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腺、肌胃炎综合征的科学防控
2019-01-06曹振峰
曹振峰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农业服务中心 462000)
1 肉鸡腺胃和肌胃生理结构特点
作为禽类,肉鸡腺胃和肌胃属于相邻、相连、贯通的结构,但功能各异。其中,腺胃又称“前胃”或“真胃”,处于肌胃前部,由左侧拉开肝的左叶,在左叶背侧有连接腺胃及十二指肠的开口,呈纺锤形,胃壁较厚,内腔容积相对较小,内腔表皮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与食道黏膜有明显分界,其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含胃蛋白酶、盐酸等)浸润、软化并消化摄入的食物;肌胃处于腺胃后部,以发达的肌肉壁和内壁表层覆盖角质膜(鸡内金)为特点,起到研末、粉碎、辅助消化食物作用,由于具备这种结构,禽类可以摄入砂粒帮助研末粉碎一些食入的干硬性食物。笔者结合兽医临床观察发现,肉鸡腺胃、肌胃、食道等任何一个部位一旦发生炎性病变往往会进一步扩散蔓延,最终波及整个消化系统,以至于发病后期食道、腺胃、肌胃、肠道均会出现水肿、出血、溃疡及糜烂等症状。
2 肉鸡腺、肌胃炎综合征症状特点
一般而言,腺、肌胃属于肉鸡的重点消化器官,一旦发生炎性病变代表整个消化系统都可能出现问题,包括上段食道、下段肠道等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视诊检查常见发病禽精神委顿、羽毛松散、离群独处、饮食欲明显衰减或至绯鞠,湿热下痢或剧烈腹泻,所排粪便颜色异常且带消不全之腐臭味,有时可见“血便”现象。剖解变化:腺胃、肌胃不同程度水肿,外观色泽异常,腺胃内壁表面附着灰白色网格状疹斑;腺胃壁增厚、切面外翻多汁,指压流出浆液性液体,上皮黏膜组织肿胀变厚、乳头水肿、出血、溃疡,部分乳头融合不成形;肌胃内壁角化层(鸡内金)可见散在灰白色坏死病灶;病程较长者肌胃、胸腺、脾脏及法氏囊有时出现萎缩现象;小肠壁变薄,肠黏膜散在出血,内容带血粪便。
3 致病因子
本病很大程度上属于“条件性致病”,其致病机理机制较为复杂,发病与养殖环境条件、饲料营养供应和饲喂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家禽对养殖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环境污染程度、空气质量不良是导致家禽发病的最重要因素,由于保洁消毒不严、通风换气不良、温湿度不适、光照不足(禽舍采光不足)等均容易引发本病;现代规模化、高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鸡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满足动物正常生理需求的“能量物质、蛋白质、矿微、维生素、水”等营养物质长期供应不足或添加比例不当等,会导致鸡的机体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久之引发消化道炎性病变;养鸡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感染各种流动的新老病原体造成健康禽发病,其中感染“冠状病毒+细菌”可引发本病最典型的症状。
4 防治
4.1 预防控制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按照传染病的基础控制手段加以防控,重点措施包括。(1)源头净化控制在养殖过程,及时劣汰处置群内阳性感染禽及被病原体污染的孵化用种蛋,组建一个营养状况、整齐度、健康度良好的群对于降低本病发病率意义重大。(2)鸡 ND、AI、MD、ILT、IB、AP 等重大传染病常继发鸡腺、肌胃炎综合征,危害性最大、病死率最高,目前最为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就是采用相关疫苗接种免疫,使鸡群获得有效被动免疫抗体保护。(3)抓好养殖小环境控制是关键,“保洁消毒”是规模禽场常抓不懈的工作,要根据当前鸡群生长阶段,尽量满足“清洁、干燥、通风、光照充足(采光良好)、空气质量达标(关键)、温湿度适宜”等条件,保洁工作应天天抓,消毒工作每周至少开展1~2 次,推荐使用“1%~3%烧碱液、10%~20%漂白粉、20%澄清石灰液、草木灰澄清液、食醋(雾喷)”等不同消毒剂型进行交叉消毒,以达到最佳灭源效果。(4)四季温差大幅波动、过冷或过热、空气湿度过大时最容易引发本病,所以要注意在初春及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节抓好防寒、恒温保暖、防风控湿管理,春夏季高温炎热、久雨时节要注意抓好防暑降温、恒温控湿、通风换气管理,使禽舍内小环境条件尽量适应于当前生长鸡群。其中,1~10日龄以内低龄雏禽对温湿度要求较高,宜控制于28~33℃、相对湿度70%~75%,低龄雏禽舍内温差波动不可超过5~7℃,否则极易引发发病;其他育成期以后雏鸡、中大鸡机体发育健全之后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此阶段适宜的温湿度值可控制为18~25℃、相对湿度 65%~70%。
4.2 治疗
本病以严重损伤消化道表皮黏膜为特点,所以用药治疗要兼顾消炎(控制继发感染)、排毒利尿、消化黏膜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近代兽医临床总结的实用处方推荐:“乳酸环丙沙星口服液(或可溶阿莫西林稀释液)+复方电解多维液”混饮,遵药物使用说明,2 剂/d、早晚各喂 1 剂、连 3~7d。治疗期间提供易于消化的全价日粮,多补喂瓜果蔬菜等青绿饲料(补充天然维生素),建议饲料中倍量添加维生素(按常量3 倍量应用,以 VE、VC、B 族为主)有利于促进受损的消化道黏膜尽快修复。