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

2019-01-06王炎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根治术直肠癌腹腔镜

王炎焱

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有关研究中指出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将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实施腹腔镜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1.1±9.3)岁;直肠癌36例,结肠癌6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1.6±9.2)岁;直肠癌33例,结肠癌6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均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患者无肾、肝、血液以及骨髓等系统性疾病;患者无胃肠手术史;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加强疾病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手术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手术及护理的配合程度。

1.2.2 营养支持 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合的营养支持方案,食物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以及易消化食物为主,如不适合经口进食可通过静脉实现营养支持。

1.2.3 呼吸道护理 为避免患者手术后出现呼吸系统感染情况,首先需要对患者呼吸道炎症进行控制,指导患者进行咳嗽以及呼吸训练,交代患者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1.2.4 皮肤清洁 手术前对患者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准备好安置体位的物品。手术中加强对受压皮肤的观察及巡视,每间隔1 h需要对受压位置进行适当按摩,做好患者脐部周围皮肤清洁及处理,防止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况,使用石蜡油棉签对患者脐内污垢进行清除,完成后需用乙醇以及碘伏进行消毒,保持皮肤清洁。

1.2.5 体位护理 手术前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坠床风险,并及时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由于神志模糊、手术约束不佳或者手术床不适等导致出现坠床情况,患者实施麻醉诱导以及苏醒时期需要陪伴在患者身旁加以看护。

1.2.6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体位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需改为低半卧位,腹腔高于盆腔,以便于腹腔内渗物的排除,缓解患者腹部压力,起到通气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以及不适症状。

1.2.7 饮食护理 手术完成后为患者制定有利于康复的饮食方案,进食需要以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使用过硬、刺激或者辛辣等食物,如患者出现腹泻情况需要停止食用豆浆、牛奶等产气食物,防止肠道过度活动影响其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后导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腹痛以及腹胀等[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为(1.3±0.5)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8±1.1)d,术后进食时间为(1.9±0.5)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6±0.5)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0.3±1.3)d;对照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为(3.2±1.1)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6±1.3)d,术后住院时间为(13.6±2.3)d,术后进食时间为(3.6±1.2)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6±1.0)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7.9±3.3)d。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2例,腹痛2例,腹胀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4例,肠梗阻5例,腹痛4例,腹胀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00%。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1<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腹腔镜手术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4],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5]。优质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支持,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且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能够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能够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对手术的耐受能力[6,7];皮肤、切口护理以及导管护理等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预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为(1.3±0.5)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0.6)d、术后住院时间为(7.8±1.1)d、术后进食时间为(1.9±0.5)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1.6±0.5)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0.3±1.3)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2±1.1)、(3.6±1.3)、(13.6±2.3)、(3.6±1.2)、(2.6±1.0)、(17.9±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11<0.05)。由此可见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减少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治术直肠癌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