品种成熟期的早晚而有所差异。

4.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防治天牛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使用的药剂有菊酯类、吡虫啉、杀螟松、氧化乐果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剂,并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4.4.1 防治成虫 天牛成虫羽化初期,在枝干和树冠上均匀喷施15%吡虫啉微胶囊剂3 000 倍液[16]。微胶囊在成虫活动时踩触破囊,释放药剂,将其致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个月对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为91.3%,药后2 个月的防治效果为92.9%,是较理想的药剂。该药剂安全间隔期为10 d,对家蚕有毒,应严防污染桑叶。使用时不可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以免造成药效损失。6~7月天牛羽化初期,也可在主干和树冠上喷施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300~400 倍液。若施药后6 h 内遇雨应补施。微胶囊剂的优点是在环境中残留量低、微毒,药效迅速,持效期较长,对天敌和环境影响小。

4.4.2 防治卵及幼虫 田间检查发现新鲜虫粪后,用棉球浸泡40%氧化乐果乳油800~1 000 倍液,或用磷化铝毒签、磷化锌片剂堵塞虫道,然后用湿泥封堵熏蒸,防治效果可达95%[17]。6月底在距地面1.2 m 范围内的主干和大枝基部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加适量黏泥配成泥浆进行涂刷,10 d 后重复施药1 次,可毒杀卵和初孵幼虫,且效果较好,但毒杀速度慢,需连续进行3 a 才能将虫害基本控制。该药剂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混放。

4.5 生物防治

目前所知的桃红颈天牛天敌主要有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白僵菌(Beauveria spp.)、病原线虫。此外,还有啄木鸟,主要是星头啄木鸟(Dendrocopos canicapillus)和大斑啄木鸟(D.major)。目前,对桃红颈天牛天敌还缺乏系统调查和详细研究,尚未发现专化性寄生性的天敌。

4.5.1 管氏肿腿蜂 管氏肿腿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肿腿蜂科(Bethylidae),是天牛科幼虫的体外寄生蜂。研究指出,在相对湿度60%~90%、温度25~28 ℃条件下,管氏肿腿蜂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室内寄生率可达80.25%[18]。田间放蜂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寄生率为10.53%~31.15%。管氏肿腿蜂对2~4 龄幼虫,即幼虫体长10~25 mm 时寄生率较高,基于此,在桃红颈天牛成虫产卵当年的8~9月进行放蜂效果较好。因多数肿腿蜂雌蜂不具翅,不能飞翔,所以须将蜂释放到有天牛为害的树体上,并提高释放量。

4.5.2 花绒寄甲 花绒寄甲又名缢翅寄甲、花绒坚甲、花绒穴甲、木蜂寄甲等,属鞘翅目(Coleoptera)寄甲科(Bothrideridae)。200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杨忠岐教授将其中文名称改为花绒寄甲[20~22]。花绒寄甲为天牛类的蛹寄生性天敌,在天牛羽化前1~2 个月释放效果较好。北方地区适宜的释放时期为5~6月,释放时应直接释放到有天牛为害的树木上。王志华等[23]研究表明,释放花绒寄甲卵与天牛的数量比例为(8~10)∶1 时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72.22%。

4.5.3 捕食性天敌 大斑啄木鸟和星头啄木鸟对桃红颈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啄木鸟在凿洞营巢时常造成健康树木损伤,可悬挂人工鸟巢招引[24]。

4.5.4 病原线虫 病原线虫对桃红颈天牛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Beijing 品系、S.carpocapsae Agriotose 及MK 品系线虫对桃树、杏树上的桃红颈天牛各龄期幼虫侵染1 个月后,防治效果可达58.3%~100%。翌年持续效果在80%~100%。避开幼虫排粪高峰期,采用注射法释放,果园推广使用量为30 000 万~50 000 万条/mL,最佳使用时间为7:00~17:00,释放时的外界适宜气温为20~30 ℃[25]。

4.5.5 病原真菌 白僵菌防治桃红颈天牛效果也不错。白僵菌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田间寄生率为3.00%~42.96%。曹克成等[26]报道,白僵菌对木质部内桃红颈天牛幼虫的寄生率为22.6%。时亚琴等[27]从罹病桃红颈天牛成虫体内分离出球孢白僵B.bassiana,4 亿个孢子/mL 菌液对桃红颈天牛幼虫的致死率达100%。

5 问题与展望

桃红颈天牛在我国分布较广,为害隐蔽,防治困难,为害较重。目前生产实践中对桃红颈天牛的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挖除和化学防治,常造成人工耗费高、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生物防治因成本较高、防治效果缓慢等原因应用较少,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意识观念的转变,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是加强天牛与环境和天敌的关系研究,继续研制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型杀虫剂。桃红颈天牛综合治理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同时加强植物检疫,物理机械防治为辅助,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协调配合,综合各防治方法之优点,从而持久、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猜你喜欢

桃红羽化天牛
悼留民兄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天牛到底有多牛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等一树桃红
松桃红石林
黑黄花天牛
巨型昆虫——天牛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